当下的危机与反-危机2
前两天同学打电话给我,你能帮我贴几张海报吗?
什么海报?
一本书的宣传。
事情是这样的:书是李承鹏的书,叫《李可乐抗拆记》。他们要在北大搞新书见面会,洪晃高晓松一干人等也要出席,可他们还要在我们(这样的)学校做宣传,不做所为何来。
不管怎样,我冒着严寒和大风和诸多眼光在学校贴了几张海报——虽然保安很快就撕下自己批判去了。
作为回报,他们给我寄了两本书。
一本给了同屋,一本给了朋友。
可我为什么这样“无私”呢?
这样的抗拆文学,真正是写实的吗,写实到底意味着什么?直接的真实在哪里?
拆迁现象已是常态,就像阿甘本所说,现代性的特征就是例外状态都成了常态(我们搞不好就成了赤裸生命)。可为什么会有拆迁呢?我们不是要发展的吗?发展不是硬道理吗?是的,我们当然要发展,我们想要开小汽车,我们想要大赚一笔,我们想要今朝有酒今朝醉,总之,我们想要享受生活(我们都颇有路易十六的风范: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当然,是享受现代生活,享受自由生活,也就是,享受美国生活。可既然要发展,那就不能不有积累,不能不有私有产权,不能不
引入资本。
我们的策略是引入资方,让资方自由发展,让劳方竞争(与斯密的建议相反)。结果呢,就是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回想中学时的作文,竞争话语可谓无处不在),自我成就取向的不断巩固,我们只能靠自己,与别人进行竞争——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市民社会,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而在我们看来,这是自然的,我们只能适应。在某些西方理论家看来,没有比中国人更自由主义的民族乐——古今皆然,我们从来都不想国家或社会团体的干涉,或者说,我们从来不关心公共事务,我们所想的,就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话语在的古希腊崛起来表征民主的诞生来说,话语从来没有在中国的公共空间占据统治地位,所谓巧言令色鲜以仁,孔夫子的这句话设定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心性结构。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非政治的民族,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帝力何有於我焉,而我们却不知民主为何物。
于是,当资方横行,劳方内讧,尤其是权方被资方所挟持的时候,资方也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尤其是地方政府吃土地财政饭的时候,那些房产商和各种外资合资法人就成了事实上的统治者,政府不过是他们的agent罢了。而当他们想要一块地的时候,谁还能阻止他们呢?上访?可我们诉诸的不还是中央政府的权力呢?中央政府难道和地方政府有根本区别吗?
可他们为什么想要一块地呢?这难道不是我们想要的“发展吗”?拆迁不也是发展的前提吗,那我们现在又为什么不要了呢?我们不要的到底又是什么呢?
当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治因素形成一个历史集团——政治为经济所挟持,文化成为经济背后的动力,我们所面对的危机只是拆迁这么简单,只是维护个人权益这么简单吗?
什么海报?
一本书的宣传。
事情是这样的:书是李承鹏的书,叫《李可乐抗拆记》。他们要在北大搞新书见面会,洪晃高晓松一干人等也要出席,可他们还要在我们(这样的)学校做宣传,不做所为何来。
不管怎样,我冒着严寒和大风和诸多眼光在学校贴了几张海报——虽然保安很快就撕下自己批判去了。
作为回报,他们给我寄了两本书。
一本给了同屋,一本给了朋友。
可我为什么这样“无私”呢?
这样的抗拆文学,真正是写实的吗,写实到底意味着什么?直接的真实在哪里?
拆迁现象已是常态,就像阿甘本所说,现代性的特征就是例外状态都成了常态(我们搞不好就成了赤裸生命)。可为什么会有拆迁呢?我们不是要发展的吗?发展不是硬道理吗?是的,我们当然要发展,我们想要开小汽车,我们想要大赚一笔,我们想要今朝有酒今朝醉,总之,我们想要享受生活(我们都颇有路易十六的风范: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当然,是享受现代生活,享受自由生活,也就是,享受美国生活。可既然要发展,那就不能不有积累,不能不有私有产权,不能不
引入资本。
我们的策略是引入资方,让资方自由发展,让劳方竞争(与斯密的建议相反)。结果呢,就是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回想中学时的作文,竞争话语可谓无处不在),自我成就取向的不断巩固,我们只能靠自己,与别人进行竞争——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市民社会,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而在我们看来,这是自然的,我们只能适应。在某些西方理论家看来,没有比中国人更自由主义的民族乐——古今皆然,我们从来都不想国家或社会团体的干涉,或者说,我们从来不关心公共事务,我们所想的,就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话语在的古希腊崛起来表征民主的诞生来说,话语从来没有在中国的公共空间占据统治地位,所谓巧言令色鲜以仁,孔夫子的这句话设定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心性结构。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非政治的民族,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帝力何有於我焉,而我们却不知民主为何物。
于是,当资方横行,劳方内讧,尤其是权方被资方所挟持的时候,资方也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尤其是地方政府吃土地财政饭的时候,那些房产商和各种外资合资法人就成了事实上的统治者,政府不过是他们的agent罢了。而当他们想要一块地的时候,谁还能阻止他们呢?上访?可我们诉诸的不还是中央政府的权力呢?中央政府难道和地方政府有根本区别吗?
可他们为什么想要一块地呢?这难道不是我们想要的“发展吗”?拆迁不也是发展的前提吗,那我们现在又为什么不要了呢?我们不要的到底又是什么呢?
当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治因素形成一个历史集团——政治为经济所挟持,文化成为经济背后的动力,我们所面对的危机只是拆迁这么简单,只是维护个人权益这么简单吗?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我的消暑菜单410篇内容 · 8.2万次浏览
- 我的夏日出行计划176篇内容 · 3.1万次浏览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234篇内容 · 10.2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18.6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114篇内容 · 3.1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1.0万+篇内容 · 68.9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经历?5458篇内容 · 49.3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047篇内容 · 967.3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