珏写的关于王菲的文字。
你在这里唱了,笑了,离开了
我在这里听了,哭了,留下了
www.bluesubway.com? ?寂寞地铁网络电台? ?我们在一起? ? 就很坚强
我们来说王菲,一个沧海桑田的女子。
她很年轻的时候,还没有人知道她是谁,那个时候一边唱歌,一边给一些服装批发厂家做硬照服装模特,穿即将上市的衣服,在聚光灯下摆个姿势,照片冲出来印在服装挂牌上,服装就摆在类似大排挡的衣服摊里,一件接一件。当年拍过她的摄影师对她的印象很深,说,这个女子,个子这么高,眼睛这么大,鼻子这么塌,还怎么拍啊?当年的服装厂的老板意见很大,说,这个模特不行,很生气。没有人知道她在10多年后会大红大紫成这个样子。
不知道她在年轻的时候,有没有一个人悄悄地躲在试衣间暗自深伤过,对着一大堆花俏的裙子,不知道她在成年以后有没有在深夜曲终人散的时候感怀身世。
也许她在小的时候也迷惘过,不知道今后会怎样,遇上怎样的人呢,过怎样的生活,她也许从没想过自己会大红大紫成这个样子。
不知道红了紫了的人会不会还有迷惘的时候,会不会感叹似水流年,会不会她也象我一样,伤怀得不到爱情。
回头看,当时的月亮,一夜之间化作今天的阳光? ?谁能告诉我,哪一种信仰,能够让人念念不忘? ???当时如果没有什么? ? 当时如果拥有什么? ???又会怎样
插《当时的月亮》
第一次听王菲就是《当时的月亮》。在妹妹的家里,在王菲的声音后面,听她讲述着男子向她表白。儿时我们都是那么的害羞。男孩子左顾右盼,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塞了张纸条在妹妹的铅笔盒里,低着头走了。后来,男生们起哄,在全班男生的怂恿下,男孩子羞涩地说,蝶,我喜欢你。然后脸突然通红起来。妹妹也低着头不吭声。不知道她的心有没有此起彼伏。或许喧哗声太大了,妹妹杂乱无章的心跳声轻易被忽略了。后来就刻意回避男孩子的目光,尽量不面对面撞上。担心老师在男孩子答不上问题后抽到自己。害怕同学的玩笑被老师听到。紧张电话声后面是他的声音。或许我们小时侯第一次经历爱的时候,没来得及和男子看一下月亮就匆匆离散了。也不知道以后和心爱的男子在共同看夜晚的天空的时候,会不会想到这份不大不小的遗憾?还会记得共同的月亮吗?还会记得我们 曾经的月亮吗?他们曾经灿烂,他们几时灿烂。
我最爱她的专辑是97年的〈王菲〉同名专辑。是她加入emi的首张大碟。传说当时王菲是以天价加盟的emi。但我觉得最有特色的是〈寓言〉。却也是销售最惨淡的一张。或许特色和市场,永远都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就象张亚东说的,完全象是在做自己的概念专辑一样。考虑市场因素最少的。唯一一首是考虑了市场因素的歌就是〈笑忘书〉。但我敢说,很多人都因为这首歌而买的这张专辑。亦如我当初的浮躁。一直觉得王菲,张亚东,林夕是最完美的搭配。林夕不断地构建不同的爱情堡垒,张亚东就开了无数多道门,王菲是一个任性的女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寻找。用懒散随性的声音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从初3到现在,每次的文艺汇演我总将它窝在身上,补在我身边,翻来覆去地陪我听。她看着王菲在专辑里的照片,说,只有这张专辑我觉得她离我们特别远。她闭着眼睛唱出一个又一个不属于世界的世界。始终偏执的沉溺一首歌曲应该是它在某段时间,和自己的境遇很象吧。〈新客房〉就是这样。04年我选择了离家,在外面住。开始学着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学着对陌生人微笑,简单的问候。学着一个人独立处理邻里关系。更多的是学会了对不喜欢的人微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面住着一对老夫妻。女人始终对我温柔地微笑,说你一个在外面挺不容易的,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吧。男人对我始终不关灯睡觉漫骂地淋漓尽致。朋友都说,那个小屋子,是我的小家。其实我一直觉得,灯是一个家的标志,是温暖的象征,如果没有人可以温暖,亮着的灯至少可以持久的住进我心吧。至少在我想放弃之前,它不会轻易地离开。我也曾经把这些话说给一个男子听,他说,那你生日的时候我一定送你盏小台灯。可还没等到我的生日,我们就散了。诺言是温暖人心的,但现实经常把诺言的温暖抵消掉,还带来大段大段的荒凉。或许物质是唯一持久的,即使是腐败,他们依旧存在。一直都害怕耳边没人说话的声音,一个人听着寂寞落后仓皇而逃的声音。在无聊充斥着时间的时候,就带着耳机听〈寓言〉。翻来覆去的疼,翻来覆去的死。
一直都对〈彼岸花〉的前奏赞叹不已。张亚东说小调就是比大调更唯美。我觉得那段音乐,就象一个女子在深夜里,不断地向对暗靠近,那些或隐或现的转机,时断时续的放弃和坚持,
或许彼岸的灯塔下面照着幸福,只是我们绕过了,错过了。彼岸的幸福,对岸的温暖,回首还能在见你吗?但他们说幸福在前面,如果真的迷失了幸福,我们是该继续前进,还是回头找寻?突然想到有一天女子对身边的男子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男子说,我们都是人啊!
04年,我等到了〈将爱〉。现在都不知道到底对将来爱的期待,还是对把爱情进行到底的执着。或许2者都有吧。我只知道,我会将对她的爱,继续下去。封面放弃了一贯玩的复古,飘逸。变的明亮,灿烂了。朋友买了碟后跟我说,这恐怕就是他买的封面最花俏的碟了。我笑了,也不知道这种明媚的心理是从内到外,还是只是限定在"看上去"。里面最先让人倾心的是〈旋木〉。或许儿时的快乐是很简单就能实现的。妈妈在学校门口拿着个赛车在某口等我;在回家经过的超市给我买一袋糖果;在星期六中午带我去吃肯德鸡;在生日时带我去游乐场。过度的高兴很容易被时间限定。就象坐在旋转的木马上,音乐停止了,快乐也随之终止。然后嘴里不停的叫着,嚷着,张扬到跑过去,自己的快乐弥漫整个游乐场。
在翻来覆去地听后,爱上了〈阳宝〉。阳光宝贝。我们是在阳光下成长的宝贝。开始对这首节奏平平的歌曲没多少感觉。但在不断的聆听后爱上了这首歌。2个在爱情中挣扎的人,女子要的幸福男子无法给予,男子给予的幸福女子不适合。其实觉得感情也是可以培养的。就想到以前劝朋友说,感动不是爱情。但不能否认,感动就是爱的基础。或许在习惯了那样的感动,就习惯了给予感动的人,就忘不掉,戒不了,就会爱上那个人吧。爱和爱情又是2回事。不一定相爱的人一定能经营好爱情。更多的是要彼此学会如何处理横亘在爱情前面庞大的现实。现在都还在厌恶肥皂剧里类似于相爱的人最后在一起幸福生活的这样的剧情。觉得那样的剧情有些矫情。特别迷恋2个相爱的人最后各走各的,怀揣着思念各自找寻下一个幸福。一直沉溺于残缺的爱中。然后就问自己,2个人在一起就不能好好的像爱,好好的幸福吗?
爱上节奏后爱上歌词的是〈不留〉。我什么都给了,什么都没有了。就联想到了我最喜欢的一句歌词,给了所有还问对方说够不够。够又怎样,不够又怎样。不够你还能给什么吗?问了又怎样,不问有怎样?该离散的注定无法再在一起。一直守侯的注定永远陪伴。有时候会问"还有没有人",不是"有没有有人"。似乎觉得能陪伴到最后的人毕竟是少数。或许就象开始有一群目标相同的人,手牵着手奔跑,中间不断的有人迷失,最后累了,倦了,停了,才发现只是一个人。会者定离,会相遇的人一定会分离。
我在这里听了,哭了,留下了
www.bluesubway.com? ?寂寞地铁网络电台? ?我们在一起? ? 就很坚强
我们来说王菲,一个沧海桑田的女子。
她很年轻的时候,还没有人知道她是谁,那个时候一边唱歌,一边给一些服装批发厂家做硬照服装模特,穿即将上市的衣服,在聚光灯下摆个姿势,照片冲出来印在服装挂牌上,服装就摆在类似大排挡的衣服摊里,一件接一件。当年拍过她的摄影师对她的印象很深,说,这个女子,个子这么高,眼睛这么大,鼻子这么塌,还怎么拍啊?当年的服装厂的老板意见很大,说,这个模特不行,很生气。没有人知道她在10多年后会大红大紫成这个样子。
不知道她在年轻的时候,有没有一个人悄悄地躲在试衣间暗自深伤过,对着一大堆花俏的裙子,不知道她在成年以后有没有在深夜曲终人散的时候感怀身世。
也许她在小的时候也迷惘过,不知道今后会怎样,遇上怎样的人呢,过怎样的生活,她也许从没想过自己会大红大紫成这个样子。
不知道红了紫了的人会不会还有迷惘的时候,会不会感叹似水流年,会不会她也象我一样,伤怀得不到爱情。
回头看,当时的月亮,一夜之间化作今天的阳光? ?谁能告诉我,哪一种信仰,能够让人念念不忘? ???当时如果没有什么? ? 当时如果拥有什么? ???又会怎样
插《当时的月亮》
第一次听王菲就是《当时的月亮》。在妹妹的家里,在王菲的声音后面,听她讲述着男子向她表白。儿时我们都是那么的害羞。男孩子左顾右盼,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塞了张纸条在妹妹的铅笔盒里,低着头走了。后来,男生们起哄,在全班男生的怂恿下,男孩子羞涩地说,蝶,我喜欢你。然后脸突然通红起来。妹妹也低着头不吭声。不知道她的心有没有此起彼伏。或许喧哗声太大了,妹妹杂乱无章的心跳声轻易被忽略了。后来就刻意回避男孩子的目光,尽量不面对面撞上。担心老师在男孩子答不上问题后抽到自己。害怕同学的玩笑被老师听到。紧张电话声后面是他的声音。或许我们小时侯第一次经历爱的时候,没来得及和男子看一下月亮就匆匆离散了。也不知道以后和心爱的男子在共同看夜晚的天空的时候,会不会想到这份不大不小的遗憾?还会记得共同的月亮吗?还会记得我们 曾经的月亮吗?他们曾经灿烂,他们几时灿烂。
我最爱她的专辑是97年的〈王菲〉同名专辑。是她加入emi的首张大碟。传说当时王菲是以天价加盟的emi。但我觉得最有特色的是〈寓言〉。却也是销售最惨淡的一张。或许特色和市场,永远都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就象张亚东说的,完全象是在做自己的概念专辑一样。考虑市场因素最少的。唯一一首是考虑了市场因素的歌就是〈笑忘书〉。但我敢说,很多人都因为这首歌而买的这张专辑。亦如我当初的浮躁。一直觉得王菲,张亚东,林夕是最完美的搭配。林夕不断地构建不同的爱情堡垒,张亚东就开了无数多道门,王菲是一个任性的女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寻找。用懒散随性的声音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从初3到现在,每次的文艺汇演我总将它窝在身上,补在我身边,翻来覆去地陪我听。她看着王菲在专辑里的照片,说,只有这张专辑我觉得她离我们特别远。她闭着眼睛唱出一个又一个不属于世界的世界。始终偏执的沉溺一首歌曲应该是它在某段时间,和自己的境遇很象吧。〈新客房〉就是这样。04年我选择了离家,在外面住。开始学着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学着对陌生人微笑,简单的问候。学着一个人独立处理邻里关系。更多的是学会了对不喜欢的人微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面住着一对老夫妻。女人始终对我温柔地微笑,说你一个在外面挺不容易的,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吧。男人对我始终不关灯睡觉漫骂地淋漓尽致。朋友都说,那个小屋子,是我的小家。其实我一直觉得,灯是一个家的标志,是温暖的象征,如果没有人可以温暖,亮着的灯至少可以持久的住进我心吧。至少在我想放弃之前,它不会轻易地离开。我也曾经把这些话说给一个男子听,他说,那你生日的时候我一定送你盏小台灯。可还没等到我的生日,我们就散了。诺言是温暖人心的,但现实经常把诺言的温暖抵消掉,还带来大段大段的荒凉。或许物质是唯一持久的,即使是腐败,他们依旧存在。一直都害怕耳边没人说话的声音,一个人听着寂寞落后仓皇而逃的声音。在无聊充斥着时间的时候,就带着耳机听〈寓言〉。翻来覆去的疼,翻来覆去的死。
一直都对〈彼岸花〉的前奏赞叹不已。张亚东说小调就是比大调更唯美。我觉得那段音乐,就象一个女子在深夜里,不断地向对暗靠近,那些或隐或现的转机,时断时续的放弃和坚持,
或许彼岸的灯塔下面照着幸福,只是我们绕过了,错过了。彼岸的幸福,对岸的温暖,回首还能在见你吗?但他们说幸福在前面,如果真的迷失了幸福,我们是该继续前进,还是回头找寻?突然想到有一天女子对身边的男子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男子说,我们都是人啊!
04年,我等到了〈将爱〉。现在都不知道到底对将来爱的期待,还是对把爱情进行到底的执着。或许2者都有吧。我只知道,我会将对她的爱,继续下去。封面放弃了一贯玩的复古,飘逸。变的明亮,灿烂了。朋友买了碟后跟我说,这恐怕就是他买的封面最花俏的碟了。我笑了,也不知道这种明媚的心理是从内到外,还是只是限定在"看上去"。里面最先让人倾心的是〈旋木〉。或许儿时的快乐是很简单就能实现的。妈妈在学校门口拿着个赛车在某口等我;在回家经过的超市给我买一袋糖果;在星期六中午带我去吃肯德鸡;在生日时带我去游乐场。过度的高兴很容易被时间限定。就象坐在旋转的木马上,音乐停止了,快乐也随之终止。然后嘴里不停的叫着,嚷着,张扬到跑过去,自己的快乐弥漫整个游乐场。
在翻来覆去地听后,爱上了〈阳宝〉。阳光宝贝。我们是在阳光下成长的宝贝。开始对这首节奏平平的歌曲没多少感觉。但在不断的聆听后爱上了这首歌。2个在爱情中挣扎的人,女子要的幸福男子无法给予,男子给予的幸福女子不适合。其实觉得感情也是可以培养的。就想到以前劝朋友说,感动不是爱情。但不能否认,感动就是爱的基础。或许在习惯了那样的感动,就习惯了给予感动的人,就忘不掉,戒不了,就会爱上那个人吧。爱和爱情又是2回事。不一定相爱的人一定能经营好爱情。更多的是要彼此学会如何处理横亘在爱情前面庞大的现实。现在都还在厌恶肥皂剧里类似于相爱的人最后在一起幸福生活的这样的剧情。觉得那样的剧情有些矫情。特别迷恋2个相爱的人最后各走各的,怀揣着思念各自找寻下一个幸福。一直沉溺于残缺的爱中。然后就问自己,2个人在一起就不能好好的像爱,好好的幸福吗?
爱上节奏后爱上歌词的是〈不留〉。我什么都给了,什么都没有了。就联想到了我最喜欢的一句歌词,给了所有还问对方说够不够。够又怎样,不够又怎样。不够你还能给什么吗?问了又怎样,不问有怎样?该离散的注定无法再在一起。一直守侯的注定永远陪伴。有时候会问"还有没有人",不是"有没有有人"。似乎觉得能陪伴到最后的人毕竟是少数。或许就象开始有一群目标相同的人,手牵着手奔跑,中间不断的有人迷失,最后累了,倦了,停了,才发现只是一个人。会者定离,会相遇的人一定会分离。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143篇内容 · 5.5万次浏览
- 我的消暑菜单214篇内容 · 3.2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00.3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1.0万+篇内容 · 42.3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65篇内容 · 1.3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经历?5434篇内容 · 44.5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015篇内容 · 937.9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91.9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