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暴雪+左派报纸
当功课已经火烧眉毛的时候,我仍旧坚持写些不着边际的文字。这大概是我的恶趣味吧。
巴黎下暴雪的昨天,我逃课了。尽管最近经常甩手回家看书,但下午却是最喜爱的一节课。我是看着雪落下来的,以为像前一天一样让人厌恶,没有足够的低温,雪一边下一边化,湿透了我的毛绒鞋袜。于是我换上皮鞋出门抵挡。在巷子里一个踉跄后,我便掉头回家了。房东老爷爷看着我目瞪口呆地把雨伞上几公分的密密的雪花抖落,不无感叹地说:”什么天气啊!大概这个星期都是如此吧。“
于是我坐在暖气片前兴致勃勃地看书,不时观察疯狂的雪花。它们从不同方向飞速地坠落,有某种恶狠狠的速度,似乎想一头栽进土里。长时间的观察后,我意识到今天的雪花不是让人欣赏的,它以鲁莽的举动把自己定义为一场雪暴。整整一个下午,当17 点02分,巴黎上空的最后一缕日光消散时,雪花才渐渐停息。
第二天我是不敢懈怠地6点起床了。我像鸭子一样慢悠悠地走路,为了不再重蹈摔跤的覆辙。昨日的雪花已经结成厚厚的冰,清晨人烟稀少的时候,还保持着洁白无暇。我是一个很要面子不喜欢出丑的人,三番五次要滑倒,于是总有一只手没有揣进衣兜,预防摔倒时可以以手伏地不用狗吃屎。后来我发现再健步如飞的人,也有那种急速晃动后保持平衡的动作,以及沉默的人群里不时发出大呼小叫。
所以我就像鸭子一样到了学校。来早了,和几个同学席地而坐。当法国妞们不都仅仅八卦而聊些有意思的话题的时候,我非常喜欢和她们坐在一起。渐渐不年轻了,却有着恍然姐妹淘的感觉。我总是会想,哪一天,我能把法语说得像她们一样,眉飞色舞?当然我觉得我说出这句话很欠打,我才来多久,就这么蛇吞象的胃口?
我决定每周写一篇文章让朋友们改写。我准备15号签了苹果的套餐后每天早上听着维京的广播上学,让法语塞满我的前额大脑胃口腹部。
同学带给我一份报纸。三大有个好习惯,报纸都放在大厅里,免费取阅。1.3欧一份,每天自己购买,还是有点吃力,对比Elle才2欧一份。人说右派的费加罗,中间的世界报,以及左派的解放报,会不定时依次出现在大厅,我却每每看见的是解放报。据说三大左倾,那么,这还是呼应的。
每次周四的报纸都很有趣,有趣得让我泯灭了生词众多的挫败之感。比如两周前的周四,头条是反对针对女性的暴力。这一天和这一天前,巴黎的地铁里张贴了设计欠佳的血腥海报,上面都是血淋淋的红字。连三大的走廊里都张贴上了让人不寒而栗的海报:被侵犯的女孩表情痛苦地被捂着嘴,男人的手攫住了她的私密部位。我看着有点难过,总觉得这样的设计太过直接。它和公然张贴的性感无比的广告效果是一样的,让你在大庭广众下涌起一种隐秘的感觉,就算无人注意自己,也会觉得尴尬。但是后来想想,也许那种触目惊心是必要的。既然提起了暴力问题,就不能停留在隔靴搔痒的程度上。
那一天,是国际反针对女性暴力日。呆在巴黎有一个好处,大概3天就会更新的广告和海报的速度,让你有一种与日俱新之感。世界在发生什么,只要你有所注意,就能呼吸得到。
今天的解放报,不出所料地报道了巴黎的暴雪。喜欢报道的笔触:”在小半个小时,带着愉悦和一丝怀旧的心情探究完鹅毛大雪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这样多的雪,巴黎已经久违了。至少对于出行者而言,这是灾难的一天。“航班取消,乘客们在供应了食物和被子外,席地而眠。灾民点纷纷设立,救助困在路上的人。害怕积雪损坏高速列车的火车头,限速。14条地铁线的8条减速。2000个警察上街维护交通。20 000个关键地点撒盐:楼梯,地铁口,人行道……而法国,昨天”一分为二”了,因为在南部,人们在17度的”夏日怡情“里悠然地”在平台上享用午餐“。
如果巴黎的行动真的如此迅疾,有备而来,如果真的把暴雪定义为”灾难“的程度来如临大敌,巴黎人,大概真的没什么好抱怨的。但我还是很想知道,那些流浪汉们,去了哪里?
还有一条我研究了半天的新闻,是关于一种叫做”Mediator“的药物,本来是针对因为糖尿病超重的人群,却频繁地以处方药的方式,卖给希望减肥的人群。这种药,效果不仅不明显,而且和它作用机理相似的一种药取缔很久后,它依然阴魂不散。在30年时间里,这种某大实验室的产品,夺去了至少500人的生命 ——心脏病。诡异的是,它的副作用被一位医生在97年发现后,医生收到各种批评和冷遇。当西班牙政府质疑其副作用时,药厂乖乖地退出西班牙,并行”销路不好“之名。但它依然盘踞法国,在政府各机构的注视下安然无事,什么”食品安全“”药物安全“”透明委员会“”市场发行委员会“……直到现在,另一个医生把它从幕后踢了出来。有一种呼吁,进行一种独立的调查。政府不可信了。
这种事情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党派攻讦的武器。我决定坐等事情的发展,看看独立调查到哪里去。看看法国人能愤怒到什么地方去。沆瀣一气的政府能被披露到什么地方去。每天放心地喝自来水,吃带有AB标志(生态农业)的食品,原来也不是高枕无忧之事。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解决得很完满,我想我大概可以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肃然起敬一把了。
巴黎下暴雪的昨天,我逃课了。尽管最近经常甩手回家看书,但下午却是最喜爱的一节课。我是看着雪落下来的,以为像前一天一样让人厌恶,没有足够的低温,雪一边下一边化,湿透了我的毛绒鞋袜。于是我换上皮鞋出门抵挡。在巷子里一个踉跄后,我便掉头回家了。房东老爷爷看着我目瞪口呆地把雨伞上几公分的密密的雪花抖落,不无感叹地说:”什么天气啊!大概这个星期都是如此吧。“
于是我坐在暖气片前兴致勃勃地看书,不时观察疯狂的雪花。它们从不同方向飞速地坠落,有某种恶狠狠的速度,似乎想一头栽进土里。长时间的观察后,我意识到今天的雪花不是让人欣赏的,它以鲁莽的举动把自己定义为一场雪暴。整整一个下午,当17 点02分,巴黎上空的最后一缕日光消散时,雪花才渐渐停息。
第二天我是不敢懈怠地6点起床了。我像鸭子一样慢悠悠地走路,为了不再重蹈摔跤的覆辙。昨日的雪花已经结成厚厚的冰,清晨人烟稀少的时候,还保持着洁白无暇。我是一个很要面子不喜欢出丑的人,三番五次要滑倒,于是总有一只手没有揣进衣兜,预防摔倒时可以以手伏地不用狗吃屎。后来我发现再健步如飞的人,也有那种急速晃动后保持平衡的动作,以及沉默的人群里不时发出大呼小叫。
所以我就像鸭子一样到了学校。来早了,和几个同学席地而坐。当法国妞们不都仅仅八卦而聊些有意思的话题的时候,我非常喜欢和她们坐在一起。渐渐不年轻了,却有着恍然姐妹淘的感觉。我总是会想,哪一天,我能把法语说得像她们一样,眉飞色舞?当然我觉得我说出这句话很欠打,我才来多久,就这么蛇吞象的胃口?
我决定每周写一篇文章让朋友们改写。我准备15号签了苹果的套餐后每天早上听着维京的广播上学,让法语塞满我的前额大脑胃口腹部。
同学带给我一份报纸。三大有个好习惯,报纸都放在大厅里,免费取阅。1.3欧一份,每天自己购买,还是有点吃力,对比Elle才2欧一份。人说右派的费加罗,中间的世界报,以及左派的解放报,会不定时依次出现在大厅,我却每每看见的是解放报。据说三大左倾,那么,这还是呼应的。
每次周四的报纸都很有趣,有趣得让我泯灭了生词众多的挫败之感。比如两周前的周四,头条是反对针对女性的暴力。这一天和这一天前,巴黎的地铁里张贴了设计欠佳的血腥海报,上面都是血淋淋的红字。连三大的走廊里都张贴上了让人不寒而栗的海报:被侵犯的女孩表情痛苦地被捂着嘴,男人的手攫住了她的私密部位。我看着有点难过,总觉得这样的设计太过直接。它和公然张贴的性感无比的广告效果是一样的,让你在大庭广众下涌起一种隐秘的感觉,就算无人注意自己,也会觉得尴尬。但是后来想想,也许那种触目惊心是必要的。既然提起了暴力问题,就不能停留在隔靴搔痒的程度上。
那一天,是国际反针对女性暴力日。呆在巴黎有一个好处,大概3天就会更新的广告和海报的速度,让你有一种与日俱新之感。世界在发生什么,只要你有所注意,就能呼吸得到。
今天的解放报,不出所料地报道了巴黎的暴雪。喜欢报道的笔触:”在小半个小时,带着愉悦和一丝怀旧的心情探究完鹅毛大雪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这样多的雪,巴黎已经久违了。至少对于出行者而言,这是灾难的一天。“航班取消,乘客们在供应了食物和被子外,席地而眠。灾民点纷纷设立,救助困在路上的人。害怕积雪损坏高速列车的火车头,限速。14条地铁线的8条减速。2000个警察上街维护交通。20 000个关键地点撒盐:楼梯,地铁口,人行道……而法国,昨天”一分为二”了,因为在南部,人们在17度的”夏日怡情“里悠然地”在平台上享用午餐“。
如果巴黎的行动真的如此迅疾,有备而来,如果真的把暴雪定义为”灾难“的程度来如临大敌,巴黎人,大概真的没什么好抱怨的。但我还是很想知道,那些流浪汉们,去了哪里?
还有一条我研究了半天的新闻,是关于一种叫做”Mediator“的药物,本来是针对因为糖尿病超重的人群,却频繁地以处方药的方式,卖给希望减肥的人群。这种药,效果不仅不明显,而且和它作用机理相似的一种药取缔很久后,它依然阴魂不散。在30年时间里,这种某大实验室的产品,夺去了至少500人的生命 ——心脏病。诡异的是,它的副作用被一位医生在97年发现后,医生收到各种批评和冷遇。当西班牙政府质疑其副作用时,药厂乖乖地退出西班牙,并行”销路不好“之名。但它依然盘踞法国,在政府各机构的注视下安然无事,什么”食品安全“”药物安全“”透明委员会“”市场发行委员会“……直到现在,另一个医生把它从幕后踢了出来。有一种呼吁,进行一种独立的调查。政府不可信了。
这种事情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党派攻讦的武器。我决定坐等事情的发展,看看独立调查到哪里去。看看法国人能愤怒到什么地方去。沆瀣一气的政府能被披露到什么地方去。每天放心地喝自来水,吃带有AB标志(生态农业)的食品,原来也不是高枕无忧之事。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解决得很完满,我想我大概可以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肃然起敬一把了。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10.7万次浏览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52篇内容 · 67.9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33篇内容 · 49.7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190篇内容 · 144.1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60篇内容 · 21.7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6.2万次浏览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4517篇内容 · 869.4万次浏览
- 我发现了食物最完美的吃法新3篇内容 · 6423次浏览
其实即便这样也可以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所敬畏”了。 法国人一方面是出了名喜欢发牢骚,很多事情换在国内,民众可能都已经习以为常,而他们一点不爽就能抱怨半天。在法国呆久了就会觉得中国人的忍耐力是多么强。。。 另一方面,可能这也就是所谓的“民主”的作用:民主不是万能的,所以当60%以上的法国人都讨厌萨克奇时,他依然有可能连任;但民主肯定不是最坏的,政府做什么都得有个底线,不然大选时就会被选票搞下去,所以一遇到这种“天灾”都得做好被问责的准备。今晚看新闻,Fillon把责任推到 METEO FRANCE上了。。。 至于流浪汉的问题,我以前也一直操心,看他们每个城市市中心都有这种人,养两条吓人的大狗。。。后来知道,貌似他们有很多 benevole,天气稍微一冷就会上街,但有的人就是愿意呆大街上,他们也就定期送点吃的和一些棉衣。我有一次很早出门赶火车,看到有流浪汉就睡在那种只有自助取款的银行里面。。。
Fillon 去俄罗斯了不是么?还迟到了!
迟到 -_-'''''法国人的“国民性”。。。 不过作为总理,去哪了还都得对着镜头说几句,更别说这次巴黎的交通被雪天整得很惨,已经完全上升到公共危机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