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惭愧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昨天晚上偶然的回顾了一下我在豆瓣上的评论,其中一篇是关于迪伦的《像一块滚石》,这次再看,忽然发现自己看不懂了。那些偏僻怪异的遣词用句没法把我带回当时的心情,反而像是生硬编造出来的假景。于是就把这篇评论删掉了。
早上下楼买菜,顺便看了一下邮箱,赫然发现里面满满的塞了一本城市画报寄来的少数派阅读报告。之前因为没收到,在豆瓣上追缴过几次,虽然现在已是四月下旬,不过拿到手中也是件乐事。回来翻遍,在一个小角落里发现了自己的文字,原来正是关于迪伦的这篇。心中一下泛起了一点惭愧之情。迪伦是个神秘的诗人,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知识体系其实根本就不足以理解他,而他那种彻底超脱而平静的态度也让人觉得他的距离遥远到模糊不清。苦于无处下笔而又偏偏想写些什么,我才用了一种暧昧含糊的笔法构建了一个“潜水艇”在深海中游荡的意境,其实正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城市画报的这本特刊挂上“少数派”的旗号应该只是个噱头,如果其中的书都算少数的话,大概只能说明文学阅读在我们国家已经萎缩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步。不过还是真心的推荐一下这本《像一块滚石》。在这个商业化无所不在的年代,没有任何转折的溢美之词也许只会激起人们的怀疑和轻薄,可我很愿意为这本书冒一次险,毕竟,这可能是二十世纪最具有美国灵魂的散文诗之一,它对新奥尔良城市景象的描写,足以让从佛陀山上下来的金斯伯格再走回去。
另外要谢谢城市画报,很喜欢这一期杂志。
早上下楼买菜,顺便看了一下邮箱,赫然发现里面满满的塞了一本城市画报寄来的少数派阅读报告。之前因为没收到,在豆瓣上追缴过几次,虽然现在已是四月下旬,不过拿到手中也是件乐事。回来翻遍,在一个小角落里发现了自己的文字,原来正是关于迪伦的这篇。心中一下泛起了一点惭愧之情。迪伦是个神秘的诗人,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知识体系其实根本就不足以理解他,而他那种彻底超脱而平静的态度也让人觉得他的距离遥远到模糊不清。苦于无处下笔而又偏偏想写些什么,我才用了一种暧昧含糊的笔法构建了一个“潜水艇”在深海中游荡的意境,其实正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城市画报的这本特刊挂上“少数派”的旗号应该只是个噱头,如果其中的书都算少数的话,大概只能说明文学阅读在我们国家已经萎缩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步。不过还是真心的推荐一下这本《像一块滚石》。在这个商业化无所不在的年代,没有任何转折的溢美之词也许只会激起人们的怀疑和轻薄,可我很愿意为这本书冒一次险,毕竟,这可能是二十世纪最具有美国灵魂的散文诗之一,它对新奥尔良城市景象的描写,足以让从佛陀山上下来的金斯伯格再走回去。
另外要谢谢城市画报,很喜欢这一期杂志。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90.4万次浏览
- 生活中的童话时刻78篇内容 · 2.0万次浏览
- 秋分至,丰收时8411篇内容 · 2136次浏览
- 哪些事物曾让你感到“人类很渺小”?62篇内容 · 2.1万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202篇内容 · 18.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624.1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80篇内容 · 14.9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179.0万次浏览
自己的过去最好表删除~ 以后看看还知道自己曾经在山中云深处啊~
说的有理,我是没长兴的人,经常会对自己的过去不耐烦,以后应该改掉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