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评测】《失落的秘符》——ellry 评
来自:ellry(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失落的秘符》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年1月 第1版 评测员:ellry 【出版社工作】16/20 装帧(4/6): 这本书字数很多40万多字,440页,32K大小,可以想象字数是相当密的。当然这也很矛盾,如果要出上下册或者改为16K本,那么必然书价也上去了。书籍的封面是名家设计的,比较像欧美书籍的风格。 不过也比较简单,一个白宫一个秘符。总体来说,还是令人满意的 . 宣传及营销(5/6): 丹·布朗其实不用宣传名头也很大了。当然这次宣传还是比较充分的,99上面有预售,还赠送一个小金字塔模型。书一出版,书店里铺天盖地都是这本书。宣传和营销是比较成功的。 翻译(7/8): 很流畅,没有毁了几位译者的名声。当然这书涉及的知识太多,从宗教到密码,从地理到网络。难免也有点漏洞。 【文字内容】24/30 丹·布朗作品最重要的一点是小说蕴含的宗教、历史和符号学主题。这次,丹·布朗对共济会下手,直指这个看似公开实际非常隐秘的组织。共济会与之前的教会对象略有不同。共济会是18世纪欧洲的一种带有乌托邦性质及宗教色彩的兄弟会性质组织,它也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地下组织,宣扬博爱的思想,以及美德精神,追寻人类生存意义,号召建立和平理想的国家。现代的共济会除了内部各级别的暗语及手势仍旧保密之外,其余活动基本上全部公开。与之前两部小说中的教会类似的是,共济会也有着秘密的仪式、规则和阶层,而其影响力之大也不逊于教会,许多重要人物和美国总统都是共济会成员。兰登作为符号学家自然也熟悉共济会,这次他的导师彼得遇难,而背后与共济会的终极秘密有着很大关联,因此兰登才出手相助。因此,这部书有着最典型的丹·布朗特征。而书中刻意营造出的真实色彩也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书前特意指出很多事实并非虚构,里面提到的组织也是实际存在的。 【诡计布局】20/30 这本书仍然延续了兰登系列一贯的风格,惊悚悬疑意味十足。但是,这种手法却是相当简单的,除了核心的谜团(杀手身份)以外,都是通过章节的交错产生的。当读者看到命悬一线的时刻,下一章却更换到另一个场景、另一桩事件,读者的好奇心需要一直看下去才能得到满足。这样的手法不论是在电影电视,还是小说作品中都不是新鲜事,甚至是老掉牙的手段了。整部书的发生时间不过十多个小时,这样的设定让人联想到电视剧《24小时》。但是这部书在悬疑色彩上并不如《达·芬奇密码》。小的转折点虽然比较多,但是真正的核心谜团却比较脆弱。而且书的字数很多,情节变换却没有那么迅速,许多场合下加入了大量资料讯息。 【评测员感想】15/20 我想把兰登比作符号学领域的福尔摩斯。我们知道,在柯南·道儿笔下,福尔摩斯是绝对的权威,他的推理往往是不容置疑的,而他也拥有着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一些信息。比如,他能从鞋子上的泥点推理出鞋子的主人从伦敦何处来。兰登也是,他是符号学领域的绝对权威,面对那些古怪的符号,他一眼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能指向何种秘密。但是这样一来,读者未免是被兰登牵着鼻子走。再回到福尔摩斯身上,其实委托人鞋子上的泥点可能不是从马路上溅到的,这样福尔摩斯的推理就不成立了。或许这样的戏谑也能用在兰登身上。而这本书比较让我觉得大跌眼镜的就是结尾那所谓的共济会最大秘密,比较无语,但是可能也没有更好的结尾了。如果你喜欢丹·布朗之前的小说,或者面对茫茫悬疑惊悚小说无从下手,读这本书也是好的选择。 【总分】16+24+20+15=75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推理发烧友 混迹各大论坛搜刮各种资源 特来投奔组织 (双双)
- 征稿征稿! (冬晚对雪)
- 【推理测评】我玩过最好玩的一个推理解谜盒《北平1933》 (miactwang)
- 征稿,100-500字悬疑小段子 (蓝茶茶-简单的存在)
-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关注交流! (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