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鹿衔芝山子
凫宠
灵鹿衔芝山子 14326002 曹玉吉 14级历史学系 山子是玉雕摆件工艺中的一种,源于明而盛于清,是在外形似卵的玉料上,经过挖脏遮绺、精心设计后,因材施艺,既保留玉石历经沧桑、自然天成的皮色,又能将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与亭台楼榭、山野树林、花鸟虫鱼完美地融于咫尺之地,形成圆雕、浮雕、和镂空汇成的蔚然大象。山子雕是一种依石随形雕制、借景抒情的艺术。在诞生之初,即为皇宫贵族所尊崇, 以雅致、俊逸、庄重为特色。山子雕艺术集自然万象、托物言志,成为历代文雅士寄托情怀、附庸风雅的载体。本文所介绍的灵鹿衔芝山子属于明朝的玉雕山子,雕刻一只鹿俯卧于山石之上,口衔灵芝,寄寓的是福寿延年的美好愿望。下面将着重从物的技术史层面对灵鹿衔芝山子这一优美的艺术品作以简单分析。 山子雕作品应当追求形态各异,根据玉料的原貌通过巧妙的构思来设计玉器,达到玉文化与艺术气息统一的效果。首先,创作与制作要相统一,做到思行合一。这是指所构思设计的玉雕图像必须符合玉石原材料,可以通过雕琢工艺充分表达出来。要求设计者先审透材料,因材施艺,根据玉料的形状、材质、色彩及绺裂的分布情况进行立意选题,规划好构图布局,使作品便于雕琢。设计者应当熟悉和了解制作,并在雕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证玉料的去芜存菁,达到艺术创意设计的目的。其次,造型与内涵要相融合,体现文化价值。传统的山子雕,其创作受山水画构图艺术理论的影响和指导,多以景色人物为题材。制作者既要有高超的造型能力、还要有深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山石人物、亭台建筑、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观都可以作为素材,文学历史、诗词典故都可作为内容,是综合性的艺术门类。怎样将玉料完美地塑造,采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多种工艺技法,创作出具有丰富内涵的主题意境,需要设计者对创作的文化内容和时代背景心中有数。然后巧妙地构思、严谨地构图,经过繁难的制作过程,才能做出令人喜爱的作品 。灵鹿衔芝山子的创作则形象地体现了这一过程,一只鹿俯卧于山石之上并口衔灵芝,这个创作灵感应当是根据玉料的原貌并通过创作者的巧妙构思而形成的,玉石的三个部分恰好构成了所构思山子雕的三个意象,通过精密的雕琢而最终形成成品。灵鹿衔芝山子同时也体现了深刻的内涵和文化价值,灵鹿是能来带长寿和福气的仙兽,浑身泛着淡淡的金光,只有洞天福地或仙家府第中才能见到,极少出没人间。灵芝作为拥有数千年药用历史的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有强身健体之效。将灵鹿与灵芝赋予在同一个山雕之上,它们所代表的同样的长寿健康的功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因而寓意则显得更加浓郁,我们说灵鹿衔芝山子寄寓的是福寿延年的美好愿望也正是因为如此,作者创作出如此具有丰富内涵的主题意境,使得这个山子的文化价值显得更加深刻。 灵鹿衔芝山子作为玉雕的一种,需要从物的物质性研究来说明山子雕的鉴定和演变。山子就是大大小小像鹅卵石一样的原始材料,行内人俗称山子。在山子上面构思、设计、雕琢,打磨后的成品就是山子雕。山子雕工艺以表现山水人物题材为主,制作时先按照玉料的形状、光泽、结裂进行构思,以不破坏它原始、自然、流畅的外形为好。除去瑕疵,掩其结裂,顺其光泽,务使料质、颜色,造型浑然一体,然后,按“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法则,在籽料上或浮雕,或深雕;使山水、树木、飞禽,楼台、人物等形象构成远、近景的交替变化,以取得材料、题材、工巧的统一。灵鹿衔芝山子正是通过对玉石的构思、设计再经雕琢打磨而形成的山子雕成品,通过灵鹿和灵芝这两个意象形成题材上的统一。山子雕的起源说有几种,一说源于宋,可惜没有作品留传,据说书上有些记载。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古玉专家杨伯达先生根据自己研究的结果认为山子雕是从宋代开始的,扬州山子雕工艺大师顾永骏也支持宋代已初现了山子萌芽状态的提法。二说源于元,这倒是有物可考的,现扬州博物馆内藏有一件传为元末时的白玉山子雕,表现的是“竹林七•贤”一类的故事,人物、山林刻磨简练,简中有繁,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形态最完整的山子雕的作品。三说山子雕源于明、行于清、盛于清乾隆时代,这种讲法最多。史载紫禁城造办处里有一个被称作玉作的机构,有四五名玉工在这里为皇帝雕玉琢器。这个部门最早成立于清顺治初年。到了乾隆时期,由于乾隆喜欢玉,宫廷对玉器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在紫禁城又建了一个如意馆,里面也有工匠雕玉,许多乾隆时期的玉器精品就出自这两个地方。清朝末年一个叫唐荣祚的人写过一本《玉说》,书中的玉作图把清朝皇家制玉的过程详细地描绘了下来 。通过对山子雕的起源和演变的考查,可以断定灵鹿衔芝山子则是属于明朝的玉雕山子。 最后我们再来分析灵鹿衔芝山子的艺术特色。山子雕艺术自明清以来一直以扬州山子雕最具影响力。传统的扬州山子雕讲究最大限度地保持玉料的外形, 以挖脏遮绺的方式净料取形,在雕琢技巧上追求悬、险、投、镂;在造型上追求雕琢的准确严谨和圆润大气;在选题上纵览古今、包罗万象、人景相映、浑然天成; 在视觉效果上追求磅礴大气、精工极致; 在原料的利用上追求因材施艺、量料取材、保形挖洞。与扬州山子的气势磅礴不同,海派山子以精细婉约为特色。在体量上, 海派山子以小巧精致为特色;在选材上,海派山子更注重良料良工; 在构图上,以多点透视为特色;在选题上,追求主题的美好、内涵的丰富;在视觉效果上,追求庄重典雅、婉约柔美,形成海派所特有的恬静风格。京派山子雕由于地缘的关系,既受到北方游牧民族豪放性格的影响, 又为皇家文化的审美趣味所左右, 逐步形成了庄重典雅、凝重大气的艺术风格。在技巧上, 以 “砍山子” 为特色。在视觉效果上,京派山子讲究整体气势的雄浑以及外形的雄伟俊朗。在构图上,讲究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主体一般安排在中景,讲究近景、远景和中景的对比呼应,既有强烈的层次感,又有浑然天成的整体气势。 从灵鹿衔芝山子的神韵来看,当属于海派山子一系,灵鹿衔芝山子小巧精致,在选题上追求的是福寿延年的美好愿望,内涵相当丰富,在选材上选择了含有三个意象的玉石作为原材料,选材精良,做工精细。从整体的视觉效果来看,灵鹿衔芝山子显得较为婉约,其中蕴含的美好寓意则又使得其显得较为典雅,因而基本可以判断灵鹿衔芝山子是属于海派山子一系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卞广军:传承扬州山子,创新当代玉雕,天工,2015年3月。 2. 孙永:什么是山子雕和山子雕的起源演变,苏州天一玉器工作室。 3. 程元刚:北方山子雕艺术研究,文艺研究,2012年6月。 4. 涂怀奎:中国玉雕沿革及特色,中国宝玉石,2000年2月。 5. 樊军民:浅谈中国玉雕创作的意境内蕴,中华文化画报,2010年10月。 6. 贺林:文房山子,创作鉴评,2014年4月。 7. 李勃:扬州山子雕技艺传承与提高,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16年5月。 8. 张君陶:对当代扬州玉雕“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阐释,扬州大学,2015年5月。 9. 江富建:玉润砣舞 品读中国玉雕艺术,收藏与投资,2015年10月。 10. 刘鹏飞:中国玉雕艺术流派及现状分析,品牌,2015年4月。 11. 潘峰:东方艺术奇葩——谈中国玉雕艺术史,饰,2008年6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葑村读书会第三期 (JX)
- 2023年冬季学期葑村工作坊 (不是热水)
- 《草原帝国(L'Empire des Steppes)》读书札记 (雲軾)
- 《社会权力的起源:中国史前葬仪中的社会与观念》读书札记 (雲軾)
- 《东南亚大陆早期文化:从最初的人类到吴哥王朝》读书札记 (雲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