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组8月28日(研究脉络及研究反思)
兰小兰
基于文献梳理和小组讨论,我们尝试以教育学科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为落脚点,初步确定研究题目为“教育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基于研究主题,经过分析与研讨,我们的研究过程如下: 一、文献梳理,因素探寻。以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切入点,对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相关研究开展元研究,以教育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为梳理重点,尝试从文献找寻教育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除从文献初步确定的影响因素外,我们结合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实践可能性,列出教育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其他可能影响因素。至此,本研究初步确定影响因素体系。 二、提出假设,设计指标。基于初步确定的影响因素体系,我们根据已有研究中所呈现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列出研究假设,即诸多影响因素与就业能力之间的作用关系。然后,为了能够对作用关系予以验证分析,本研究需设计影响因素和就业能力的评价指标。基于对影响因素和就业能力的内涵解读和维度拆解,结合已有的评价量表,经过指标筛选,我们构建了教育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三、数据收集及分析。基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测量量表及调查问卷,选择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本科毕业生为调研对象,实施问卷发放,收集数据。基于问卷数据,本研究采用描述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尝试以数据方式呈现影响因素与就业能力的关联机制。 四、建议及展望。基于数据分析结果,立足于教育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落脚于高校教育学科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关的建议及策略,以期为高校教育学科本科生培养提供决策参考。 基于研究过程,我们小组进行了具体的任务分工,且对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及时予以讨论,通过沟通与交流,厘清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步骤,并形成了较为详实的研究计划,感谢能够拥有此次学习机会!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830:一小组“计划成形” (ylysuper)
- 第六小组8.30讨论日志 (smile啊smile)
- 第十组8.30研究进展 (江IAIN)
- 8月30日最后一天的小组活动 (艾withyou)
- 第一小组的8.29小记 (ylysu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