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确不知道应该拿自己怎么办
九州振荡风雷激
从上大学直至今日,准确的说应该是从大二起,我对于读书的功用便开始有很大的怀疑。但还是会找各种理由去打消疑虑,以让自己多少能够坚定地去继续读书。如我的不顺遂源于自己本来就笨的一塌糊涂,跟读书没有半毛钱关系,反而是读书让我避免了步入穷途末路。通过这种自我否定式的方法也的确让我打消了读书无用的念头。再后来当他人嘲弄我赚的还不及那些很小便出来闯荡社会的毛头小伙时(当然我也时时这样自怨自艾),我又会不无心虚地拿读书提高的不仅是外在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内在的财富——个人修养来搪塞与自我安慰,这也还勉强足以令人信服。 而其实有一个他人不太会提及而自己也避免想起的问题,那便是我们如何找到一个判定是非善恶美丑与黑白的标准来判定哪些书是正面的而哪些又是糟粕?正因为不能找到这样的标杆,我才对读书的功用与我所读的书充满了怀疑,因此我也害怕将一种观点奉为正确而去驳斥另一种观点,这进而使我陷入了“我什么都信,但什么都不会全信,也可以说我什么都不信”的尴尬境地。但我又讨厌辩证中庸没主见与和稀泥,或者说被灌输了这样的观点。 我有时也会想只要认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他的观点我都赞同,反对他的观点我都无视便可以了,何必自寻烦恼!但我又会想我不过是了解了一个复杂个体的一小部分而已,为什么就断定他能代表我(的利益)而去依从他。假如我真的切切实实地知道自己的得失与利益,而将它们作为对错善恶的标准又是否恰当?有时会认定自己是个可悲而多疑的阴谋论者——从对自己的怀疑到对全世界的不信任,但我的确也没什么办法! 写下这段不知是些什么的东西,我内心也是充满矛盾的。一个充满悲观想法的人是否应该通过自己的痛苦去找寻辨别同类?如果找到了同类,两个同样悲观的人去交流对双方是否有益处?正所谓独自面对苦痛是痛苦的,几个人去交流苦痛是否又会产生克服了孤单却安于了苦痛的不见得更好的结局?又或者一个积极的人与一个消极的人去交流,积极的人会不会产生一种病态的责任感去力图使悲观者变得乐观起来,进而使的消极的人就自己的悲观产生一种深深的负罪感,而负罪感也许并不能真的促使一个人乐观起来。总而言之归结为一个问题:悲观是不是一种罪过,而如果不是的话,将它亮出来又是不是? 我的能力只允许我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却不允许我完美地解答他,尽管每个问题提出的一刻,自己便有了答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怎么办 (Love myself)
- 让自己足够优秀(长期帖),经历蜕变,贵在坚持!! (易木生)
- 找个耳朵好的人 听我慢慢讲生活 (向阳花开)
- 求助:跟朋友相处反而内耗次数多一些 (琥珀金黄)
- 只是不知道该拿自己怎么办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