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辞退他们
树洞

静静&追追 的日记 2016-03-13 周五下午,静静通知部门小M,他被辞退了。 作为部门的负责人,静静哭了。虽然下定决心要辞退M的是自己,但是静静觉得自己亲手掐死了一株自己培育的幼苗。 我为什么会辞退他呢? 因为恨铁不成钢。因为M的能力与静静对他的期望以及部门岗位的要求始终有差距,而且让静静看不到能弥补的可能性。 去年7月,部门缺人手,于是就有同事推荐了已经在公司好几个部门工作过了的M。M是台湾小伙儿,有着大多数台湾人身上那种谦卑和礼貌,平时老把“您”和“谢谢”挂在嘴上。静静觉得,尽管没听说M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但是只要小伙子态度好,愿意学习,那么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开始的两个月,虽然有一些瑕疵,但是总体上M进步其实蛮明显的,所以静静就将相对重要的工作逐渐交个他。但是某一天,静静发现他负责的业务多次“违规操作”,问他是否知道有相关的要求,他总说知道,但是问道那为什么还是犯错呢,他自己也说不清。 工作效率不高,一项工作通常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在静静交代任务的时候,总是承诺OK。通常准点下班,一旦加班,必定报申请加班费。同时呢,常常因为私人原因,晚点上班或者提前两小时下班。尽管M通常都会提前打声招呼,但是公司毕竟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大家注重的还是每个人的输出成果。 推动力不足。M是一个大家都觉得很Nice的人,很有礼貌。但是静静的部门是一个需要强大推动力的部门。所以从这点看,M性格上的优点也就成为了他工作中的弱点吧。周边部门的人时常“应付”他,这导致他的工作进展较慢。 不够职业。M今年29岁,但是给人感觉还是没有脱离学生气息。没事的时候跑到其他部门“闲聊”,最后导致一个部门传另一个部门地议论:“XX部门的小M工作量不饱和……”当然,最终在传到公司领导耳朵里的时候,也同时传到了静静这边。而且,一个人一旦让人记住了错误,就很难挽回受损的形象。 在开始的半年里,静静真的很希望培养小M,让他能够独当一面。但是最后静静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力感。负责直接带他的部门F,虽然跟他是比较好的朋友,但是工作上,也觉得“总是培养不起来”。 辞退一个人容易,但是对静静来说,辞退一个“好人”,相当费力。静静不习惯面对对方伤心的表情,不习惯充当“刽子手”的角色。但是为了部门和公司的利益和发展考虑,静静知道自己必须狠心这么做。 被告知辞退消息的时候,M依然很有礼貌地说着:“谢谢以前的帮忙”。在静静连声说抱歉的时候,M告诉静静:“没有关系,有的时候,决定是必须要下的。”静静内心觉得自己更坏了。或许这个大男孩,当时也只是强忍住自己内心的沮丧吧。 不过,祝福他,希望他今后能找到一份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能走得更好。 在现在的部门负责人岗位上,已有一年半。期间,静静也经历了另外一次“辞退”。那也是静静第一次辞退部门成员。 静静刚到的时候,D就已经在当时的岗位上了。同样,D是一个话 不多,“埋头苦干”型的老实人。静静能看到D一直在努力地想把工作做好。但是,从工作结果看,总是大错小错不断,而且不懂得保护自己。折腾了一年,静静心力憔悴,于是开始物色其他更合适的人选。通知他被辞退的时候,D这个大男人落泪了。 痛下了两次“杀手”之后,静静最大的感受就是“选人比育人更重要”。 昨天某个小朋友若有所思地说了句大家老生长谈的话:“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或许,我们得承认这个世界物种的多样性,承认每个人的天资是有差异的,最适合的工作也有所差异。 体现在管理上,与其花大力气培养人,还不如一开始就找更合适的人。对吗? 作者 静静&追追 “心里时常有些小想法,所以找到豆瓣这个出口。2016年的小愿望是,某一天不经意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分享的文章,出自自己的小手,然后惊喜地发现,自己码的字,被推送到豆瓣首页。嘻嘻,有点小虚荣心,对不对?不过这,就是真实想法! 没有华丽的文字,只有饱含真性情的平铺直叙,如果赶上有一篇,大家觉得还不错,欢迎转载,以便让静静找点动力和小成就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工作的意义? (小马过河)
- 遇到这种人渣同事,怎么治? (lucky)
- 再好的工作也只是一份普通工作 (summer 🍀)
- 离职证明写经协商一致对找新工作有影响吗? (momo)
- 90后职场突围:3个让老板不敢压榨你的反PUA话术 (冯二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