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自由,不放肆!》(一)
何许人(找人中……)
《自由,不放肆!》(按照英文版Freedom,not License !来翻译的书名,按照法文版译名la liberté—pas l’anarchie的翻译,则应该是《自由——而不是无序》,中文版最终书名待定!——译者注 法语译者序 这本书首先是写给一些美国父母们看的;然而,我愿意原封不动地把它翻译出来,法国出版社也愿意照这个样子出版,这是因为在我们看来,书中涉及到的问题是普遍的,它们——尽管有时以不同的形式——是对所有的父母们提出来的,在今天的文明中,这些父母试图想要理解自己在哪里误入歧途,并试着重新和那些将要创造未来文明的年轻人们重新建立活着的联系。 美国父母们提出的某些问题,无疑会让一些法国父母感到惊讶。他们也许会觉得,比起自己的孩子们来说,美国的孩子们拥有更大的行动上的自由。他们可能会对这一事实感到惊奇,例如说,一个十六岁的美国年轻女孩能对她的母亲坦白说想要有一个自由的性生活,而她的母亲担心她,试着去给她找一个合适的避孕方法来保护她。 我们应当知道,按照当地的法律,美国的年轻人在十八岁就自动脱离父母的监护,具有完全的民事责任了,同样的法律也允许在父母许可的情况下,向未成年人销售避孕器械和“避孕药”;而且,除此以外,他们更多地遵循盎格鲁—撒克逊的习俗,和法国的孩子相比,更多的美国青少年在年纪更小的时候就进了寄宿学校,他们男女同校的情况比法国更普遍,其传统也更久远。 同样要知道的是,美国年轻人在十六岁半的时候就能考取驾照了,因此,比起在我们的国家,孩子开车带来的问题对于他们的父母们来说更加尖锐,因为在孩子满十八岁之前,是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可能导致的交通事故负责。 总的来说,在我们看来,这些让美国父母们担心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些让法国父母们忧虑的问题。 Micheline Laguilhomie[1] 1、 本书要讲的是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区分自由和放肆呢? 我的美国出版社的编辑恳求我专门写一本书来解释这一点,他这样对我说道:“您应该这样做,因为太多的美国父母们在读了《夏山学校》这本书以后,对于通过严格的纪律,阻碍了自己孩子的成长而感到内疚,孩子们突然被告知,从此以后,他们可以自由地按照其意愿来行动。结果是,孩子们普遍被惯坏了,因为他们的父母对于自由是什么,只有一种太过模糊的观念。他们不理解,这是一种交换——也就是说,自由是在两个意义上行使的:父母的自由和孩子的自由。我理解的是,自由并不是说,一个孩子能够做所有那些他想做的事情,能够拥有所有那些他想拥有的东西。” 这就是最大的难题:过度的自由导致放肆。 我把放肆定义为对他人的自由的一种干扰。例如,在我的学校里,一个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去不去上课,因为这只和他自己有关,但是他不能在其他人上课或者睡觉的时候,自由地吹小号。 在一次去美国旅行的过程中,我多次有机会拜访了一些教师和医生。一般来说,在拜访过程中,他们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场。我注意到,孩子们主宰并且垄断了谈话。 当一个访客进到我在夏山的公寓的时候,有时会有些孩子在旁边。“快,我说道,出去,我希望和客人单独说会儿话。”这时孩子们就出去了,并不抱怨什么。 我要明确指出的是,在相反的情形下,遵循的也是同样的原则。当他们想自己待一会儿的时候,我的学生们也经常请我出去——比如说,当他们正在排练一出戏的时候。 所有的孩子都是利己主义者——我首先就是!父母们应当接受并理解孩子发展的这一阶段;但是同时,他们应当拒绝孩子只做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一权利。 明智的态度是说:“是的,鲍比,你可以用我的工具来修你的自行车,但是用完了以后,你要把它们放好。”你们可以把这叫做纪律——在我看来,它仅仅是一种让生活变得更和谐的交换而已。 如果我们不阻碍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怎样才能发展出一种自律呢?这是一个人们经常问我的问题。 但是谁曾经说过,孩子应当为所欲为呢?至少我没有这么说过。孩子能自由决定的是那些他不想做的事情。例如,学习拉丁文。但是在他父亲的车里玩警匪游戏,这不是由他来决定的。 真正的自律是什么呢?是很有教养?就像我们在和教区教堂里的神甫一起玩高尔夫球时一样,注意自己的言辞吗?不,在我看来,自律在于考虑到别人,尊重他们的权利。 没有任何自律的人会在和一群人同桌吃饭的时候,独自把一半沙拉[2]拨到自己的盘子里。 有人讲过这样的故事,弗兰克·哈里斯[3]有一次曾炫耀自己到伦敦最上层的家庭里赴过晚宴,奥斯卡·王尔德说:“确实如此,但只有一次而已。” 在我的《夏山学校》一书里,我坚持要说的是,很多父母领会不到的,正是自由与放肆之间的区别。在纪律严苛的家庭里,孩子没有任何权利;在乱得无法收场的家庭中,他们拥有一切权利。好的家庭是父母和孩子拥有平等权利的家庭。 自从1960年《夏山学校》出版以来,我收到成百上千的全世界父母和孩子写来的信件。这些信件中的大多数来自于美国。总的来说,信里向我提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关于家庭里的自由是如何运作的。这就是为什么我的这本新书是由某些信件的片段,以及我对之给予的回复组成的。 读者将会发现,在本书中,我并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东西要讲。我的学校运作的原则以及我的教育方法的基础,都已经在《夏山学校》那本书中讲到了。这里,我们将读到的是我的哲学的一些补充,以及对于某些特定情形的建议。 2、自由——而不是放肆 “我的丈夫和我是年轻的父母,我们希望在自由的氛围中养育我们的孩子。但是,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意识到,我们不是很清楚自由的边界在哪里,怎样就会是纵容,我们甚至也不知道,在涉及到孩子的生命安危的问题上,什么时候应该介入。例如,我们是不是应该建立关于清洁卫生以及尊重财物的一些规则。” 生命安危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你们应该保护自己的孩子。你们应当确保他不在危险的道路上玩耍,不到触不到脚的地方去游泳。对我而言,这只需要一点常识就够了。 但是,当我们远离生命安危的问题的时候,事情题就变得更困难了。拿清洁卫生的问题来说吧。所有的母亲们都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尿布应当保持干净,他们应当洗澡,应当吃健康的食物。但是,不应当把清洁卫生变成一种盲目崇拜的对象,过度强调清洁卫生,否则孩子将会继承一些情结[4]。当我还是小男孩的时候,我认识三个农夫,我敢肯定,他们从来没有洗过澡。他们三个都活了九十多岁。太多的孩子干净整洁,仅仅只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担心邻居们的看法。 同样是真的的是,所有这孩子都喜欢洗热水澡。我注意到,所有那些拒绝洗澡的孩子,总是那些我们强迫他们洗澡的孩子。 要直到哪一点,一个母亲应该坚持孩子对于财物的尊重呢?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学着对于那些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和属于别人的东西作出区分。如果他是被正确地养育的话,孩子将会没有困难地学会这一区分。我们完全可以对一个五岁的孩子说:“从我的车里出去,因为它是不属于你的。”而不会让他作出有敌意的反应。我的学生中最小的孩子也很清楚地知道,他不能在未经我允许的情况下,就跑到我的花园里,使用我独轮小车或者锄头。孩子能很容易的接受一些规则,只要它们是在没有愤怒和斥责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 关于自由和放肆,我们不能建立一般的法则。两者间的界限在每个家庭里是不一样的。有可能发生的是,在充分尊重其自由的情况下,你要对一个孩子说不。家庭是首先为了成人而建立起来的,为了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孩子当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不要碰这个花瓶!”“不要扯猫的尾巴。”“不要用这个钉子在钢琴上划道道。”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而言,一架钢琴光滑的表面正是一个可以用来钉钉子的绝佳之处——仅此而已。困难在于,既要保护这些我们赋予了很大价值的东西,同时又让孩子能以他们自然的节奏成长。很显然,从不拒绝一个孩子,就是溺爱他,以后他将无法面对现实生活。这样一个孩子将带着这样的观念长大,觉得整个世界都欠他的。 关于自由还是放肆,没有经典著作和字典可查,也没有专家可以请教。每个父母应当得出自己独有的结论。我能向你们建议的是,小心不要向你们的孩子灌输任何畏惧,并且不要让他有负罪感。 很多事情都取决于你自己的人格。如果你是一个相对平静的女人,如果你与丈夫的关系很好,如果你住得离家里的其他人足够远的话,那么你就会有一些机会来养育出一个健全的孩子。做各种日常的决定,知道什么时候说是,什么时候说不,这些都只有你来。 “我的孩子约翰,在放学以后,和他的伙伴们跑到客厅里玩。因为他们弄得乱七八糟的,我表示抗议。我时不时地会在地毯上找到花生壳。还有,孩子们玩的时候也不留心家具。我希望他们到约翰的房里去玩。他表示反对,说他的房间太小了,装不下六个人。他说,这也是他的家,他有权利和他的朋友在客厅里玩。这是自由还是放肆?约翰14岁。” 在我看来是后面一个。自由就是在不妨碍别人的自由的情况下为所欲为。约翰妨碍到了你们的自由。 孩子不应当处在和成人一样的环境中。我们的书架、我们的小装饰品和我们的吊钟对一个孩子来说什么也不是。孩子们应该在村里的大树底下有他们自己玩耍的地方。而现实是,孩子确实占据了客厅这个成人的用来休息消遣的地方,现实是,同时,成人也确实需要安静,需要妆点这个地方。 在夏山学校,我们不允许孩子进入教师办公室,并在里面扔果皮纸屑。在我自己的客厅里,我的太太和我坚持让我们年轻的客人保持安静,如果他们想进来看电视的话。 我会对约翰说:“你可以把你的伙伴带到客厅里玩,但是如果你们太吵,或者在地上乱扔东西的话,你们就得离开客厅。” 没有任何一个人应该统治家庭;对于家庭中的舒适和安宁,每个成员都有平等的权利。让孩子为所欲为,只会让他变成一个年轻的暴君。 (未完待续) [1] 本书的法语译者,她也同样翻译了尼尔的代表作《夏山学校的自由孩子》(下文中简称为《夏山学校》)这本书。 [2] 西餐一般分为前菜、主菜和甜点等,沙拉就是一道常见的前菜,一个人拨掉一半的沙拉,意味着剩下的人只能分享另外一半了。——译者注 [3] 弗兰克·哈里斯(Frank Harris,1856年2月14日-1931年8月27日),爱尔兰裔美国作家、记者、编辑、出版家,与其同时代的名流多有往来。其五卷本自传《我的生活与爱情》(My Life and Loves)因内容过于色情在欧美多年被禁。 [4] 情结,又称情意结或情意综,是一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有时,它更多的是指产生于幼年的不受自我控制的冲突性情感反应模式,以后常在某些病理性状态再现。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长沙)覃山学校招生(3-12岁) (覃山学校)
- 请问有在夏山学校上学的孩子家长吗 (dudulala)
- 小组里有在夏山上学的学生家长吗 (雯壹妈妈)
- 自由是“空心病”的最佳疗法 (何许人)
- 推荐一本好书《下乡养儿》 (何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