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娜娜(热爱健身的妈咪)
无意之间看到豆瓣上的“极简生活”小组,一下子就爱上了。 现在每天都想来看看帖子,集中一小段时间,看完就继续做正事儿。 可以说,加入这个小组后,我的生活观、消费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以前是个购物狂,而且买起东西来,不怎么考虑价格、品质和品牌等。 既找代购买5000块钱的名牌包,又在淘宝上买20块钱的T恤。 家里物品堆积越来越多,还有囤物癖。 由于住在单位分的公寓里,所以没有房租、水电费、物业费、交通费,吃饭也多在食堂。但是我每个月平均消费仍旧在1万元左右。 1个月花1万元,不算多,但也绝对不算少。 问题在于,我的生活品质并没有提升,幸福感、对物品的喜爱和内心的满足感也未提升。 后来我反思了下,原因主要是我买的东西不是自己真正喜爱且必须的,其次是我更注重购买过程中那短暂的快感,而不是使用物品带来的满足感。 加入“极简生活”后,我感觉里面提到的很多理念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人量身定制的。 这一个月内,我先后把《断舍离》《不持有的生活》《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1、2》看完,并身体力行。 随后按照书籍里的理念和方法,整理了衣服、鞋帽、化妆品(护肤品)、书籍、纪念品(照片)、包包和储物架上的杂物箱等。 扔掉了不少东西,好一点或者全新的就拍照发朋友圈送人。 说实话,每整理完一个部分,内心都有说不出的畅快。 再说购置吧。 这个月的消费并没有降低,但是买的东西品质和内容都有了很大区别。比如,淘宝上就没有再买衣服鞋包之类。 2千块钱给家里买了个松下的烘干机(福州天气太潮湿)、 2千块钱给老公、婆婆、老公的弟弟和妹妹分别买了点东西(婆婆和老公的是现在要用,小叔子和小姑子的是过年送给他们的礼物), 另有500左右是给朋友们的礼物(这一个月生孩子、生日的朋友好多), 给我弟弟转账500, 2千块钱买了心仪已久又百搭的阿迪贝壳鞋、耐克黑色小RUN、PRADA黑色钱包, 还有从美国代购、日本代购和澳洲代购那里分别买了维多利亚的秘密睡衣一套(自己穿,有扣子方便哺乳)、施华洛世奇珠宝项链(送明年5.1结婚的好友)、感应灯(宝宝出生后使用)、宝宝的额温计、飞利浦的剃须刀(老公用)、维多利亚的秘密字幕项链(一直缺一条这样的项链)、孕期和产后吃的DHA等保健品(日本产)、德运高钙脱脂奶粉6斤(澳洲)、茱莉蔻圣诞套装、朋友微店买的护肤品套装(不知道品质如何,因为现在还没拆封,略后悔)、fresh面膜套装(黑茶和红糖面膜是我用过的最给力的面膜,没有之一,会一直用下去)、汽车用品和家里需要的物品包括产后我和宝宝用的东西(双11和双12抢购成果)、朋友孕期自配的花茶2盒……好吧,微信上在朋友处买的东西加起来已经过万了。 实体店逛了一次,从下午3点出门到晚上9点半回家(期间有一半时间在聊天、吃饭、开车),消费是买一定GAP的针织帽(6折后80多),很喜欢,还买了一条裸粉色的HM特价款项链(20块)。一件优衣库的羽绒马甲闺蜜当作生日礼物送给我了。 这简直是我有记忆以来,自己逛街消费最少的一次,但仍旧很开心。因为每看一件东西,我都问自己:你真的很喜欢吗?很需要吗?当下就能开始使用吗? 发现绝大部分物品是很难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的。若是以前,我可能没想那么多,就直接买了。买回去也不用不穿。整理的时候经常惊呼:啊?我竟然有这个东西?怎么不记得了!或者是心想自己当年脑子秀逗了吗?竟然买那些没用的或者很挫的物品。 现在的目标就是,继续在闲暇时间有意识地断舍离,缓慢的将生活必需品和使用率较高的物品换成自己最心仪且精致的…… 用心体会使用每一件自己喜爱物品的感受吧! 明天打算把之前代购回来的3个品牌钱包放在二手上低价转手。都是名牌,但是是旧的。所以扔了可惜、送朋友又不好意思……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惊叹于如今消费主义的话术都这么先进了 (1234567)
- 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婆婆,一个天生的极简er (最是橙黄橘绿时)
- 盖楼打卡区|记录消费 (极乐)
- 北京断舍离爷爷连续剧能拍到20+集 (不是什么小南瓜)
- 经验分享区|构建可持续衣橱|10月衣橱断舍离 (玛丽莲.梦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