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儿及其他》顾城小说中的故事
河北小珊(河北小珊)
顾城是诗人,很多人都知道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目前所知的,他还创作了24部短篇小说和1部长篇小说《英儿》。这些作品在《顾城海外遗集》中结为小说卷,名《英儿及其他》。这些作品中,20世纪80年代前期作品多散佚在国内外刊物上,读者要去钩沉辑佚,实在太费周折。《英儿及其他》将顾城出国前的小说也编进来,不避破坏体例之嫌,可说是集成了一部“顾城小说全编”,给读者提供了阅读的便利。 顾城短篇小说分作两组:第一组,前14篇是写于80年代的小小说,除《长鼠阿古》《传承》《想象力》三篇,都曾发表过,有的还刊载过不止一次。上世纪80年代,文学探索成风,顾城这些小说可说是那个探索时代的产物,写得自由开放。第二组8篇,是顾城出国后的作品,写作时间从1989年到1992年,个别篇目曾经发表过。这些作品,除《亨米》一篇,以快活酣畅之笔、纵跳幻变描写,虚构一个教授的课堂体验,很是好玩;其余各篇都是见闻故事,且相对完整、讲究。同期,顾城专心创作了不少回忆性散文(见散文卷《半梦》),同样讲述生活故事和人生履历,小说和散文记述的主要差别就在于情节、场景与角色,有虚构的内容,有一种诗意的虚幻感。顾城把他经历过的事、接触过的人、做过的梦,自由组合,重新创作,构成一个似真如幻的新境界。 《英儿及其他》中,最大的部分无疑是长篇小说《英儿》。 1993年11月,顾城夫妻猝然离世,媒体渲染得沸沸扬扬,《英儿》一面世就是三个版本,它们是华艺出版社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一版第二次印刷(封面增加“珍藏全本”字样),和作家出版社第1版第1次印刷。印象里,北京街头许多书摊底下还有不计其数的盗版书出售。同年12月,台北圆神出版社推出繁体竖排版《英儿》,为“圆神丛书”第136种。这些版本不尽相同,可以参见《英儿及其他》编后记所述。 然而,三个版本有一个相同的附件——内容简介。它们文字有所不同,但核心内容很一致,他们都把《英儿》定位在情爱忏悔录的层面。这些作品的传播给顾城夫妇的死带来了巨大的非议和猜测,人们宁愿相信《英儿》的故事及描写,就是顾城和谢烨、李英的“真实事迹”,但是,人们恰恰忽视了《英儿》作为小说的虚拟存在。当文昕《顾城绝命之谜》、李英《魂断激流岛》出版,人们更是聚讼纷纷了。我们希望这部完整版的《英儿》可以冰释这些猜测,还原小说本身。 2014年8月,网上流传一则消息:李英女士去世了。其实,李英早就看到了小说《英儿》,1994年2月她给文昕的一封信首句便是“文昕:《英儿》我已经读了。”可惜,这部完整版的《英儿》她再不能读到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留下微信号,念诗给你听。 (易生。)
- 《今天》顾城纪念专辑,非常经典。(出让) (折子戏)
- 沉醉于茶海 读一首顾城 (刘脏)
- 人常言杜甫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有八... (当代诗人)
- 《石英石》 (月亮鎖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