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汇演随想...

CHE

CHE
2009-06-15 17:33:06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Aragwise

    Aragwise 2009-06-15 19:06:22

    汇演看得我是激情澎湃的,直到最后结束时还有些意犹未尽,精彩。 在这儿瞎说几句,大家多多指教。

    个人的总体感觉,dv作品展示要比小品出彩。 当然这二者无法直接横向比较了,主要还是与第一届汇演时的比较。 这次dv作品展示明显要比上一届更为成熟。当然小品都很有才很惊艳,不过无论是从形式创新上、还是从场面调度上来说,感觉与上届相比并没有太大突破,而且在场面调度上个人感觉有些问题。

    在DV剧中普遍看到了流畅的叙事。每个镜头都是有功能的,都在推动剧情或在塑造形象,没有让观众费解的镜头存在。 这依赖于学弟学妹们的分镜头做的好,给人很有章法的感觉,因此节奏紧凑,很值得我们学习,受教了。 而且像《中奖记》,看到了关注演员的表演的镜头,而且不少是沉得住气的较长镜头,个人觉得敢于沉得住气,是一种成熟的体现。

    把雷雨穿插于整场晚会始终,而且与主持相结合,这个想法太牛了,执行的也好。 早在看汇演之前就对小品《南方公园》很是期待,看完后收获很大,受益良多。 本子很出彩,不过在执行的时候,导演的场面调度好像有些问题,不少地方感觉有失偏颇,例如说,两名打劫者从舞台左侧走到舞台中间时,站位没有层次,相互遮挡。又如有一段戏是三人在舞台角落处的表演,当时两名打劫者完全背台,还遮住了另一名演员。这一段由于两名打劫者有不少台词,因此瞬间就有些冷场。如果改在舞台前场的角落,两名打劫者面朝观众的话,感觉会好一些吧。 想到这些,一点愚见,欢迎拍砖。

  • 火凌月(罪过的人)

    火凌月(罪过的人) 2009-06-15 23:33:54

    越来越好,这是我们需要看到的,但不得不说,这次的好是飞跃性的。以下是我和同样去看了汇演的05的一些老骨头的共同意见。 毕竟主要操作晚会的人还是以07 08为主力的,回想我们大一大二时的状态真有些深感惭愧啊。 小品方面《缪斯女神》不负众望,回来跟同样是05的“老头子们”交流了几句,去看的大都在夸这个歌舞剧了,导演是08的一个女生,很让人佩服啊,当然,歌舞剧得以实现靠的不只是成熟的导演,更要有演员的出众表现啊,5个演员都表现的很稳定,很镇得住场。 《南方公园》其实是叙事上最不好把握的一个小品,毕竟多线叙事想做到各方面完善很难,想说最后表现在舞台上的这个成果很不错了,虽然这里面有个硬伤,到底也被人注意到了,就是“乞丐”的“缺戏”,但总体上来讲,没落俗套的煽情,以表现为主,而不是单纯追求某种所谓的主题也看到了编剧方面的成熟。 DV方面之前有几部是做过大的手术,汇演上最后拿出的几个成果也确实都是不俗的作品啊。个人印象最深的是《跳偷》,原因和《南方公园》类似,多线叙事的作品总容易让人眼前一亮啊。退出来总体来说,这届DV作品会有楼上等同学的看法——认为更成熟,其实是在一点上做的很好,就是“画有所云”,叙事是我们学生时期作品必须要保有的东西,叙事做不好的话,就不要谈其他。说重了。。。个人意见而已,只是想说汇演的作品都在这方面上做的很好。 《雷雨往事》是对名作的新的诠释,其实也是极为花心思的一个作品,首先选演员上就很花心思,形象气质佳是一方面,不容许犯错更是对演员演技的考验啊。毕竟这个小品里的演员有几个都是在一人饰二角,而且也是压轴大戏,可以说压住了。。。

    好话说尽,这里代表05小群人的意见还是要表达下不太认可的地方的,首先是汇演的最后环节没做好,这是唯一一个比较大的容易看出经验不足的地方,本来《雷雨往事》的后面是有“华仔”的歌的,歌曲之前被拿去救场,结尾这里就没有能够处理好,毕竟一台好的演出一定要有个好的谢幕的。谢幕时上去的演职人员太少,气氛也不对,大家缺少一种欢庆的状态,舞台上即使你并非要欢庆什么,也要用一种“欢庆”的方式给这个SHOW画个完满的句号才好,毕竟之前也是准备了礼炮的。 衔接上,很多地方应该有的报幕没有出现,DV和小品之间的转换这里是以后做“戏影之夜”也都必须面对的一个小难题。举个例子,第一次看的人最后都不知道《跳偷》的片名到底是什么,影片里的四个字是否只是小标题,很少有人会想到4个字连起来原来是片名,但只要有个报幕,这就不是问题,如果说是靠发给观众的节目表来完善这一点的话,个人锱铢必较的觉得,不理想。

    说的多有偏颇,更有些倚老卖老,就当是被拍死在沙滩上的05老人的一点残言吧,见谅~

  • CHE

    CHE 楼主 2009-06-16 00:28:50

    导入学姐的看法先~

    ————————————————————————

    …先说小品吧,似乎少了一个?总体没有特出彩的。相对来说,我比较喜欢等待缪斯,故事本身挺有意味,歌舞形式也合适,但是很遗 憾的是无论文本还是舞台都做得不够,文本还有挖掘的余地,不过往哪挖还得好好想…舞台第一表演不行(包租婆,还有拿吉他的还算出戏),歌舞剧的 感觉没出来,这跟我们非表演专业没有那样的素养有关,而且歌舞剧本身就对演员素养要求高…第二舞台调度不够,整体较平面化…再说开始让我比较惊 喜的雷雨往事,这个剧最大的亮点在于戏外戏,挺有意思的,开头很雷人,哈,跟暗恋桃花园的路子有些像,本很期待这个剧的正文的,但最后有种草草 收场的感觉,像剧本本身没完善好就匆忙上阵,另外,很伤心演员对台词没有感觉…雷雨中的台词几乎每一个字,字之间的停顿都很有意味…还有两个神 经病让我有些一头雾水…以上这三个剧都还蛮有创意,但是执行得都不好,舞台手段没弄好,剧本都还可以挖掘…南方公园戏有些散,由于是群戏,而且 同场景中人物的关联性得随着剧情演变逐渐显露,因此在舞台上很多人物都会成为暂时的失语者,往往容易被观众忽略,但随情节发展忽然间又开口说话 ,很凸兀,不流畅,我想这种类型的剧更适合DV创作,但是其戏剧表现的先天缺陷是可以通过一些舞台手段弥补的,诸如灯光,舞台的前后调度?

  • CHE

    CHE 楼主 2009-06-16 12:27:03

    越来体会到舞台剧带来的那种现场的能量感,雷雨往事的编排很有才气,戏里的人戏合一和戏外主持的陌生化效果频繁交替,感觉很强烈。其实执行可以更大胆,比如演员到观众中间的戏份可以更多些,另外表演的投入不足,尤其到了最后更是如此——无论本子多么出色,在舞台上的效果才最重要,所以对表演会有苛求。相对剧本而言,可以说每部剧的舞台效果都有打折扣。雷雨往事是取材《雷雨》的改编,观众的期待视野和对人物的预设是基于《雷雨》的,这样可以省去很多人物塑造上的工作。我倾向认为,在涉及原著内容的部分时的表现要尽量忠实还原原著风格,这种严肃的表现不该有任何不时宜的打断,比如让一个有喜感的管家上场就是一种“扰乱”。正是一种原著风格才能引导观众入戏,如果观众没投到情节里 哪来的戏剧间离效果?

  • CHE

    CHE 楼主 2009-06-16 12:49:56

    《雷雨往事》里面许多有味道的台词被表现的很仓促,遗憾ed——期待看文本,此外节奏感没有出来。但对于剧本还是存疑的,周冲的角色很尴尬,另外管家的出现也很唐突,即使观众了解原著,这样的人物设置也显得松散随意,我想主要在于这些角色没有进入情节,周冲更像是作为景观被晾在台上。

  • CHE

    CHE 楼主 2009-06-16 13:12:16

    崔老之前不吝的好评,让《南方公园》成为期待很高的一部,可现场之后不觉过瘾,等看过文本后再说吧。对《等待缪斯》印象很深,一方面来自于演员相对成熟的舞台表现,另一方面在于本子的地道(一度误认为是百老汇的某段改编),遗憾的是歌舞部分的表现还不够味。吉他挥来舞去最后也没弹一曲真是让人泄气的一件事。歌舞剧是一种舞台剧形式的才艺展示,如果才艺(歌舞乐器)不精,煞很多风景的说。不过导演的舞台感觉蛮好,人物的舞台调动和情绪的爆发处理的比较专业la。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7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