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

大器嚣嚣

大器嚣嚣 组长
2009-05-30 11:46:5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大器嚣嚣

    大器嚣嚣 组长 楼主 2009-05-30 11:47:47

    冯允庄  冯允庄,女,越剧编剧。又名冯和仪,笔名苏青。浙江省宁波人。   肄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英语系,因结婚辍学,迁居上海。1937年起,以写作为生,成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颇有影响的女作家。   1951年2月,参加上海市文化局主办的戏曲编导学习班,结业后应聘任合作越剧团编剧,年底转任芳华越剧团编剧。曾编写了《江山遗恨》、《卖油郎》、《屈原》、《宝玉与黛玉》、《李娃传》等剧目。其中《屈原》参加了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获得了演出奖。《宝玉与黛玉》连满300多场,创剧团的演出记录。创作态度严肃认真。改编历史剧《屈原》时,自费赴京观摩赵丹主演的话剧《屈原》,还专程求教于原作者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为了能随时聆受指教,又执学生之礼,住进了研究《屈原》、《楚辞》的专家文怀沙家中写剧稿,终于写出了质量较高的越剧本《屈原》。因在计划编写《司马迁》前,写信向复旦大学教授贾植芳请教、探讨,为此涉“胡风事件”,被无辜监禁一年半。出狱后重进芳华越剧团,仍任编剧。1959年1月,芳华越剧团支援福建,她被安排到红旗锡剧团任编剧。   诞辰:1914年,农历甲寅年   逝世:1982年,农历壬戌年   活动年表   1954年5月22日,农历甲午年四月二十日:芳华越剧团首演《屈原》   芳华越剧团在丽都大戏院上演了历史剧《屈原》,由冯允庄编剧,司徒阳导演,尹桂芳、徐天红、许金彩、戴忠桂、尹小芳等主演。

  • 大器嚣嚣

    大器嚣嚣 组长 楼主 2009-05-30 11:48:40

    不幸的婚姻里,孩子成了苏青最后的爱,她之所以拼命写作,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养活身边的三个孩子。但最后呢? 苏青的大女儿李崇孟生活在温州,从小是祖父母养大的,苏青对她的感情较冷漠。苏青死后,记者去采房她,被她拒绝了:关于她(指苏青),我没什么好说的。 苏青的二女儿李崇善,是苏青最不喜欢的一个女儿,心情不好时经常拿她当出气筒。有一次竟还把绳子和刀子放在二女儿面前,让她选择。这个被母亲在文章中刻意遗忘的女儿,和母亲断绝了来往的女儿,当年对母亲的行为耿耿于怀,后来移民去了新西兰。 苏青的三女儿李崇美是苏青最喜欢的一个,现居美国华盛顿。 苏青惟一的儿子李崇元现生活在上海,做服装生意。他十几岁就被迫离开母亲,在外地当工人,“文革”晚期才回到上海摆地摊,与晚年的苏青相依为命,直到苏青去世。 苏青曾先后在自己的作品中说过如下的话: 什么地文明我的归宿?……我真正的灵魂将永远傍着善良与爱。(《归宿》) 他们都是骗我的,也许将来我还得受孩子们的骗,辛辛苦苦一场空呀!(《结婚十年》)  因胡风事件入狱的苏青,出来后已被开除公职,贫病交加,一无所有,令她极度寒心的是:当她求助于至亲骨肉时,也被拒之门外,对方声称已与她划清界限,从此断绝往来。 苏青一辈子都仿佛在激流中扑腾,想抓到一块可靠的浮木,先是男人,然后是孩子,结果如何呢?他们都从她眼前漂走了,她什么都没有抓着,晚年卧病在床,只想看一眼自己出过的书,这个合情合理的心愿也是颇费周折后才得到满足。 苏青一生一世付出爱的情感,一生一世诚心诚意地做“红泥小火炉”,让别人暖手暖身子,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也许正因为苏青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跟围城要什么,在经历了之后,她才明白了围城到底能给她什么。在离婚之后,她没有再结婚。是因为太懂了婚姻?还是懂透了男人? 苏青在恨过之后,却还得与那些男人周旋,她离不开感情的牵引与温慰,在她看来,人生的寂寞是一块大冰,总得想法子却化解它。对方常是虚与委蛇,她却是全情付出,吃了亏,没处诉说,拿得起放不下,又如何能在两性游戏中潇潇洒洒?  我这才佩服欢场女子敲竹杠的手段,没有爱还必须,给人玩了还有金钱补偿,自己不幸是良家妇女,人家不好意思给钱,也乐得不给,但爱情也仍是没有的。如果我一样要花钱,他也许宁愿追求红舞女去了。想到此处我不禁又气又难堪,用力揪自己的头发,恨不能把自己给毁了。  苏青在谋生之外谋爱时,既想要新式女人的自由,也想要旧式女人的权利,二者必然会发生冲突,难免失望,她从温馨的情境中跌到冷漠的现实里,发现: 他们别开我,就回家休息了,他们有妻,有孩子,怎肯放弃他们已经建筑起来的小家庭呢?……我恨他们,恨一切的男人,我是一个如此而已不值得争取的女人吗? 总之,离婚后的苏青没有再婚。 982年12月7日,一代才情女作家苏青香消玉殒;三年后,其骨灰被三女儿李崇美带出了国门。 

  • 大器嚣嚣

    大器嚣嚣 组长 楼主 2009-05-30 13:25:47

    胡兰成说苏青 胡兰成   苏青的文章正如她之为人,是世俗的,是没有禁忌的。

    苏青是宁波人。宁波人是热辣的,很少腐败的气氛,但也很少偏激到走向革命。他们只是喜爱热闹的,丰富的,健康的生活。许多年前我到过宁波,得到的印象是,在那里有的是山珍海味,货物堆积如山,但不像上海;上海人容易给货物的洪流淹没,不然就变成玩世不恭者,宁波人可是有一种自信的满足。

    他们毋宁是跋扈的,但因为有底子,所以也不像新昌嵊县荒瘠的山地的人们那样以自己的命运为赌博。他们大胆而沉着,对人生是肯定的。他们无论走到哪里,在上海或在国外,一直有着一种罗曼蒂克的气氛。这种罗曼蒂克的气氛本来是中世纪式的城市,如绍兴,杭州,苏州,扬州都具有的,但宁波人是更现实的,因而他们的罗曼蒂克也只是野心;是散文,不是诗的。19世纪末叶以来的宁波人,是犹之乎早先到美洲去开辟的欧洲人。

    倘若要找出宁波人的短处,则只是他们的生活缺少一种回味。

    与这种生活的气氛相应,苏青是一位有活力的散文作家,但不是诗人。

    苏青出生在一个富有之家,祖父手上有几千亩田,但我没有听她说过,不知道她家是否还经商,我猜想早先是经商的,由殷商变成地主。宁波至今是浙东到上海的门户,浙东的鱼,盐,丝,茶,皮革和上海的洋货对流,给了宁波的行家以兴起的机会。还有帆船与轮船的公司。它们是旺盛的,热闹的。宁波人就有这么一种新兴的市民的气象。苏青的祖父虽是举人,也是属于这新兴的市民群的。从这环境里长大的苏青,是热情的,直率的。

    她的出身有底子,所以她的才气使她冒险,那冒险也是一种正常的冒险。并且因为她的出身的底子不是上海滩上阔人公馆的小姐,所以她的人生态度比较严肃;也不是清末仕宦之家的小姐,所以比较明朗。她的热情与直率,就是张爱玲给她的作品的评语:“伟大的单纯。”

    她的文章和周作人的有共同之点,就是平实。不过周作人的是平实而清淡,她的却是平实而热闹。她的生活就是平实的,做过媳妇,养过孩子,如今是在干着事业。她小时候是淘气的,大了起来是活泼的,干练之中有天真。她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对她都有好感,因为那是真实的人生。她虽然时时触犯周围,但在她心里并无激怒,也不自卑。

    她不能想象倘使这周围的一切全部坍了下来,那时候她将怎么办。她不能忍受生活的空白。对于这不合理的社会,她呵斥,却是如同一个母亲对于不听话的孩子的呵斥。同时她又有一种女儿家的天真,顶撞了人家,仍然深信人家会原谅她,而人家也真的原谅她。她虽然也怨苦,但总是兴兴头头的过日子。

    苏青不甘寂寞,所以总是和三朋四友在一起。可是她不喜欢和比她有更高的灵魂的人来往,因为她没有把自己放在被威胁的地位的习惯。她是一匹不羁之马,但不是天空的鹰或沙漠上的狮。她怕荒凉。她怕深的大的撼动。也不喜欢和比她知识更低的人来往,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到过要领导别人或替人类赎罪的念头。也不喜欢和娘儿们来往,因为不惯琐琐碎碎。

    人们虽然了解她的并不多,但是愿意和她做朋友,从她那里分得一些人生的热闹。她也不甚了解别人。她只是在极现实的观点上去看待别人,而这也正是宁波人的风度。宁波人做买卖,并不需要考察对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却是只要交易得公道,手续弄得舒齐,便这么的一言为定,而除此之外,也就无须再有别的什么来说明人生,说明世界。所以她容易把别人当做好人。在她所生活着的世界里,有许多好人,可是不能想像有崇高与伟大的人;也有苦人,可是她只懂得他们是在受苦,而对于他们的不幸却不求甚解;也有可憎的人,但在她看来可憎就是可憎,一切都是这么简单明白的。

    她喜欢说话,和她在一起只听见她滔滔不绝的说下去,说下去。但并不唠叨。听她说话,往往没有得到什么启示,却是从她那里感染了现实生活的活力与热意,觉得人生是可以安排的,没有威吓,不阴暗,也不特别明亮,就是平平实实的。

    她的作风是近于自然主义的。但不那么冷,因而也没有由于严冷而来的对于人生的无情的观照。

    她会说俏皮话,但她的俏皮话没有一句不是认真的。她长的模样也是同样的结实利落;顶真的鼻子,鼻子是鼻子,嘴是嘴;无可批评的鹅蛋脸,俊眼修眉,有一种男孩的俊俏。无可批评,因之面部的线条虽不硬而有一种硬的感觉。倒是在看书写字的时候,在没有罩子的台灯的生冷的光里,侧面暗着一半,她的美得到一种新的圆熟与完成,是那样的幽沉的热闹,有如守岁烛旁天竹子的红珠。

    她的离婚,很容易使人把她看做浪漫的,其实不是。她的离婚具有几种心理成分,一种是女孩子式的负气,对人生负气,不是背叛人生;另一种是成年人的明达,觉得事情非如此安排不可,她就如此安排了。她不同于娜拉的地方是,娜拉的出走是没有选择的,苏青的出走却是安详的。所以她的离婚虽也是冒险,但是一种正常的冒险。她离开了家庭,可是非常之需要家庭。她虽然做事做得很好,可以无求于人,但是她感觉寂寞。她要事业,要朋友,也要家庭。她要求的人生是热闹的,着实的。

    有一个体贴的,负得起经济责任的丈夫,有几个干净的聪明的儿女,再加有公婆妯娌小姑也好,只要能合得来,此外还有朋友,她可以自己动手做点心请他们吃,于料理家务之外可以写写文章。这就是她的单纯的想法。

    有时候看她是胆怯的,她怕吃苦,怕危险,怕一切渺渺茫茫的东西,以命运为赌博那样的事,她是连想都不敢想。因为她是生活于一个时代的。只有生活于一切时代之中的人才敢以命运为一掷,做出人家看来是赌博的行径,而仍然不是渺渺茫茫的。在一个时代里看来是否定的东西,在一切时代之中却有它的肯定。

    但苏青究竟是健康的,充实的,因为她是世俗的。她没有禁忌。去年冬天沈启无南来,对我赞扬苏青的《结婚十年》,就说她的好处是热情,写作时能够忘掉自己,仿佛写第三者的事似的没有禁忌。我完全同意他的这赞扬。苏青的文章,不但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不受传统的束缚,没有一点做作。她的心地是干净的。

    承她送了我一本新出版的《浣锦集》,里边的文章我大体读了,觉得是五四以来写妇女生活最好也最完整的散文,那么理性的,而又那么真实的。她的文章少有警句,但全篇都是充实的。她的文章也不是哪一篇特别好,而是所有她的文章合起来作成了她的整个风格。我这么的写了一点关于她之为人,或者有益于读者的了解她的文章,不知道苏青本人以为怎样?

  • lawrence

    lawrence (孤独症患者。) 2012-09-22 19:33:20

    胡兰成说得很客观。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7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最新讨论  ( 更多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