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反应的过程
思(沈溺)
转贴自 李子勋 创伤事件后,首先的反应是震惊(shock),大脑一片空白。继而产生分离和健忘(amnesia),完全或部分,短暂或长期的失忆。这些症状来源于一种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然后,经过短暂的易感期后,出现创伤反应:闪回,扳机(trigger)效应与适应障碍。 创伤后的分离症状 现实解体distorted awareness of time。 重复回忆the experience is like a film。 否认倾向feeling that one is not active or involved in what is happening。 自动行为automatic actions and /or reactions。 失去躯体感reacting as if the own body is not involved。 片断记忆fragmented or incomplete memories。 分离反应的程度与无助感的严重度是判断PTSD的重要标准,如果持续存在说明需要进行系统的PTSD治疗。 创伤后的反应阶段 创伤事件——害怕、伤心、愤怒——自我防御(否认、失忆、退行)——闪回(反复出现创伤画面)——自我修复(Work through)梦、谈论、主动面对。 第一、二阶段也可以直接出现闪回。 也可能在事件发生后进入休克期,表现为情感反应过度、极端防御,完全拒绝(不接受治疗、开始酗酒),或表情淡漠。 也可能出现洪水期,很多症状同时出现,无法控制,出现严重的心身症状。复杂的躯体症状进而出现人格变化,如边缘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与PTSD的关系 1、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个体儿童期几乎都有可以导致严重PTSD的经历。 2、 儿童期的PTSD得到稳定后,不会形成边缘性人格障碍。 3、 如果亲属关系好和社会有效的支持系统可利用的话,发展到人格障碍的可能性也不大。 创伤可以引发系列问题 一个重大创伤事件发生时(如战争中的难民或士兵)可以在当时就出现急性应激反应(F43.0),继之(两周到两月)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延迟性心因性反应)(F 43.1),几个月后,又出现抑郁症候群(F32.1),很多年以后,或许患者发现,自己仍旧无法平息那些与创伤有关的念头、画面与感受,酒(甚至毒品)可以帮忙,于是他有可能染上酒依赖(F 10.2)甚至毒品依赖。 医学、神经生理学对创伤的研究 创伤涉及的脑功能 日常生活中,人的大脑会接受门类不同的、大量的感官信息,这些信息依其重要性不同会被筛选、过滤,最后进入大脑不同的层面。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大脑在每秒钟里只会允许少量信息进入意识层面(比如,在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会不会注意到此时你那里的皮温是多少?)。如果没有提醒,您或许根本就不会注意到此事,即使皮肤的温度受体不断在发放信息。如果您不是坐在有穿堂风的地方并且因为有点冷而犹豫要不要把这篇文章读下去的话,皮温这种信息就显得并不重要。 另外,即使在进入意识层面的信息里,也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能够在以后被回忆到。剩下的绝大部分会因为被随之而来的新信息“冲洗”而被遗忘掉。我们对这一过程的介绍可谓极其简略。与之相关的大脑中枢有以下几个: 丘脑:外界感知信息进入大脑的闸口 杏仁核:(依其外形也可称之为扁桃体)是所谓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与情绪的加工处理和回忆有关。在这里,信息的“重要性”被评估,并由此迅速激发焦虑、逃避、抗争等情绪和行为。 海马:(依其外形而得名),也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负责时间与空间有关信息的摄取和回忆。可以说它是大脑的资料库,其信息分门别类排列,不带情绪色彩,装载“实质性信息”(比如:这座城市的火车站在哪儿?) 额叶:其功能繁多、复杂。它主要负责多种信息的整合,以及对未来行为的计划。由于它同时提供对过去信息的回忆,因此也是对未来进行计划的平台。 创伤中的生理变化 即使在适度的焦虑水平,如果杏仁核被强烈激活(比如给出一个暗示:“这个信息十分重要”时,)海马区对于信息的回忆功能会有所加强。 一旦发生危及生命的创伤性事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活动受到影响,从而使信息处理的进程受到阻碍,并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系列相关症状。 按照Southwick等人的研究,我们将这些症状罗列如下: 肾上腺系统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个体的争斗、逃逸等警觉水平提高,从而使得个体在面临危急情况时,生存的机会能够得到提高。在创伤性疾病中,肾上腺系统增强焦虑、惊恐,对刺激的反应,以及与闪回现象有关的“情境性”回忆等途径,参与了创伤后适应障碍的形成过程。 皮质激素系统分泌出氢化可的松和促皮质激素的调节激素,它可以中止肾上腺素的作用。但在创伤性疾病中释放激素的分泌可以通过焦虑惊恐、过度警觉而损伤特别是位于海马部位的神经细胞。 内啡肽可以造成痛觉缺失(比如同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在抢救另外一位家属时,可以察觉不到自己的伤痛)。但这一作用似乎也与分离现象有关。 另外比如多巴胺系统,它可能参与了过度警觉现象的形成过程。 还有五羟色胺系统也可能参与了“与情境有关的”回忆的形成过程。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被试招募】澳门大学博士生心理治疗研究项目被试招募 (迷信鉴定员小谈)
- 这本书能帮你 (7_hands)
- 北京安定医院 招募 精神病性体验与创伤 受试者 进行EMDR咨询 (Daisy)
- 心理创伤自测!填写后立即出专业测评报告! (宛科捷)
- 北京大学免费PTSD心理咨询招募来访 (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