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精答疑中的一些片段
花雕
情绪本身是多元化的,就像很多人有了解的某情绪路径。从一个情绪原点,随着时间和环境变迁推移,而演化出别的情绪累积。 从深层情绪和表面情绪的不同层面,我们用花精之初,也会有一个设定,就是这个配方是干什么用的,是针对什么。在配方对应的表面情绪做了梳理后,就会表面感受渐无。花精能量本身是客观的,也会遵循能量共振的原理,个人认为,若说“能量递减”,在这里也许仍要和表面情绪从强烈到厘清有关。 在一个阶段的表面情绪做梳理之后,会可以放下花精,除非你感觉到自己还有其它情绪要做处理,或者经由花精的效果,认识到自己的这些表面情绪的根源是来自什么。花精对于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是一种媒介和工具,认识自我扶正身体正能量的一种工具。 花精原液毕竟是能量高于稀释花精的,嘿嘿,这毋庸置疑。但是我们是否需要任何时候就使用原液花精的方式来处理情绪,不同的研究结果,也有不同的质疑声音。因为每个人对能量的感受不同,尤其一些有较高能量需求的人,对于原液能量的重视,或者因长期吃原液花精而受益的,肯定存在。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不适合长期直接吃原液。有一些人因此方式感受到,能量过载带来的头晕心慌等症状。这和我们长期形成的身体基础有关,也会涉及到我们对花精能量作用的认识。花精的能量,每天吃的次数越多,效果就越强,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稀释花精的用法是从贝曲医生时代即流传开来,花精稀释的原理,和自然疗法中物质能量经稀释一定倍数后,人体更容易吸收能量的原理同源。能量的认识无法量化,虽然是稀释后使用但不是无限的稀释,任何事都不可能超过一定概率,花精也不会越过这一界限。 花精的认识过程中,最注重的是个体的感受。无论是哪种说法,无论你是否认定某方式适合自己,多听听不同意见,多比较,找出适合的那个方式就是最好。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瑜伽的脉轮 (花雕)
- 花精使用时间的一点建议 (花雕)
- 说说『花精的反应』 (花雕)
- 爱的压力 (花雕)
- 爱的课题--和一位妈妈的对话 (花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