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的阅读)契诃夫《在大车上》

飞翔2003

来自:飞翔2003
2009-01-08 21:20:0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飞翔2003

    飞翔2003 楼主 2009-05-10 12:01:38

    惭愧,直到现在我才看到小松鼠的长长的回帖,没能及时回复,向你表示歉意。

    文学作品的认识总是各花入各眼,有多少个读者,就会有多少个林黛玉。这是文学富有魅力的表现。

    我在主帖也表示了,我对《在大车上》的感受还远没有充分展开来。我曾经这样想过,在结尾,可否象波兰斯基的电影《两生花》那样,让她看到的是一个有如她年轻时候的形象,比起看到象她母亲的形象,或许更能传递出象征的意义和情感呢?我考虑再三,还是觉得契诃夫的处理更好。

    契诃夫之伟大,在于其博大宽广的情怀,他不拘泥于和个人有关的狭窄视野,不局限于普通读者更感兴趣的“自我”或“爱情”等主题,他关心下层的弱势群体,并且,他关注人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

    我曾经在天涯回帖说:

    “当然从整体看,杰克伦敦还不能和契诃夫相比。毕竟后者在题材的广泛和深入,在思想性和严肃性上,是前者不可比拟的;甚至写下史篇巨著的托尔斯泰在这方面也比不上契诃夫。”

    就先简短谈谈这些。契诃夫的《在大车上》的读后感,我还远没有完成呢,呵呵。

  • 飞翔2003

    飞翔2003 楼主 2015-12-26 11:05:26

    谢谢米修司!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48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