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案例) 弟弟:长大才明白爸爸“偏心”姐姐的一番苦心
来自:青青竹(菜鸟也飞翔)
“二胎的教育”(微信号:ertaijiaoyu),和大家分享二胎相关的心理知识、绘本、视频等,让父母和大宝心理顺利过渡。 ============ 来自豆瓣小组:二胎的教育 *绘本推荐*《你们都是我的最爱》 这两天,我读到了《你们都是我的最爱》这个绘本。里面有三只小熊宝宝、熊妈妈和熊爸爸。 熊妈妈对熊宝宝们说你们都是我的最爱,你们是世界上最棒的熊宝宝。可是熊宝宝们不久就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不同。老大发现自己身上没有其他小熊的斑纹。老二发现自己是女生。老三发现自己是最弱小的。 于是他们问爸爸妈妈自己还是不是他们最爱的孩子。熊爸爸把他们一个一个抱起来说不论你有没有斑纹,不论你是男是女,不论你是大是小,爸爸妈妈最爱你们,你们是世界上最棒的熊宝宝。 当熊爸爸和妈妈面对每一个孩子,不管男女、长相、大小,都是全心全意,完完整整的爱,都是最爱,每一个都是心肝宝贝。不能量化、没法比较,没法说爱得比较多还是比较少。 现在,绝大多数的人都只有一个孩子,但我们却也因此更焦虑地把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来比去,把不一样的孩子放在一个框框里用一把尺量,孩子的好、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和对爱的信念,乃至孩子童年的欢笑就这样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地一点一滴地流失了。 知道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而珍惜每一个孩子。知道幸福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而是在寻常家居的每一个日子里。 平淡是真。 *正能量 案例* 弟弟:长大才明白爸爸“偏心”姐姐的一番苦心 ——《你们都是我的最爱》读后感 文/豆喵喵 今天我看到了绘本《你们都是我的最爱》(《猜猜我有多爱你》作者),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我有一个弟弟。很小的时候,我总觉得爸爸对我好像比弟弟要好些。我和弟弟都这么认为。 有一次,弟弟不在家,爸爸在餐桌上,对我说: “有时我批评你弟弟,只是为了让他的顽皮习性可以有所收敛,但事实上,弟弟和你,在我心里都是一样的,都是我最爱的孩子。 ” 我没有告诉弟弟爸爸的话,一直到长大,有天在爸爸的农场,我们在田埂上散步,路过一座小亭子,我和弟弟停下来,聊起童年。 “爸爸以前可偏心呢,总是向着你。”弟弟说。 我微微笑,没有接话。 “我一直觉得自己多余,但后来才知道爸爸的苦心。”弟弟继续说着。 我略有诧异,“哦,原来你晓得……” “是啊,上中学的时候,你还记得吗姐姐,我和爸爸吵架,当时赌气不同他讲话,后来我看见,有天爸爸放在桌上的信,那是写给你的信,在信里,聊的却都是关于我的事。”弟弟不好意思地笑,“我可真是让你们操了不少心呢,姐姐。” “呵呵”,我拍拍弟弟的肩膀,会心一笑。 因为某种原因,我能有一个亲弟弟,是非常幸运又难得的.很多和我同龄的朋友,对此羡慕不已:他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同时也拥有父母给予的全部的爱。 我和弟弟,打小开始就是一人一半,不管是物质,还是父母给予的爱。 开始以为弟弟所拥有的爱要少于我,后来我们懂得:在父母眼里,我们并无分别,我们都是他们最爱的孩子。我乖巧,弟弟调皮,弟弟常常要挨一顿揍,但是揍完弟弟,妈妈大人也会背着弟弟对我叹息:“唉,这孩子啊,其实哪个做父母的舍得打自己的小孩呢,可子不教,父之过,这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啊。“ 最严重的一次,弟弟又因为贪玩忘了回家吃饭,到夜里八九点的,才小心翼翼走到家门口。门口坐着四个人,爸爸妈妈,我,还有一位是隔壁的阿太。 阿太晓得这下弟弟一定难逃父亲“手掌”,就坐门口守着,不让父亲对弟弟下“狠手”,弟弟因为阿太躲过一次挨揍,允许洗澡上床睡觉。我和父母亲,还有阿太,依然在门口坐着,听阿太跟父亲谈话。 “你就这么一个小男孩,少打一些,多和他谈谈,男孩子,调皮总是难免的,况且这孩子脑子灵光,总归不是打骂就能服气你们大人。”阿太静静地跟父亲讲,我也在一旁听,点点头,表示赞成阿太。 说来也怪,从那以后,父亲的确不再对弟弟实施严厉的棒子底下出孝子之管教方式,而慢慢改用言语教导,弟弟和父亲的关系,也慢慢由一种疏离,转为更加贴近亲情的父子关系。 自从父子关系转变以后,父亲和弟弟,和我,多了在一起谈心的机会。 夏天的夜晚,我们时常会搬着椅子板凳,来到顶楼的阳台,看落日的夕阳,然后聊一聊各自的近况和日常生活。有时谈到很晚,楼下的灯,一盏一盏熄灭,而父亲,弟弟和我,我们仨还一直兴致不减。母亲偶尔加入我们的队伍,但多数时候她一人在灯下裁缝,洗衣,或是备课,忙着各种家务活儿。 父亲也谈起小时候对于我和弟弟教育方式不同的初衷:针对我和弟弟各自的性格特点来培养我们,只是让我们各自都能成长为更优秀的人。并非因为我成绩优秀又或者弟弟是男生,或是别的原因。 到现在,父亲还时常用小时候对待我们的那一套:在我面前说弟弟的好,又在弟弟面前夸我能干懂事。目的是为了让我和弟弟相互帮助,相互关心,让这份亲情能够因为他们的维系,更加稳固更加贴心。 我和弟弟,我们彼此非常友爱非常坦诚,对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亦是怀着无限的感恩和爱戴。感谢他们从始至终的爱与包容,包容我们的坏习惯,培养我们的好习惯,对我们一视同仁,把爱完全地献给我们无所保留。 母亲还跟我说过关于生育两个孩子的原因:当初生下我一人,看我时常因为父母亲出差或者忙着干活而无暇被照顾,母亲觉得一个孩子实在太孤单,于是又决定要了弟弟。 确实,我很喜欢弟弟,自打有了弟弟,我们俩一直形影不离。弟弟就像一个跟屁虫一样,跟在我身后,我走哪,他跟哪,我看的书,他也会拿去看。我画画,他也跟着画。 我和弟弟的感情,是父母亲感到欣慰和期盼的。我们姐弟俩就是彼此最好的朋友,就这样一直到我们上了高中,各自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朋友圈,我们依然相互分享关于学习和阅读的经验。假期我翻出从前大学期间写给弟弟的书信,看见很多我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弟弟的叮嘱指导,还有弟弟回信所表达的感激,心里涌起一阵对往日时光的怀旧和感念。 父母待我们恩重如山,但他们二人张弛有度,我们并没有被这恩情压垮。 我还记得小时候和弟弟打架,总是我先挨一大板子,随后紧跟着就是弟弟的屁股起个大包,用母亲的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俩人有错一起受罚”。 由此可见,父母亲这种平等的教育,在我和弟弟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爱的种子。我们都明白自己是父母最爱的孩子,不会因此对自己的亲人心怀怨恨,反而会感谢他们曾经的苦心。 这种爱,也让我们对世人,对生活心生悲悯。 这世界犹如万花筒,造物主造出了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但没有一样东西重复和相同。所有的事物,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特性。他们,都值得被人们特殊对待。 也许,一个人,在你我眼里可能很平凡,但在爱他们的父母兄弟爱人眼里,他或她是多么特别呀。这种特别,常常只有最爱他们的人才能感知,并且给予这种特别无限照顾和包容、褒扬以及珍视。 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这份特别,也都会有足够的幸运,保持这份特别,并从爱我们的人眼中,读到因这份特别所带来的温暖与爱。 后记:“过来人”(兄弟姐妹)都怎么说: 奥诺雷 首先男女不一样,培养方式不同。即便是亲人,人生际遇也不一样。我觉得没有必要非要刻意强调两个孩子绝对的平均,但要让孩子知道,她/他家人很爱她/他。 网友芊柯柯 父母对子女中某一个有偏爱,乃人之常情,能做到以下几点,就是好父母: 1、子女矛盾,或父母与子女矛盾,对事不对人;2、对众子女都爱;3、子女重大的人生关卡上,要一视同仁:这点要特别说,爱不爱,是否真心爱,不是看平时如何说、小事怎么做,而是看大事情、重要的时刻,怎么做。 父母对子女的人生关卡有几项可以参与,出生、生病、求学、结婚;子女对父母的人生关卡也有几项可以参与,给父母养老,为父母送终。为人父母者,在这些自身和子女重要的人生时刻,如能做得公平公道,不失人情也符合道理,那就是好父母。 生活家央央 告诉女儿,你是姐姐,要照顾弟弟;告诉儿子,你是男孩,要照顾姐姐。同时,你们是亲人,要互相照顾,必须是一起告诉他们,不然会让他们以为,怎么总是让我照顾让我多付出啊。告诉女儿,弟弟还小连路都不会走,需要妈妈照顾,你这么小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照顾你的如果给弟弟买了什么玩具,哪怕是奶嘴,都先给姐姐过过手玩玩,其实她不会感兴趣,但这样她就不会觉得怎么弟弟有我没有。 樱桃圆了 有人感觉只要生了姐弟的,就一定是重男轻女才生的,好象做父母的生二胎就是原罪了。其实我还真不是因为要男孩才生的,我也并没有引导女儿说什么生个小的做伴什么的。看来不管男孩女孩都不能太偏重其中一个,都不能太宠;小时候玩具、陪伴的时间等都做到尽量公平,教育他们互相尊重,成年后财产分配平均,这样应该算是比较好的方法吧? 两个孩子感觉象走平衡木,要更小心的教育。我现在有两个孩子才一个月,已经感觉是陪这个的时候操心另外一个,两个房间轮流转,牵扯不完的操心。 小婧阳子 我作为长女,心理上始终觉得父母偏心妹妹,我温暖少很多。比如,任何时候,都是我比妹妹大,我的事永远是自己做,妹妹的事永远是爸妈辅助完成。我的心里落差特别大。 父母总认为我是老大,妹妹小。我从小听的就是你妹妹小,多让着她点。打比方,我8岁,妹妹1岁,妹妹小。8岁的我要像大人是的,现在我25 妹妹17,父母觉得妹妹比当年8岁的我还弱小。我对童年非常不满意,记得的永远是,下雨了,我淋着雨回家。同下雨了,老妈着急上火的要去送伞,送衣服。总之,妹妹在父母眼里永远是需要照顾的孩子,我永远是能抗事的大人。 我有五个枕头 我爹妈就不偏心,我有个弟弟。因为一直很幸福,所以原谅我不能对那些因为被偏心的父母弄得恨意满满的姐姐。我家没有什么财产,比较穷,小时候和弟弟打打闹闹爸爸妈妈总是护着我,有一个水果两姐弟吃也是要分多的给我,这跟偏心也没关心爸爸妈妈给的教导都是姐姐是女孩子,你不能欺负她,女孩子比较柔弱,要让着她。而给我的教导你是姐姐,年纪大,懂事比弟弟早,书读得比较多,弟弟遇上什么事你要多帮分析,不要让他走歪路。弟弟青春叛逆期的时候更是对我耳提命面。我很爱我的弟弟和爸爸妈妈,我愿意为他们付出一切,当然,弟弟也是。 妈妈常常说,父母总有一天会不在了,你们两姐弟总还有个帮衬的,遇上什么困难也好解决点。我很幸福,真的。 dengns 不过还是要看父母了,一碗水端平很重要。小孩子之间,公平是第一的,不要偏向女儿也不要偏向儿子。 monkey1202 爱是唯一,不是公平。爱的重点是质量,不是平等。对于多子女的家庭,要传达的是父母和孩子唯一的联系,而不是绝对的公平。如何公平都无法抑制孩子想要得到父母唯一的爱的欲望。不要对孩子说“我对你和对你弟弟的爱是一样的”,告诉他“你在这个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对你的爱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 ============ “二胎的教育”(微信号:ertaijiaoyu),和大家分享二胎相关的心理知识、绘本、视频等,让父母和大宝心理顺利过渡。 ============ 你说,“你们都是我的最爱”!行动上,为什么会因孩子的性别、长相、性格等难以平衡自己的爱? 一个也好,几个也罢,或许,教育好孩子的前提,首先是认可、接纳、欣赏自己?!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蒙特梭利育儿交流群,三位蒙氏国际认证老师坐镇,有想法的来 (春天)
- 需要创办蒙台梭利幼儿园或儿童之家的技术支持的 (世界和平)
- 求解答: 关于AMI AMS 谢谢~ (徐桑桑。)
- 很荣幸在蒙氏幼儿园工作7年 (豆友来啦)
- 有考过蒙特梭利CMI的么?在哪里考?作业都是论文么?这个证好... (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