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评测】《魍魉之匣》——藤井小树树评
来自:藤井小树树
【出版社工作】 封面与装帧(6分) 早在没有参加评测前,豆瓣上就已经有《魍魉之匣》的封面图了,虽然没有拿到实体书时看得那么仔细,但拿到书时的惊艳依然好过在豆瓣上看封面的先睹为快的时侯。平时也经常买书,但是像做京极堂系列这样用心的出版社还真是不多见,非常的满意。抽象而又诡异的画风特别适合日本的小说,尤其是走这种暧昧鬼怪类型的推理小说,我觉得尤其是右上角暗红色的画面中那个似盒子又似建筑的“匣’,让人心生诡异联想。这本小说的封面因为颜色的不艳丽,也许摆在书店里不会让人第一眼发现,毕竟现在做的花俏和喜欢搞标题党的小说可不少,但是一旦被人拿在手里,独特又有内涵的设计一定会撩起读者的兴趣。在书里除了一如既往的附送了书签外,还加送了一张关于《爱丽丝》杂志的介绍,不过这张纸我觉得和书完全没有关系,而且和这套小说系列也完全不搭边,即使是对这杂志的介绍吧,却也语焉不详,没看明白。我倒觉得还不如放入对以后京极堂系列或世纪文景即将出版的其他推理小说的预告比较好。 宣传(3分) 我觉得很多推理迷可能都和我一样,如果喜欢一个作家或者喜欢一部作品,就会主动的通过各种途径当然主要是网络来想方设法的了解出版的信息啊或者相关的介绍之类的,所以对于推理迷来说,这样的小说即使不做什么大的宣传,在铁杆粉丝圈里也名声在外了。毕竟我不是居住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距离这些出版社也很远,不可能直接到书展啊之类的地方去参加活动,作为一个二线城市比如金华这样的地方,我对于《魍魉之匣》的知晓基本是基于我的主动寻觅。在我们这个城市,在各个书店里,别说魍魉了,就是第一部《姑获鸟之夏》也没有的卖。所以,我想,对于那些不上网而喜欢逛书店的读者来说,要知晓京极堂小说可就难了。所以,我觉得出版社如果能在销售渠道上再拓宽一点就好了,因为即使我已经拥有了这本小说,我还是希望能在逛书店的时候看见它。 翻译(7分) 虽然《魍魉》的翻译人和第一部的是同一位,但我的感觉是这本的翻译更好一些,读起来不但感觉更顺畅,而且“文学性”更强,某些句子读来颇有内涵而又不故弄玄虚,有一种美的感觉。我觉得,在文字上,有很多短句,也没有太多的复杂的形容词,刚开始读的时候,让我联想到了道尾秀介的清新,某些段落的设置,又有一点古龙的味道。当然啦,偶尔也有一些句子感觉不太通顺,我也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印刷的问题,我并不是故意要挑出版社的毛病,读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划线标明,就随意摘抄了比较有印象的一句,譬如上册第27页,有这样一句“但不幸的是,笨拙的赖子却连该如何表现才能获得加菜子的欢心完全没半点头绪。”是不是读起来有点别扭? 【文字内容】26分 我在看完《姑获鸟之夏》后写了一篇读后感,叫做《对魍魉之匣没兴趣了》,姑且就叫做读后感吧,因为实在谈不上是什么评论,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不满和失望,虽然引来了不少板砖,但是当时真的觉得这种妖怪推理太妖怪太不推理了,没什么意思。在这样的心态下打开《魍魉之匣》,打从一开始就把期望值摆的比较低。但事实证明,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作品,原来真的是不能一棍子打死的。从文字内容和观感上来说,我觉得这次的《魍魉》“人味“足了不少,不再像第一部基于关口自身的模糊视点和心态从而给读者带来飘忽不定、迷幻头晕的感觉;在叙事上比较清晰,而且现实,感觉更像是推理小说一些。在文字的阅读上,并不似一般的推理小说单单只注重解谜和案件的推进,《魍魉之匣》也完全可以当做一部纯文学的作品来说,毫不肤浅。说到文学和历史,我有一点小小的建议,小说中,但凡涉及到日本的民俗、历史等内容,出版社基本都有注释,以帮助我们理解。但是在小说最开始的部分,引用了“耳囊 卷之四”的记载,写明来自根岸镇卫/天明 文学期(1781 1817),这部分主要介绍的【鬼仆之事】,也就是古时关于魍魉的由来和传说;在随后一页,还引用了茅原定/天保四年(1833)的”茅窗漫录 下之卷“里关于【火车】的记载。由于我的才疏学浅,虽然引用的古文大致是读懂了,但是我希望出版社能不能简单注释一下这两本书的大致情况,以让我们大致有所了解,譬如我都不太知道这两段内容的出处是源于日本还是中国,这茅原定是人名还是书名之类的。 【诡计布局】25分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读者和我一样,看京极夏彦的书,并不是冲着他的推理或解谜而来。我觉得,他的小说给人的感觉,很多时候是迷多过于谜。这部也差不多,在他的小说里,我想一直到下部或下下部都不可能指望看到斜屋犯罪、占星术杀人之类的诡计吧。小说采用的是多视角的角度来写,个人感觉,这好过于单单从关口单视角的角度来讲故事。平时看的欧美推理小说并不是很多,即使涉及,也基本是硬汉类的。而接触到的日本推理,就比较喜欢采用这种多角度的类型,比如绫辻行人,岛田庄司都有。这方面还比较火的有前段时间看的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京极的书就看过这么两本,所以在不自觉中总是会与第一部去做比较。在布局上,感觉恢弘了很多。要驾驭这么多人物、事件和场景,以及在性格上明显比第一部来的立体的各式人物,我觉得作者做的不错。 【测评员感想】17分 在众多喜好推理小说的读者当中,我自觉是个新人,写的也可能不够客观,主要想表达的就是我看完书后真实的感受。我到现在也毫不掩饰对《姑获鸟之夏》的不喜欢,但是看完《魍魉》后,也不得不说,这本书真的挺好看的。我想,对于一本书,没有什么比“好看’二字是更好的褒奖了吧。《魍魉》不是那种在看得时候只是让读者单单只是猜猜凶手是谁这样单纯的推理小说,她是让你看完后可以好好沉浸和思考的作品。自岛田庄司的《斜屋犯罪》之后,出现了很多以独特建筑为舞台的推理小说,这样的“馆”推理小说我就很喜欢,我觉得很有特色;而像京极夏彦这样以怪谈和妖怪为特色的推理小说自也是别具一格,此所谓推理界之百花齐放吧。 总分:6+3+7+26+25+17=84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推理发烧友 混迹各大论坛搜刮各种资源 特来投奔组织 (双双)
- 征稿征稿! (冬晚对雪)
- 【推理测评】我玩过最好玩的一个推理解谜盒《北平1933》 (miactwang)
- 征稿,100-500字悬疑小段子 (蓝茶茶-简单的存在)
-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关注交流! (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