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磐 感受国产相机六十年足迹(四)
塔琪布鲁(Horseman,pass by!)
凤凰涅磐 感受国产相机六十年足迹(四) -------------------------------------------------------------------------------- 四、陨落:1989年~今 关键词:改革开放、数码化 “成也开放,败也开放”,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我国庞大的照相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国外优质相机进入,在进口相机的冲击下,我国的传统照相机厂家已经抵挡不住了。而事实上,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也使人们对相机的档次、款式、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继续发展工艺陈旧的产品已经不可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国内照相机生产企业开始了融资和技术引进工作,這一时期,直接引进流水线生产的产品大量替换国内原有产品,但主要是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尤其以傻瓜相机发展得最快,但是以我们自己品牌命名的过硬产品在这一时期没有再次出现,我国照相机工业成员间的裂缝越来越大,原来由37个兄弟凝结成的中国照相机工业体系逐步地土崩瓦解了。 进入九十年代,国外主要相机生产厂家基本上完成了照相机由工艺化向功能化的转变过程,相机自身的使用功能不断提升,电子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我国照相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相机产品的发展同国外相机生产厂的产品差距越拉越大,面临着照相机市场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照相机生产从融资和技术引进逐步演变成一种国际化的组合生产方式,一些国际知名照相机品牌在中国找到了合作生产伙伴,如日本美能达公司与上海的合作生产,韩国三星航空工业公司与天津的合作生产,日本旭光学工业公司与甘肃的合作生产以及香港宝源公司与北京的合作生产等等。此外,日本的佳能、尼康、理光相机,台湾的拍得丽、奇能相机都在中国内地找到了合作伙伴,建立了合资工厂和中国的销售网络,在这些企业和前面所提因素的影响下,37家国有大中型照相机生产企业就这样转产的转产、破产的破产、合并的合并,我国原有的国内照相机工业体系基本解体。 至今,国内老牌相机生产厂仅存江西凤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即原来的江西光学仪器厂)和上海海鸥照相机公司(即海鸥照相机厂、上海照相机二厂等公司的联合企业)。其中凤凰公司的产品后来居上,在产品品种和质量方面一跃成为国产相机中的佼佼者。比如,这一时期受到消费者欢迎的“凤凰”牌135单反相机产品就有:1993年的DC838、1994年的DC818、1997年的DC828及858和1998年的DC500、700、900等等。此外,1997年“凤凰HP”普及系列在市场上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欢迎。 产品搜索一:凤凰特殊相机系列 由于传统相机市场的逐步委琐,凤凰已经逐步地减少了传统相机的生产,但是为纪念一些特殊的日子,凤凰生产出了一些限量版的特殊纪念机型,这也算是对我国传统照相机工业的一种缅怀吧。凤凰特殊相机系列是把原有相机进行限量版生产,如JG50就只有500台的产量,在配置上与相同款式205照相机一样。(不过有人拿这些相机来照相吗?) 特殊的意义只有凤凰自己心知肚明了 而海鸥照相机公司也逐步地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子,把原有的国内著名品牌产品“海鸥DF”家族不断扩大,单反系列不断得到充实,同时加强了对新兴数码技术的研究,在1998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数码相机——“海鸥DC-33”,虽然总体指标仅仅达到国外几年前的水平但它毕竟是中国第一台自己生产的数码相机,使中国在数码相机领域迈出了第一步,与国外数码相机领域的起步仅相差十来年。 产品搜索二:海鸥DC-33数码相机 中国第一台数码相机——“海鸥DC-33” “海鸥DC-33”有效象素30万,具有最高640×480分辨率和24位色(即16777216色)的色彩还原能力,采用2MSD卡存储,通过串行线与电脑连接传输照片。(今天要是用这个配置的话,汗~~~) 进入21世纪,我国照相机工业两只鸟仍在飞,而更多的非相机生产企业也开始转战相机这一阵地,不过它们的目标已经不是传统光学相机,而是更时尚化的数码相机,我国照相机工业面临的又是一个新的时代——数码时代。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我国的照相机品牌一起步就处在了一团迷雾之中,我国的新兴数码相机工业也没有再次地出现前辈们的合纵联合、资源共享,而是各自为战,茫然地努力寻求着突破,这条路不知最后又会走向何方。 [结束语] 光阴六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国传统照相机工业的一生就这么一溜烟儿地过去了,有失败、有成功、有辉煌、有落寂……如果人的一生能有这种发展,那自然也已无憾了,但对于一个泱泱大国的工业来说,真的是包含了太多的遗憾。我不愿意相信,曾经如此辉煌的我们的国产相机产业就会这么默默无闻地沉寂下去,其实,我们不缺少与外国品牌拼一拼的实力,我们也不缺少专业技术人才,说到底,我们缺失的是商业时代对同行的一种信任。难道以前曾有的资源共享、共谋发展在今天就会完全地被商业机密、商业竞争所代替?为了我国自己品牌的设立,我们相机产业的重新崛起,我们就不能暂时地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呵呵,问题真的是太多太多了,这个已经不是我们自己想想就能解决的了,我们能给国内产商的唯一东西就是我们对它们能够再度创造辉煌的信心(哪怕时间再长),而这,应该就是会给它们指引出一条道路的那一丝光亮。 凤凰卵在火焰中破裂,凤凰就会破壳重生。如今我国的照相机工业这只已经回归入卵,但何时,它能够再次破壳而出,一飞冲天呢? http://www.xiangji.cn/culture/2008927958347341.html (配图)
-
海了没 转发了这篇讨论 2009-11-13 23:38:33
-
mengchuntao 转发了这篇讨论 2009-08-11 01:05:54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上海情结 (lllxj)
- 【国产相机图集汇总】 (白小呱)
- 出九新海鸥df1 带镜头 (汤圆)
- 海鸥推出新型数码相机 (亮者)
- 【出售】【持续更新 理光甘光柯达柯尼卡。。。。】 (晒太阳的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