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的一副我的同学,丹培拉画法。请高手高手高高手指教。

波西米亚蘑菇

波西米亚蘑菇(在永恒的眼里生命只是一滴眼泪。)
2013-12-20 09:53:46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carlotta

    carlotta (自来疯,喜欢一切值的喜欢的东西) 2013-12-20 09:57:03

    不错

  • 波西米亚蘑菇

    波西米亚蘑菇 (在永恒的眼里生命只是一滴眼泪。) 楼主 2013-12-20 10:16:12

    不错 不错 carlotta

    你也很喜欢佛罗伦萨吗(^.^)

  • carlotta

    carlotta (自来疯,喜欢一切值的喜欢的东西) 2013-12-20 10:27:25

    嗯~!!我想以后去~亲自感受下

  • 波西米亚蘑菇

    波西米亚蘑菇 (在永恒的眼里生命只是一滴眼泪。) 楼主 2013-12-20 10:49:11

    嗯~!!我想以后去~亲自感受下 嗯~!!我想以后去~亲自感受下 carlotta

    我也喜欢那,美术类学生中的朝拜圣地!

  • Yannu

    Yannu 2013-12-20 17:36:23

    看一下阿尼戈尼的吧,佛罗伦萨画派的,也会蛋培啦

  • couleur-bleu

    couleur-bleu (what i am looking for?) 2013-12-20 22:08:00

    太黑气了,脸和脖子的关系太突兀了,哈哈,路过下

  • Minilotharchen

    Minilotharchen 2013-12-23 15:04:41

    太黑气了,脸和脖子的关系太突兀了,哈哈,路过下 太黑气了,脸和脖子的关系太突兀了,哈哈,路过下 couleur-bleu

    头发成了刻画重点,是可以这样表达么,面部的光影好像不深刻,太平面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角度选择的问题,还是模特本身内啥的。

  • Bush's

    Bush's (成都~~云南) 2013-12-24 01:52:57

    坦陪拉里需要有严格的制底方式,核桃木甚至比亚麻更具有价值些,胶层对于木板是比较难的,亚麻上还是好一些,其次亚麻需要土红不透光的油性饱和底,上面复盖白垩底,目的是第一层粉底的油分和白垩结合精密些,之后的油面间接涂层就凭记忆了,你的黑色还是黑到位了,第一步应该有灰色粉底吧?不上粉底没办法太黑,不过油面太过油了,估计你用多了醇酸树脂,达玛一类的媒介剂,不过具体不知,我比较倾向于维米尔时期的那种方式,略带亚光,他用亚麻籽油于细节刻画中,粉底色稿后也使用了树脂,因为慢干盖快干,意大利的油画都偏油,尤其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油面涂层非常后,我看过那个时期的作品原作,准确说那是面镜子,每一层都是涂得极平整。扯远了,坦陪拉没这么油,你看杨帆艾克的就知道,并且甚至倾向于中世纪时期的脸部刻画方式,因为材料缘故不会模糊的边缘,所以达芬奇的渐隐法那时是创举。这么看来你的更倾向于古典画法

  • Bush's

    Bush's (成都~~云南) 2013-12-24 01:54:08

    坦陪拉里需要有严格的制底方式,核桃木甚至比亚麻更具有价值些,胶层对于木板是比较难的,亚麻上 坦陪拉里需要有严格的制底方式,核桃木甚至比亚麻更具有价值些,胶层对于木板是比较难的,亚麻上还是好一些,其次亚麻需要土红不透光的油性饱和底,上面复盖白垩底,目的是第一层粉底的油分和白垩结合精密些,之后的油面间接涂层就凭记忆了,你的黑色还是黑到位了,第一步应该有灰色粉底吧?不上粉底没办法太黑,不过油面太过油了,估计你用多了醇酸树脂,达玛一类的媒介剂,不过具体不知,我比较倾向于维米尔时期的那种方式,略带亚光,他用亚麻籽油于细节刻画中,粉底色稿后也使用了树脂,因为慢干盖快干,意大利的油画都偏油,尤其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油面涂层非常后,我看过那个时期的作品原作,准确说那是面镜子,每一层都是涂得极平整。扯远了,坦陪拉没这么油,你看杨帆艾克的就知道,并且甚至倾向于中世纪时期的脸部刻画方式,因为材料缘故不会模糊的边缘,所以达芬奇的渐隐法那时是创举。这么看来你的更倾向于古典画法 ... Bush's

    技艺,打错了

  • Настя

    Настя 2013-12-24 02:11:20

    我想说脸部颜色是个整体。唔。我在列宾。对于油画系来说谭佩拉是画创作常用。关于你说的那两个古修的孩子会知道的比较多。什么技法什么的听高年级说博士才是专门学技法的。我就是觉得谭佩拉脾气比较好。随便我各种折腾~~而且干的比较快阿~不过我还是喜欢画油画的说。

  • Настя

    Настя 2013-12-24 02:15:16

    坦陪拉里需要有严格的制底方式,核桃木甚至比亚麻更具有价值些,胶层对于木板是比较难的,亚麻上 坦陪拉里需要有严格的制底方式,核桃木甚至比亚麻更具有价值些,胶层对于木板是比较难的,亚麻上还是好一些,其次亚麻需要土红不透光的油性饱和底,上面复盖白垩底,目的是第一层粉底的油分和白垩结合精密些,之后的油面间接涂层就凭记忆了,你的黑色还是黑到位了,第一步应该有灰色粉底吧?不上粉底没办法太黑,不过油面太过油了,估计你用多了醇酸树脂,达玛一类的媒介剂,不过具体不知,我比较倾向于维米尔时期的那种方式,略带亚光,他用亚麻籽油于细节刻画中,粉底色稿后也使用了树脂,因为慢干盖快干,意大利的油画都偏油,尤其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油面涂层非常后,我看过那个时期的作品原作,准确说那是面镜子,每一层都是涂得极平整。扯远了,坦陪拉没这么油,你看杨帆艾克的就知道,并且甚至倾向于中世纪时期的脸部刻画方式,因为材料缘故不会模糊的边缘,所以达芬奇的渐隐法那时是创举。这么看来你的更倾向于古典画法 ... Bush's

    哇。。。知道的好多。佩服。我其实满想研究研究材料的。唉。我们学校老师不怎么和外国学生讲太多材料。因为不知道我们接触这个没他们俄罗斯人从小知道的多。感觉上学期就是烂泥了。。。本来想问高年级学个谭佩拉搞的和照片一样的光泽的做法都忘记了。。。

  • Bush's

    Bush's (成都~~云南) 2013-12-24 02:22:18

    哇。。。知道的好多。佩服。我其实满想研究研究材料的。唉。我们学校老师不怎么和外国学生讲太多 哇。。。知道的好多。佩服。我其实满想研究研究材料的。唉。我们学校老师不怎么和外国学生讲太多材料。因为不知道我们接触这个没他们俄罗斯人从小知道的多。感觉上学期就是烂泥了。。。本来想问高年级学个谭佩拉搞的和照片一样的光泽的做法都忘记了。。。 ... Настя

    你在俄罗斯吗?

  • Настя

    Настя 2013-12-24 04:40:21

    你在俄罗斯吗? 你在俄罗斯吗? Bush's

    对的

  • Ruozhe

    Ruozhe (king) 2013-12-24 04:49:57

    不是技法的问题,是素描和色彩的问题

  • 东京梦华rnc

    东京梦华rnc 2013-12-24 06:52:35

    哇。。。知道的好多。佩服。我其实满想研究研究材料的。唉。我们学校老师不怎么和外国学生讲太多 哇。。。知道的好多。佩服。我其实满想研究研究材料的。唉。我们学校老师不怎么和外国学生讲太多材料。因为不知道我们接触这个没他们俄罗斯人从小知道的多。感觉上学期就是烂泥了。。。本来想问高年级学个谭佩拉搞的和照片一样的光泽的做法都忘记了。。。 ... Настя
    苏里科夫那边也一样,这种技术只能找同学问,老师一般懒得跟中国人说,有一本叫《Секреты иконописца》的东正教传统圣像画的教材,倒是教的实实在在的鸡蛋坦培拉技法,有详细的制底过程,颜色调和,媒介剂制作和绘制过程,有图有真相 ,就这本:http://www.ozon.ru/context/detail/id/5515189/ 有油画基础的适当变通一下,就可以用来画一般的坦培拉
  • 东京梦华rnc

    东京梦华rnc 2013-12-24 06:55:44

    素描和色彩基础有待提高。。。技法上不好细说,对坦培拉实践操作较少,画坦培拉建议还是用木质底子,画布不是很适合,在底子的制作上也不如木板方便

  • Bush's

    Bush's (成都~~云南) 2013-12-24 12:49:34

    对的 对的 Настя

    很推荐你寻找一些德国和荷兰,以及意大利的写材料的书,这些国家这方面蛮好,说实话我有个经验之谈,就是无论那本材料的书,你看多少遍,都会觉得云里雾里,尤其写的越详尽越是这个感觉,毕竟画家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你研究了材料你会发现,为了同一类效果,画家和画家之间的差异真的太大,不仅在古典技法里,就是现代直接绘画,印象的,都存在材料偏好,要做到的仅仅是在那个方面的极致。我很推荐你在遵循一些最耳熟能详的材料使用规则时,自己尝试各种媒介并做好手札,这会为后人了解你的材料有一定作用,对材料的掌握通过看书很艰难无趣,看视频还好,最有意思的就是自己手工制作,熬胶,小心翼翼地刮底子,抛光磨制,这些过程极其有趣,我就曾经做过一个十二层薄白垩底的坦陪拉不融水底,我觉得这个足够是艺术品。艺术品毕竟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基本材料选择也很重要,学会亲自鉴别雨露亚麻好坏,通过烧,闻,扯,木料的炮制过程,雨露麻的不同延展性怎么绷,。。。扯太多了,就是说自己研究吧,不会很困难

  • MAC

    MAC 2013-12-24 13:25:43

    中国人学西方古典就如西方人学中国山水

  • Minilotharchen

    Minilotharchen 2013-12-24 16:04:21

    bush每次的点评我都要回味很久。太强大了。

    顺便问下,丽坤liquin咋用,我看优酷视频,老外直接占丽坤画画,不用松节油,不用调色油,这个怎么弄肥盖瘦呢?丽坤据说干起来很快,用过丽坤的刷子很难清洗,该怎么处理呢。先谢过啦

  • Minilotharchen

    Minilotharchen 2013-12-24 16:05:54

    你也很喜欢佛罗伦萨吗(^.^) 你也很喜欢佛罗伦萨吗(^.^) 波西米亚蘑菇

    去过UFIZZI乌菲兹美术画廊,上面都没卫生间,也不能带水进去。哎妈,憋死个人的。 回来后就想学画画了呢。

  • Настя

    Настя 2013-12-24 18:38:24

    苏里科夫那边也一样,这种技术只能找同学问,老师一般懒得跟中国人说,有一本叫《Секреты 苏里科夫那边也一样,这种技术只能找同学问,老师一般懒得跟中国人说,有一本叫《Секреты иконописца》的东正教传统圣像画的教材,倒是教的实实在在的鸡蛋坦培拉技法,有详细的制底过程,颜色调和,媒介剂制作和绘制过程,有图有真相 ,就这本:http://www.ozon.ru/context/detail/id/5515189/ 有油画基础的适当变通一下,就可以用来画一般的坦培拉 ... 东京梦华rnc

    嗯。OK。筋疲力尽的。寒假找俄罗斯同学研究一下。现在每天折腾的只想睡觉

  • Настя

    Настя 2013-12-24 18:39:31

    很推荐你寻找一些德国和荷兰,以及意大利的写材料的书,这些国家这方面蛮好,说实话我有个经验之 很推荐你寻找一些德国和荷兰,以及意大利的写材料的书,这些国家这方面蛮好,说实话我有个经验之谈,就是无论那本材料的书,你看多少遍,都会觉得云里雾里,尤其写的越详尽越是这个感觉,毕竟画家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你研究了材料你会发现,为了同一类效果,画家和画家之间的差异真的太大,不仅在古典技法里,就是现代直接绘画,印象的,都存在材料偏好,要做到的仅仅是在那个方面的极致。我很推荐你在遵循一些最耳熟能详的材料使用规则时,自己尝试各种媒介并做好手札,这会为后人了解你的材料有一定作用,对材料的掌握通过看书很艰难无趣,看视频还好,最有意思的就是自己手工制作,熬胶,小心翼翼地刮底子,抛光磨制,这些过程极其有趣,我就曾经做过一个十二层薄白垩底的坦陪拉不融水底,我觉得这个足够是艺术品。艺术品毕竟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基本材料选择也很重要,学会亲自鉴别雨露亚麻好坏,通过烧,闻,扯,木料的炮制过程,雨露麻的不同延展性怎么绷,。。。扯太多了,就是说自己研究吧,不会很困难 ... Bush's

    这就是我通常没耐心看文字。实际的操作被人教会发现很简单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4826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