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翁瑞午ZT

慕徵弘

慕徵弘(风花雪月) 组长
2008-11-17 09:17:17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收皮囊的恶魔

    收皮囊的恶魔 (几番波折方知,人生似梦一场) 2008-11-17 09:29:42

    这种帖子很好,很长见识

  • 慕徵弘

    慕徵弘 (风花雪月) 组长 楼主 2008-11-17 11:23:14

    大雅上面也有文章谈到翁.

  • ananda

    ananda (永离一切诸恶道) 管理员 2008-11-26 23:29:18

    翁还算是有人品的

  • 白草红叶黄花

    白草红叶黄花 2010-01-09 14:51:08

    受教了. 另有唐蔚芝(文治)、唐谋伯留下 《长生殿•小宴》唱片,那位能指点一下

  • 慕徵弘

    慕徵弘 (风花雪月) 组长 楼主 2010-01-10 21:42:57

    只看过唱片,没听过。

  • 白草红叶黄花

    白草红叶黄花 2010-01-11 18:15:42

    倒是有幸听过,问题另一面是吟唱唐若钦公迎春送春诗.感觉应该是江苏人,且学识很高.但无从了解.能提供些线索吗?

  • 慕徵弘

    慕徵弘 (风花雪月) 组长 楼主 2010-01-11 22:47:14

    百度之

  • 慕徵弘

    慕徵弘 (风花雪月) 组长 楼主 2012-05-23 11:14:06

    先生读文法的特色突出体现在它的音乐性上。这是往日所学习的以及后来所听到的其他读法都不能相比的。20世纪40年代中,上海大中华唱片公司曾请先生录制读文灌音片一套,共10片,内容包括《诗经》中的《鸨羽》、《卷阿》、《常棣》、《谷风》、《伐木》,《楚辞》中的《云中君》、《湘夫人》,《左传·吕相绝秦》,《史记·屈原列传》,诸葛亮《前出师表》,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李华《吊古战场文》,欧阳修《秋声赋》、《丰乐亭记》、《五代史·伶官传序》、《泷冈阡表》,范仲淹《岳阳楼记》,苏轼《水调歌头》,岳飞《满江红》,唐若钦公《迎春诗》、《送春诗》,昆曲《长生殿·小宴》,其中除昆曲有现成曲谱外,《诗经》、《楚辞》和两首诗属上述第一类,《水调歌头》、《满江红》属第二类,《吕相绝秦》属第三类,余皆属第四类。这一套灌音片保存了先生所读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古典文学作品,弥足珍贵。惜为当时录音和制片技术所限,唱片又不耐久藏,今日听来,已有模糊和失真之处,较之昔日亲炙时的感受逊色多了。

  • 水滴

    水滴 2012-05-23 18:58:28

    慕兄:“1953年,翁瑞午的發妻逝世,陸小曼遂正式成為他的續弦。”这句话不妥,陆小曼至死都是徐志摩的未亡人身份,她有书面文字说她深爱徐志摩,从无改变,翁是老友,两人曾有约定,不许他抛弃发妻,也不结婚。 陆小曼临终对赵清阁遗言,死了要和徐志摩合葬。 至于徐志摩对翁瑞午的看法,《徐志摩未刊日记》里有不少微词的。而且他串戏,相当一部分只是勉强凑一下陆小曼的趣而已,他在日记中写过这样的抱怨:“我想在冬至节独自到一个偏僻的教堂去听几折圣诞的和歌,但我却穿上了臃肿的袍服上舞台去串演不自在的“腐”戏。”。虽然他说过“男女之间,最规矩,最青白的是烟塌;最暗昧,最嘈杂的是打牌。”,但渐渐,对翁瑞午是有诸多不满的。 台湾陈小蝶说过,当徐志摩易,当翁瑞午难。这话有一定道理,没有他,陆小曼很难生存下去的。 也请参考胡适对翁瑞午的评价:一个自负风雅的俗子。 《人间四月天》的歪曲事实,比比皆是。它最大的贡献是美化了张幼仪,贬低了陆小曼,歪曲了翁瑞午。对此,陈子善教授说过:“张幼仪虚伪,林徽因矫情,陆小曼忠厚。”这话有没有道理,经过实际的了解,会有一定的认识。我们这个时代也是如斯,忠厚的下场往往百口莫辩。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41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