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 - 志怪小说

张纸

张纸(淠)
2013-09-24 11:42:55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张纸

    张纸 (淠) 楼主 2013-10-04 19:17:31

    钱塘徐秋夫,善治病。宅在湖沟桥东。夜,闻空中呻吟,声甚苦,秋夫起,至呻吟处,问曰:“汝是鬼邪?何为如此?饥寒须衣食邪?抱病须治疗邪?”鬼曰:“我是东阳人,姓斯,名僧平。昔为乐游吏,患腰痛死,今在湖北。虽为鬼,苦亦如生。为君善医,故来相告。”秋夫曰:“但汝无形,何由治?”鬼曰:“但缚茅作人,按穴针之,讫,弃流水中,可也。”秋夫作茅人,为针腰目二处,并复薄祭,遣人送后湖中。及暝,梦鬼曰:“已差。并承惠食,感君厚意。”秋夫宋元嘉六年为奉朝请。 ——《续齐谐记》·吴均

  • 张纸

    张纸 (淠) 楼主 2013-10-04 19:22:33

    会稽赵文韶,为东宫扶侍,坐清溪中桥,与尚书王叔卿家隔一巷,相去二百步许。秋夜嘉月,怅然思归,倚门唱《西夜乌飞》,其声甚哀怨。忽有青衣婢,年十五六,前曰:“王家娘子白扶侍,闻君歌声,有门人逐月游戏,遣相闻耳。”时未息,文韶不之疑,委曲答之,亟邀相过。须臾,女到,年十八九,行步容色可怜,犹将两婢自随。问:“家在何处?“举手指王尚书宅,曰:“是闻君歌声,故来相诣,岂能为一曲邪?”文韶即为歌《草生盘石》,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乃曰:“但令有瓶,何患不得水?”顾谓婢子:“还取箜篌,为扶侍鼓之。”须臾至,女为酌两三弹,泠泠更增楚绝。乃令婢子歌《繁霜》,自解裙带系箜篌腰,叩之以倚歌。歌曰:“曰暮风吹,叶落依枝。丹心寸意,愁君未知。歌《繁霜》,侵晓幕。何意空相守,坐待繁霜落。”歌阕,夜已久,遂相伫燕寝,竟四更别去。脱金簪以赠文韶,文韶亦答以银碗白琉璃匕各一枚。既明,文韶出,偶至清溪庙歇,神坐上见碗,甚疑;而委悉之屏风后,则琉璃匕在焉,箜篌带缚如故。祠庙中惟女姑神像,青衣婢立在前,细视之,皆夜所见者,于是遂绝。当宋元嘉五年也。 ——《续齐谐记》·吴均

  • 张纸

    张纸 (淠) 楼主 2013-10-04 22:37:17

    于是遂绝…什么意思? 于是遂绝…什么意思? sunplus

    知道那姑凉是尊泥像后,就没有以后了.....

  • 张纸

    张纸 (淠) 楼主 2013-10-04 22:42:36

    最后一段是神马意思? 最后一段是神马意思? 大花

    说原来那妹纸是尊泥像

  • 张纸

    张纸 (淠) 楼主 2013-10-05 10:31:21

    谢谢啦。。其实我问的第一篇。。。 谢谢啦。。其实我问的第一篇。。。 大花

    用铜盘把 书生,许彦,张散,从时间上串连起来

  • 张纸

    张纸 (淠) 楼主 2013-10-05 10:33:10

    嵇中散   嵇中散神情高迈,任心游憩。尝行西南游,去洛数十里,有亭名华阳, 投宿。夜了无人,独在亭中。此亭由来杀人,宿者多凶;中散心神萧散,了无惧意。至一更中操琴。先作诸弄,雅声逸奏。空中称善。   中散抚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云:“身是故人,幽没。于此数千年矣。闻君弹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来听耳。身不幸非理就终,形体残毁,不宜接见君子;然爱君之琴,要当相见,君勿怪恶之。君可更作数曲。” 中散复为抚琴,击节曰:“夜已久,何不来也?形骸之间,复何足计。”乃 手挈其头曰:“闻君奏琴,不觉心开神悟,恍若暂生。”遂与共论音声之趣, 辞甚清辩。   谓中散曰:“君试以琴见与。”于是中散以琴授之。既弹众曲,亦不出常;唯广陵散声调绝伦。中散才从受之,半夕悉得。先所受引殊不及。与中散誓,不得教人,又不得言其姓。天明,语中散:“相与虽一遇于今夕,可以还同千载;于此长夕,能不怅然!” ——《灵鬼志》

  • 张纸

    张纸 (淠) 楼主 2013-10-05 14:33:09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世说新语》

  • 张纸

    张纸 (淠) 楼主 2013-10-06 00:28:37

    唐贞元中,江陵少尹裴君者,亡其名。有子十余岁,聪敏有文学,风貌 明秀,裴君深念之。后被病,旬日益甚。医药无及,裴君方求道术士,用呵禁之,冀瘳其苦。   有叩门者,自称高氏子,以符术为业,裴即延人,令视其子。生曰:“此子非他疾,乃妖狐所为耳,然某有术能愈之。”即谢而祈焉。生遂以符术考 召。近食顷,其子忽起曰:“某病今愈。”裴君大喜,谓高生为真术士,具食饮,已而厚赠缗帛谢遣之。生曰:“自此当日日来候耳。”遂去。其子他疾虽愈,而神魂不足,往往狂语,或笑哭不可禁。高生每至,裴君即以此祈之。生曰:“此子精魂已为妖魅所击,今尚未还耳。不旬日,当间,幸无以忧。”裴信之。   居数日,又有王生者,自言有神答,能以呵禁除去妖魅疾。来谒裴与语,谓裴曰:“闻君爱子被病,且未瘳,愿得一见矣。”裴即使见其子。生大惊曰:“此郎君病狐也,不速治,当加甚耳。”裴君因话高生。王笑曰:“安知高生不为狐?”乃坐,方设席为呵禁,高生忽至,既入,大骂曰:“奈何此子病愈,乃延一狐于室内耶?即为病者耳!”王见高来,又骂曰:“果然妖狐,今果至,安用为他术考召哉?”二人纷然相诟辱不已。   裴氏家方大骇异,忽有一道士至门,私谓家僮曰:“闻裴公有子病狐, 吾善视鬼,汝但告请人谒。”家僮驰白,裴君出话其事。道士曰:“易与耳。” 人见二人,二人又诟曰:“此亦妖狐,安得为道士惑人?”道士亦骂之曰: “狐当还郊野墟墓中,何为挠人乎?既而闭户相斗殴。数食顷,裴君益恐, 其家僮惶惑,计无所出。   及暮,阒然不闻声,开视,三狐皆仆地而喘,不能动矣。裴君尽鞭杀之,其子后旬月乃愈矣。 ——《宣室志》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84404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