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二十七):人类需求的冲突
呼延论宇
哲学与宗教(二十七):人类需求的冲突 呼延论宇 人类由于物质和精神需求而作出一定的行为时,便引致了矛盾冲突,其现象的普遍,完全可以借用“矛盾无处不在”的判断去描述。 其实由需求而引发的矛盾冲突,並非人类所独有,在动、植物界也同样存在。植物之间,为了争夺阳光、水分,常使出混身解数,最后当然是适者生存、强者获胜。至于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相信看过《动物世界》所拍摄的各种动物之间生存斗争的影片,必定印象深刻。 而人类所面临的矛盾冲突,除了如同动物那样由本能的需求而引致之外,还由于人之间的思维认知会有差异,因此更多了一层由精神需求而生的冲突。 今天的每一个人类的个体,皆有其具体的存在环境。例如,从自然环境方面看,他(她)是存在于地球上的某个具体的位置;从社会环境方面看,他(她)既有其独立个体的一面,又有其群体中的个体的一面,例如,他(她)是一个家庭的一员,某个单位(学校、公司、组织、……)的一员,某个民族、国家的一员。而环绕着每个个体的具体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皆历经了长期的复杂变化发展,形成了现今的具体存在方式。自然及社会的这种具体存在方式会对个人产生什么影响,形成什么矛盾冲突,我们必须作具体的分析。下面我们试看一些例子。 当毎个人类个体离开母体,切断脐带,便只能靠自己的身体结构去完成整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俗语云吃喝拉撒。按今天社会的普通的标准,一个新生婴儿具有相当多样的物质需求,食的、用的、医的、……一大堆。然而,却不是每一个新生婴儿的每一种需求皆能被满足,这牽涉到多种因素。例如,光是奶粉这一项,这几年在中国便生出了许多故亊,最终只能有部分人的需求获得满足,部分人却得不到。类似这样的情形很多很多,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各个方面皆会出现人们需求的冲突,不仅欠发达的国家有此现象,发达的国家也有,只是相对于欠发达的国家情形稍好些。 现在人们热衷于当冠军,当状元。因为一旦成了冠军、状元,除了能获得切实的物质利益外,还有鲜花、掌声、“光宗耀祖”、“为xx争光”,亦即还可满足个人或群体的精神需求。然而在某项比拼中,参与者众,冠军、状元却只有一个。换句话说,成功者、精神需求满足者只是极少数,失败者、精神需求不满足者却是大多数。 今天的中东地区,乱作一团,其中有物质需求,例如化石能源,所产生的冲突,也有精神需求的冲突,例如价值标准的冲突(比如对自由民主的看法及实践,当地的传统与西方的理念的冲突),宗教信仰的冲突(三大宗教在该地区有悠久的冲突历史,每种宗教内部的不同教派也有悠久的冲突历史)。 而整个人类,今天沾沾自喜于对自然界各种亊物,具有深刻的认知与改造的能力,使人们获得越来越奢华的物质享受,也使人类的精神意识,不断地自我膨胀,以为人定胜天。可是人类的无限制自我复制,使得地球上的资源已经难以承受人类全体所产生的物质总需求。当人类欢呼某项新科技成果的诞生时,其带耒的负面影响可能过了很久才会被发现,例如,核技术的使用便是如此;基因技术呢?大规模的填海、筑埧工程呢?……?这就引致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冲突,自然界往往是以其特有的方式去惩罚人类。 …… 今天人类的活动范围,往大处看,只超出太阳系一点点。太阳系又只是银河系中的一小部分。银河系中有亿万颗各类星体,而类似我们的银河系的星系有上千亿个,可是所有这些星系也只构成宇宙的一角。足见宇宙是多么广袤,而人类的活动范围则是多么狹小。往小处看,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强子、轻子和传播子、……。如果我们接受“物质结构往大处无限延展,往小处无穷可分”的判断,那么人类的认知与活动的范围真是微不足道,人们大可不必自以为是。只要人们能持有合理的认知,据此以实施合适的行为,那么,或许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减少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构建一个和谐的地球。 哲学与宗教(二十八):对一些具体的概念、判断、思維模型的思考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黄泓圣语录:当人类各方社会平民百姓人家们 (黄泓圣)
- 如何在理性至上的、以二元对立为主导的世界中充沛的活着 (Awesome)
- 97年Gap中男生,寻挚友也寻伴侣,希望你爱读哲学社科、待人温... (Menocchio)
- 拙著《重铸“万学之学”——“辩证存在主义”新哲学创论》 (头脑)
- 与天道对话 (沣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