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传第五十八
来自:Trovatore(我思我想我怕我会心意变灰)
三五九四页:自汉武帝始,以经术取仕。此议出于公孙弘,然而后世但传董仲舒之名而不言公孙弘,不知何故。岂董门弟子后多腾达者,故光耀其宗师耶? 三五九六页: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一岁之中,天下儒生只取百人,今之高考制度小巫见大巫矣。 三六〇〇页:彼有一京房,此亦有一京房,且俱通《易》,天下焉有此等巧事?想是班固揽集史料有误,而不能考证以明真伪,遂轻率入此传中。又或为手民误植乎? 三六一〇页:王式为昌邑王师,昌邑王废,群臣皆下狱诛,式系狱当死,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亡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尝不流涕为王深陈之也。臣以三百五篇谏,是以亡谏书。”使者以闻,亦得减死论——此问答有急智,而能以《诗》逃一死,颇滑稽。又:观博士江公辱王式,知文人相轻,由来已久矣。 三六一二页:此传文采平平,无多可述者。辕固一段有趣,然而由《史记》移植得来。 三六一八页:丁姓子孙,乃一人名:姓丁,名姓,字子孙——使人笑煞。 三六二一页:班固赞语有云:儒学“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善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禄利使然,四字精辟。又:太史公作《儒林列传》,写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传承,井然有序,至班固则擅改原文,错乱其顺序,记儒林以人而不以经传,骤失条理,不知所谓。又:观《史记》、《汉书》两儒林传,知经术文学,代代相传,无明师则不能成学。呜呼!今日国学式微,前遭倾覆之灾,后有夷陵之患,虽尚不乏有志为学之士,但恐传承已断,今人所学所讲,已迥异于学术之原旨矣!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请教《汉书》中的一个句子理解 (静下来。)
- 请教大神这句话如何理解 (今天是个好日子)
- 比较讨厌萧望之 (Alan)
-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Trovatore)
-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Trova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