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江湖唱不尽荒山泪——纪录片《京剧》
心中的湖
评家:心中的湖 纪录片:《京剧》 总导演:蒋樾、康健宁 播放日期:6月3日cctv综合频道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趟京剧这条河不容易。 链接:传记:《梨园宗师梅兰芳》、电影《梅兰芳》 纪录片《京剧》,一石激起千层浪,受《舌尖上的中国》的启发,这部纪录片也是从人文的角度,辉映京剧这200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没有《舌尖上的中国》那般幸运。《舌尖上的中国》是吃货的世界,编导没有过多地重复众所周知的名菜,其实是在剑走偏锋,从情感的角度唤醒人们灵魂深处的记忆。但《京剧》不行,《京剧》怎么绕,也绕不开火辣辣的“千里眼”。 如果拿两部纪录片做比较,《舌尖》热,《京剧》冷,吃,谁都有一张嘴。而京剧却不一定人人都能看得下去。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离京剧的门口近一点,《京剧》的编导也算煞费苦心,从摄影到解说词,搞得都很文艺,刻意营造了一种烟雨茫茫的氛围,抬望眼,仰天长啸,这部片子最令人的感慨的地方在命运,编导用独特的视角,抒发了时代摧枯拉朽的变革对京剧的影响,披露京剧和时代互为依托、互为矛盾的关系,诉说伶人在人生长河中的身不由己。谭鑫培等名角登宫廷舞台,客观上是统治者对京剧的抬爱。但清王朝的轰然倒塌,京剧又成了众矢之的,胡适、周作人等精英的指责,虽然形成一种舆论风潮,但左右不了京剧,因为京剧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民国的开化,给京剧营造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才有了梅兰芳、齐如山戏曲改革的顺风顺水。但军阀、帮会地头蛇的横行霸道,又让地位低下的艺人雪上加霜,武生常恒春、刘汉臣就是倒在军阀、青帮枪下的冤死鬼。在上海跑码头,不拜杜月笙、黄金荣,在天津不拜袁文会,就甭想开锣。这些滴血带泪的诉说,不但生动地折射出乱世艺人的悲苦命运,而且还把权利对于艺术的裹挟,揭示得入木三分。当这些悲怆回应在“江湖.荒山泪”上时,那种特有的命运之苍凉,还是让观众动心的。红尘如酒,浮生若梦,京剧这200多年,一直离不开各种势力的裹挟,磕磕绊绊走过来,委实不易。 导演蒋樾是戏曲学院毕业的,用这种唯美的方式,表现古老的京剧,是一个全新的角度,确实能链接门里门外的风景,让非行里人产生关注它的欲望。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由于疏忽,让这部片子硬伤累累,有的还是小儿科的硬伤。岂不知,京剧是一座丰碑,戏曲爱好者爱京剧如生命,爱角儿胜过亲人。所以,搞戏曲节目,不说步步鞠躬,至少要带着敬畏。当然,这部纪录片在戏曲学院教授,兼角儿的把关下,进行了修改,在纪录频道重新播放了。但这部纪录片,应给其它电视制作人一个警示,和历史沾边的事,每一张照片都要认真核实,鼠标一点,网络点上张冠李戴的多了,可电视节目不行。 从另一个角度说,舌尖是一个大众化的题材,而京剧有它自身的规律,循着舌尖的套路走,制作片子虽然文艺了,但京剧的魅力却被或多或少地淹没了,如果能够根据表达对象的自身特点,确定片子的风格,老照片中,也许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胡文阁“倒好事件”有感 (绝缘鼠)
- 这个群 (清凉)
- 召集组员!一起助力开启小组中秋家宴! (小组活动官)
- 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书评《寂寞圣哲》 (音乐水果Joyce)
- 【影评】致:永远年轻的疯子——《杀死汝爱》 (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