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人民币基金崭露头角

霸王硬上龙

霸王硬上龙(寻求智慧 改变世界) 组长
2008-08-15 11:37:54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霸王硬上龙

    霸王硬上龙 (寻求智慧 改变世界) 组长 楼主 2008-08-15 11:38:11

    人民币基金募资环境尚不成熟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理事会6月5日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2008年4月,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同意社保基金可以投资经发改委批准的产业基金和在发改委备案的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总体投资比例不超过社保基金总资产(按成本计)的10%。紧接着,6月10日,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第二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作主题演讲时宣布,社保基金已决定投资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弘毅投资和鼎晖。

      接连的两个消息,占据了国内财经媒体的不少版面。据报道,截至2007年末,社保基金总资产已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这就意味着有高达500亿元的社保基金可以进入国内的股权投资基金,这个数额对国内的股权投资基金而言无疑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

      然而,社保基金的高调进入,并不意味着国内人民币基金的募资环境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且不说社保基金10亿元的起投金额使得不少规模较小的基金无缘从中分一杯羹,能进入社保基金视野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当是寥寥无几。就算社保基金能人人有份,也只能算是一个LP而已。

      对于整个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来说,资金的来源应该多元化,靠少数几个LP无法形成整个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网络。目前,国内人民币基金的最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政府,包括各地成立的政府引导基金、国开行引导基金等,此外也有少量的民间资本,从总量上来看仍然是远远不足。

      但资金数量少只是表面现象,人民币基金募资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国内还未能广泛接受有限合伙架构下的出资人(LP)与管理人(GP)的关系。在私募股权投资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西方市场,LP与GP的关系已经有成套的体系和规范,并已形成惯例。LP在遴选GP时严格把关,一旦选定GP后就放手管理,不对GP的投资加以干涉,最多只是充当顾问的角色。然而在国内,这种LP-GP的关系短时期内还无法落地生根。

      第一,私募股权投资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一支海外基金的存续期通常都在十年左右,LP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而国内的很多投资人往往很看重短期的收益,甚至希望每年都有分红。第二,一旦LP把钱交到GP手中,GP就负起完全的责任,LP不可以干涉GP的日常经营业务,不参与GP的投资决策。但国内的出资人常常要参与管理,甚至强求GP投资某些项目,以至于管理角色混乱,责任不明。第三,在LP-GP的关系下,GP理所应当获得相应的收益,包括管理费和未来的投资收益分成。国内LP往往在这方面也有所保留,不愿意为GP的专业“服务”付费。

      在国内的LP-GP关系上,近期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是东海创投。这家温州首家民间有限合伙创投企业成立于2007年下半年,在运营了不到一年后便淡出市场,将所有股权关系及剩余资本转入了环亚创投,东海创投与其管理团队北京杰思汉能分道扬镳。而新成立的环亚创投,投资决策权全部在投资人手中。据报道,东海创投的发起人胡旭苍认为,这种结果主要由于管理者与投资人利益取向的不一致。而杰思汉能负责人刘圣君则表示,在与管理团队合作时,温州投资者要甘于做一个“投资人”,而不是参与具体经营。

      从长期来看,如环亚创投这样的投资决策模式显然有悖于这个行业的专业团队管理的原则。但就现阶段而言,也许是国内这个还没有真正准备好做LP的群体的现实选择。深圳创投同业公会王守仁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的刘健均,都主张在中国现阶段的人民币基金应采取公司制而非合伙制,其原因之一也是国内LP群体的不成熟。

      中国现阶段并不缺乏资金,缺乏的是LP的理念,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基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评论

  • 霸王硬上龙

    霸王硬上龙 (寻求智慧 改变世界) 组长 楼主 2008-08-15 11:38:30

    人民币基金的中国特色

      眼下的中国创投圈,成立人民币基金已经成了一种时尚。大凡熟人碰面,闲聊的话题中少不了要问问对方有没有设立人民币基金的打算,而得到的答案如果不是已经成立,也多半会是“正在筹划中”。据统计,今年第二季度本土机构新募集的人民币基金就达29支之多,另外还有2支中外合资的人民币基金。与“多”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的人民币基金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首先在组织形式上,人民币基金并不是普遍采用国外通行的有限合伙制,而是更多地采用公司制,并混合着信托制、非法人制等多种形式。根据统计,二季度募集的29支人民币基金中,采取信托制组织形式的有2支,有限合伙制的5支,其他则主要是公司制。

      人民币基金未能采用国际通行的有限合伙制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还是政策方面的障碍。虽然根据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私募基金以有限合伙形式设立并没有实质性的法律障碍,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仍然有些难度。进一步地,根据中国《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和《企业所得税法》,目前国家关于创业投资基金的税收优惠政策,仅针对公司制创投基金。另外,在被投资企业上市的过程中,合伙企业作为拟上市企业的股东也仍然存在争议,这给资本的退出带来了难度。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处长刘健钧和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王守仁都认为目前环境下,人民币基金还是以公司制为好。

      人民币基金的第二个鲜明特点是基金规模小、存续时间较短、投资期短。据报道,今年6月份达晨财富一期基金完成募集,规模为2亿元人民币。这笔基金将在3-6个月的时间内投资完毕,并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募集规模达3亿元的达晨财富二期基金。如此半年一次的募资速度,在国外的创投中很是罕见。国外创投基金普遍为10年存续期,2-4年的投资期,而国内的人民币基金存续期限则多为5-6年,投资期可以短到1年以内,可以称得上是“快VC”了。

      人民币基金的“中国特色”还体现在LP与GP的关系上。国外有限合伙形式下,LP不介入基金的具体运营。而在国内则恰恰相反,出资人很少能不参与基金的具体管理,部分帮助募资的LP甚至还享有GP的收益分成。

      在募集资金的投向上,人民币基金也有自己的特点,其资金运营相对比较灵活。例如,“深国投·创新资本一号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深国投·创富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都规定:尚未进行股权投资的资金或股权投资项目退出后尚未进行分配的资金可用于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货币市场基金、新股申购、有担保或抵押的理财产品等低风险稳健型投资品种。这两份计划对闲置资金的运营规定了可以配置在相对比较低风险的品种。在市场上,还有诸多基金以“创投基金”的名义做非创投业务,例如投资二级市场、投资房地产,甚至进行短期拆借等等。因此,政府在出台鼓励创业投资的政策过程中也很为难,毕竟鉴别哪些是真正的创投基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人民币基金虽然就像这夏天的温度一样“热潮汹涌”,但眼下还属于“初级阶段”,有些“中国特色”也在情理之中,只要是在健康发展的路上就好。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33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