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上)
来自:在路上
所有的青春往事,是不是都会随风消逝?所有的爱情故事,是不是都这样悲剧收场? 看完《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忽然又多了一份现实的感触。离开校园的我们将面对什么?快要踏上社会的我们要追求什么?陷在爱里的我们能否永远坚持着? 蒙蒙,那双清澈明媚的眸子仿佛容不下世间的一颗尘埃,那么纯净,那么透亮,好像游离在这尘世之外,那个昔日家中的乖乖女,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公主,那个有着阳光般笑容的女孩,那个对爱充满幻想的天使。 蒙蒙讲过,爸爸说大学四年不准谈恋爱,早恋是愚蠢的。戴妍却不以为然地告诉她,你要爱上了,谁也管不着你。就这样,蒙蒙爱上了一个注定要辜负她的男人。“我准备失恋一次,然后嫁一个特别爱我特别有钱的老公。人一辈子,总得动真格的爱上什么人,但是一旦爱上了,第一步是失去自己,第二步就是失去你的爱情。”然而李然却说:我敢跟你打赌,你不会失恋的。然而这个赌局并没有应证幸福,恰恰相反却应验了她的失去。或许很多事都是如此,说是这么说,到时候就不这样了。 人生最大的弱点是禁不住诱惑。也许,只有爸爸是对的。这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坏人,他们也不是存心要欺骗你的,只不过是伤害了别人,自己不知道罢了。 周蒙——开在青春里的雪百合 初见她的时候,李然是这样熟悉的感觉:我第一次看到这双眼睛,就希望自己可以一生被它注视着,一双清澈而明媚的眼睛。在这双眼睛里,清澈得只容得下一个人,唯一的一个人。我听见自己的心跳,感觉不到自己的呼吸,只觉得自己漂浮在半空中。这世界里,只有这注视着我的那一双眼睛。我知道我等待的色彩,我期待的唯一,终于到来了。 蒙蒙恬静的笑容里,总是藏着一份淡然而莫名的恍惚,对爱情她总是患得患失,小心翼翼。她有种与生俱来的天真无邪,一种怅然若失的天赋,凝望中透着份期待的忧伤,仿佛注定要在这混沌的世界里被伤害一样。因为有爱,所以孤单;因为纯情,所以寂寞。她以一种少见的,对爱的无畏与宽容吸引着人们,又在现实的爱情中撞得头破血流,然后拼命地用一个微笑来保持她清高的韧性,而这种尴尬的矛盾,却也成了她的另一种魅力。 懵懂的初恋 爱情总是不知不觉的到来。不经意的几个眼神,几句言辞就会让人身不由己。蒙蒙从前不知道,原来喜欢了,就真的会不顾一切了。几次走在一起,他们之间总流露出一种安静而和谐的默契。即使沉默,也别有诗意,直到有一次李然握住了她的手。就这样,一场单纯而唯美的恋爱开始了。这样的初恋,多少有些物哀的味道,带着份纯真的感伤、悲哀的虚无、孤独的虚幻。 很喜欢剧中的几处细节,有种朦胧的暧昧。比如李然给蒙蒙拍照,给她放照片,和她看东京爱情故事,陪她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每一次,蒙蒙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还记得暗房里第一次接吻的蒙蒙,带着悸动和羞涩。初吻的美好写在脸上,又不自觉的微微轻颤。说不清是兴奋,喜悦还是一次冒险的尝试。 有一回,李然要买花给蒙蒙,蒙蒙说不要玫瑰,要百合,于是李然买了所有的。李然很奇怪地问,别的女孩都希望男朋友上送自己什么红玫瑰,还要十一支是什么一心一意。蒙蒙生气道:我是别的女孩么,再说了,你送过多少女孩玫瑰花?言语间,有她的一丝苦涩。因为她知道李然的过去,而那段过去的女主角另有他人。 蒙蒙就像那开出一半的百合般纯洁芬芳,唇齿气息间是她清醇的味道。她是需要温暖的,没有了阳光,就会凋谢。再美丽的花儿,失去了滋润,都会枯萎。所以清新的百合,最后还是憔悴地凋零了。初时的那场爱情,最终是用来祭奠青春的。剧中有几个很重要的情节都和电话有关。李然不在身边的日子里,蒙蒙总怕他忘了打电话给她。一没了他的音讯,她就开始魂不守舍,胡思乱想。有次他去灾区采访,很久都没有消息,蒙蒙便一直情绪低落。直到她收到一张照片,背面写着:当你唱歌的时候,你要想着我……蒙蒙笑了,但她依然怪他过了那么久才给她写信,是不是没有想她。李然说,我每天有工作,不可能一天到晚就想着你一个人。蒙蒙却说,为什么我一天到晚就想着你呢?这不公平。后来每次他有采访不能陪她时,他都会打电话对她说:亲爱的,你要乖乖的。还有一回,哥哥结婚,蒙蒙和爸爸去了北京,那时的她和他只有电话联系。蒙蒙接到电话就说,我又想你了,我怎么才分开一天就那么想你呢?后来李然去了西藏,临别的时候蒙蒙也只是说:你要记得天天想我,给我打电话。可见男人和女人是有区别的。女孩把爱情当成了生活的全部,可是男人却永远不会。所以,女人是注定要受伤的。 其实仔细想来,最后引发悲剧的起因,也是因为在西藏时李然想要给蒙蒙打电话,才会被困在泥泞中,才会遇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才会和另一个女人有了一夜情。 关于恐惧。李然买的第一枚戒指被蒙蒙弄丢了,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不好的预兆。当时的蒙蒙显得十分脆弱惶恐,她害怕他不理她,因为那是他们的约定,于是蒙蒙想到要以身相许,因为她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说她有多么爱他,她不想他离开她。李然心疼了。他说是自己太小气了,但小气是因为他在乎她,他容不得她对他半点厌倦和疲惫,更何况是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一枚戒指。 害怕失去,是爱情共有的特质。蒙蒙问李然今天几号,她要他一辈子记住这个日子。因为她已经准备好变成一个女人。李然望着有些紧张的蒙蒙,最后还是说,我们把它留到我们结婚那天吧!蒙蒙抱着他,脸上多少有几分失落的无奈。女人都是脆弱的,她会不顾一切,抓住哪怕只是一丝的机会去挽救她的爱情。后来,李然又送了蒙蒙一枚戒指,蒙蒙说要一辈子带着它,永远都不摘掉。其实,女人在爱情中担惊受怕、不知所措总是有她的理由的,或许在男人看来已经解决了的一件小事,在她想来依然会觉得很严重。因为在乎,不是么? 关于等待。李然提前从西藏回来的时候,蒙蒙却想要分手了。不是不爱,恰恰相反是她太爱他,太想他,但是想着想着也会疲倦的。她不喜欢漂泊,他却注定要漂泊一生,所以他们只能是两个世界的人。李然问蒙蒙:你就不能为我做一点改变么?她回答:你为什么不能为我做一点改变?于是他想到要结婚,因为夫妻是不能分居的。蒙蒙浅浅一笑:不能分居,你是信不过我,还是信不过你自己呀。李然抱着蒙蒙说了句:我信不过我自己。说穿了,青春的故事,有多少是有把握的?其实连我们自己都不信任自己,又凭什么说要给别人幸福呢? 可怕的预感。女人的无心之言就好像冥冥中安排好的一样。未来,也许就是那么不经意的被一语击中。有回蒙蒙让李然陪她去食堂吃饭,她说:有一次就已经很满足了,这样即使将来不在一起,也已经有美好的回忆了。她是不是早已知道了将来要发生的事呢? 在李然要离开她之前,也仿佛是预感的一样。他说要去买花,蒙蒙坚持要跟他一起去。她说:你一出去我就觉得你不会再回来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最近那么紧张。你一不在,我就什么事情都不想干了,就坐在家里等你,想等到你回来。他说:傻瓜,你怎么会这么想。其实蒙蒙一点也不傻,她所担心的其实恰是正在发生的。 女人对爱情特有的敏感和直觉,不知道是她们本能的防范,还是一种不幸的特质。蒙蒙说过,强者可以不懂弱者,但弱者必须懂得强者才能保护自己。她是对的。 一无所有。没有了爸爸,失去了李然。蒙蒙在一夜之间失去了两个最爱的人。爸爸脑癌去世,李然另娶他人。他们都骗了她,她最爱的两个人。他们都让她在江城等他们,但是他们都不回来了。她忽然觉得被这个世界抛弃了,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每件事情都做不好,所以他们都不要她。看到这里,常常会有撕心裂肺的绝望感,看到那个孑然无助的身影,对蒙蒙的同情又更深了一步。擦身而过。北京看上去大,其实也很小。已经没了缘分的旧情人终是没有结果的,即使靠得再近,也依然是错过。虽然他们彼此都能感觉到对方,虽然气息还是那么熟悉。但是蒙蒙知道自己不能留下,不能和他共存于同一个城市,于是她开始流浪。曾经如此渴望安定的她也开始了漂泊,我猜蒙蒙一定不会想到,有一天,她会像李然一样,随便就乘上一辆火车,而且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何去何从,连个目标都没有。就这样,她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 不会有人想到蒙蒙去了山区的小学教书。最初的她还是会坚持给李然和爸爸写信,虽然他们都离开了她。欣慰的是后来她想通了,这些信也随着青春的苦涩一起化为了灰烬,过去的伤痛是时候结束了。人不能一生都活在被遗弃的阴影里,她终于决心要重新开始了。 缘分还是这么奇妙的东西。几年后的李然居然还去了那所小学采访,不知道是编剧有心制造那么一幕巧遇,还是为了说明爱情在那一刻真正消逝后的坦然。再次的相逢已是哑然。无言,或许是最好的结局。当年的爱情在多年以后,也许只剩下作为一个老友的轻声问候。 蒙蒙后来告诉了老校长她的故事。校长问蒙蒙,你挺想他吧!她却笑着摇了摇头。校长说,就是啊,年轻轻的,哪能没有点儿坎坷呀! 李然给了她一个梦,也亲手结束了那个梦。他锁住了她,她却留不住他。一枚小小的戒指更像一种对爱情的讽刺。风干的眼泪变得更加冰凉,也许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却只是欲盖弥彰。他是她不能言说的伤。青春的往事,最终遗落在那山野沟壑,以及那穿越小桥流水的清风明月里。经历了那么多,感情的事无法割舍却又不得不割舍,阴错阳差往往只能归于有缘无分,这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定数。最初的爱情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坚不可摧,只要一点点诱惑就能摧毁,如此单薄,如此无力…… 淳厚的亲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蒙的父亲是那段青春记忆的见证者。 爸爸告诉过蒙蒙,一个女孩子在社会上最好是不求人,求人就是欠人人情,欠人情就得还,虽说这是件小事,可是会养成一种习惯。不要跟人张嘴。对一个男人过于依赖,最后总是更多伤害。蒙蒙以前不理解,当她明白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因为那时她已经失去了。其实爸爸有很多话都很有道理,可热恋中的人总是很难理解。蒙蒙总是为着去见李然而冷落了父亲。有一次爸爸昏倒了,没有人在家,当然蒙蒙是不会知道的。她总是在不开心的时候,才想到回家,那一刻,只有爸爸在门口等她。 其实,爸爸并非是个不通情达理的人。记得蒙蒙藏起李然替她放大的照片时,爸爸并没有质问她,反而觉得挺好看的,问她为什么不放在外面。他见到李然的时候,也没有为难他,反而觉得他是个挺可靠的小伙子。蒙蒙在李然家看到晓彬,引起了误会,决定不理他的时候,居然是父亲让她给人家一次解释的机会。蒙蒙把自己关在房里,她一直很不开心,爸爸要她专心学习,其他的事先不想。那时蒙蒙抱着爸爸哭了。还有一回,李然看到有男生送蒙蒙回家非常生气。他发火,蒙蒙咬了他。她依然不能原谅他的背叛。窗外下起了雨,就像围城中的鸿渐一样,李然在雨里等她。这一次,又是爸爸让他进的家门。可见,爸爸一直都很理解他们。 周校长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把蒙蒙托付给了李然。希望将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照顾好蒙蒙,陪着她。李然保证了,可他后来做到了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记得爸爸临行前为女儿弹奏的那一曲《送别》,感人至深。悠远的钢琴声合着蒙蒙的轻唱,似乎已经穿越了生死的界限,悠扬的音乐无限延伸,把他们带去了很远很远,仿佛翱翔在一个只属于他们俩的世界。父女情深,原来可以演绎得如此真切。 爸爸去世后,留下了几封信给她。在她最失意,最彷徨的时候,至少还有爸爸的灵魂在陪伴着她。“蒙蒙,我走之后,你一定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人和事,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将来的单位,生活上,人情冷暖,事态炎凉。这都是最正常不过的,并非只有一个人的遭遇,你不要想不开,要坚强,要学会面对,应对。要相信自己,只要人在,一切都在。”,“蒙蒙,爸爸不在的日子里,恐怕你最大的敌人就是孤独了,从你出生到现在,虽然我们家也遇到了不少变故,但你毕竟都有我这个老爸在身边,而这次该是你正式的独自面对生活,孤独是你的敌人,可也是你的良师益友。全看你的态度,爸爸不苛求你有多么坚强,你毕竟是女孩子,爸爸只希望你学会享受孤独,战胜孤独。” 忽然觉得亲情是如此伟大,即使在已经消亡的时候。也许,这世上所有人都是别有用心的在接近你,有所目的的在讨好你,但至少父母不会。他们总是想要为你好,只不过有时候也会用错爱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