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谁来开启它的梦工厂?
来自:猫糊糊(@Depa)
关于图画书,你知道多少?为什么图画书一进入书店就遭遇“滑铁卢”,而在一些网站却掀起抢购风潮?图画书书价不菲,为什么同样高的定价,有人出了堆积在仓库里,有人却可以一版再版?如果让你来阅读,一本只有几十字(甚至没有一个字)的图画书,你能感受多少?那些隐藏在故事背后的事实,你看到了吗?本期一版,我们特辟“话题”栏目,对图画书做一扫描。欢迎亲爱的读者提供有意思、有价值的话题或信息。——编者 关于图画书,你知道多少? 到底什么是图画书?是家长想象中的只有图画而对孩子学习成长没有帮助的闲书?或者是摆放在书店里花花绿绿的只要是有插图的书? “并不是只有家长对图画书有误解,而是整个业界,从出版到销售,都对图画书存在全面的误解。”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阿甲这样告诉记者。 “图画书从创作开始,就是一种图文关系。”“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图画书里,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不再可有可无,甚至可以说是图画书的生命了。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来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儿童文学作家彭懿,近年对图画书颇有研究,是图画书阅读的积极推广人。他介绍说:一本优秀的图画书,除了图和画的内容外,对印刷品质、装帧质量,甚至开本的要求都有严格规定,“开本也是一种语言!” 彭懿以美国最具权威的图画书奖——“凯迪克奖”和由英国图书馆协会1955年为儿童图画书创立的“凯特·格林纳威奖”的评奖标准为例(见相关链接)说,一本杰出的儿童图画书,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还有图画与文字一起讲出来的故事。在欧美一些国家,有的图画书作家,可能一辈子只有三五部作品问世,越是面向儿童的书,他们越是谨慎。而反观我们国内,可能一个月就可以“出产”三五本书。而且在国外,图画书的编辑大都是儿童文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他们选书的眼光也相当独到。 参与策划《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逃家小兔》等经典图画书的上海上谊公司总经理马永杰告诉记者,图画书在中国大陆还刚刚起步,很多人(包括业界的相关编辑)对图画书都还不熟悉,对世界图画书的了解也几乎是空白,所以根本无从谈起。有些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图是文字的陪衬”阶段,他们看图画书,大多不看图。另外,由于接触渠道的有限,往年出版社的编辑参加法兰克福等国际书展,可能一本好的图画书放在你眼前,你也不会去关注。 个案:他们是怎么引进图画书的? 我们让个案来说话,看看人家是怎么认识、怎么引进、又是怎么出版和销售图画书的—— 这个“个案”是台湾信谊基金会。它成立于1971年,是台湾最早从事推广学前教育的专业服务机构,有点类似上海的中福会——它也有出版社、学前教育杂志、课程发展中心、实验托儿所、剧团、网站——甚至鼓励儿童文学原创的“信谊幼儿文学奖”(已举办了十几年)等系统化的服务。 2004年,信谊和上海少儿出版社合作,开始在大陆引进出版世界一流图画书,为大人和孩子开启一片新视野,也帮助孩子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之大陆,图画书在台湾已发展有年。台湾做图画书的出版社(或工作室、文化公司等)有十几家,他们都具备了自己的特色和读者群。国外的经典图画书,台湾基本都已引进,并且开始出现市场细分。信谊的图画书品质,在台湾有口皆碑。 据信谊在上海(即上谊公司)的负责人马永杰、邱德懿介绍,图画书在台湾除在幼儿园被广泛运用外,也已进入小学教案程序,老师们常常会选一些图画书在课上讲,可能是语文课,也可能是自然课(如《蚯蚓的日记》《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或者环保、科学……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图画书,不同的图画书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图画书是语文教学和其他很多科目的补充。 邱德懿说,课外阅读并不等同于课外作文、课外识字。阅读是一种广义的学习过程,是日日年年的积累,而不该是速效的、应试的。台湾也经历过语文教育的实践——课文为什么不能像课外读物(比如图画书)一样有趣?经过多年的尝试,老师们都已经认识到了图画书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图画书是早期阅读和亲子阅读最好的方式。 再来说说信谊对品质的坚持。在策划引进选题时他们非常谨慎,公司成立后便反复讨论,一次次咨询学前教育及儿童文学界的专家,直到2004年底才推出第一本书《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其间因为装订出了点问题,而断然负责任地回收所有不良品,整批重新印刷。 这样的事例还有几次。比如他们非常尊重原作者和授权出版社,《猜猜我有多爱你》因英国出版社要指定印厂、来回看样、监控品质,出版时间只好一延再延。《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出版后,作者五味太郎对书的字体、纸张等提出修改要求,再版时他们便做了调整,并在付印前寄样张给作者过目,获首肯后才开机印刷。 关于图画书,你知道多少?为什么图画书一进入书店就遭遇“滑铁卢”,而在一些网站却掀起抢购风潮?图画书书价不菲,为什么同样高的定价,有人出了堆积在仓库里,有人却可以一版再版?如果让你来阅读,一本只有几十字(甚至没有一个字)的图画书,你能感受多少?那些隐藏在故事背后的事实,你看到了吗?本期一版,我们特辟“话题”栏目,对图画书做一扫描。欢迎亲爱的读者提供有意思、有价值的话题或信息。——编者 关于图画书,你知道多少? 到底什么是图画书?是家长想象中的只有图画而对孩子学习成长没有帮助的闲书?或者是摆放在书店里花花绿绿的只要是有插图的书? “并不是只有家长对图画书有误解,而是整个业界,从出版到销售,都对图画书存在全面的误解。”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阿甲这样告诉记者。 “图画书从创作开始,就是一种图文关系。”“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图画书里,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不再可有可无,甚至可以说是图画书的生命了。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来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儿童文学作家彭懿,近年对图画书颇有研究,是图画书阅读的积极推广人。他介绍说:一本优秀的图画书,除了图和画的内容外,对印刷品质、装帧质量,甚至开本的要求都有严格规定,“开本也是一种语言!” 彭懿以美国最具权威的图画书奖——“凯迪克奖”和由英国图书馆协会1955年为儿童图画书创立的“凯特·格林纳威奖”的评奖标准为例(见相关链接)说,一本杰出的儿童图画书,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还有图画与文字一起讲出来的故事。在欧美一些国家,有的图画书作家,可能一辈子只有三五部作品问世,越是面向儿童的书,他们越是谨慎。而反观我们国内,可能一个月就可以“出产”三五本书。而且在国外,图画书的编辑大都是儿童文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他们选书的眼光也相当独到。 参与策划《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逃家小兔》等经典图画书的上海上谊公司总经理马永杰告诉记者,图画书在中国大陆还刚刚起步,很多人(包括业界的相关编辑)对图画书都还不熟悉,对世界图画书的了解也几乎是空白,所以根本无从谈起。有些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图是文字的陪衬”阶段,他们看图画书,大多不看图。另外,由于接触渠道的有限,往年出版社的编辑参加法兰克福等国际书展,可能一本好的图画书放在你眼前,你也不会去关注。 个案:他们是怎么引进图画书的? 我们让个案来说话,看看人家是怎么认识、怎么引进、又是怎么出版和销售图画书的—— 这个“个案”是台湾信谊基金会。它成立于1971年,是台湾最早从事推广学前教育的专业服务机构,有点类似上海的中福会——它也有出版社、学前教育杂志、课程发展中心、实验托儿所、剧团、网站——甚至鼓励儿童文学原创的“信谊幼儿文学奖”(已举办了十几年)等系统化的服务。 2004年,信谊和上海少儿出版社合作,开始在大陆引进出版世界一流图画书,为大人和孩子开启一片新视野,也帮助孩子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之大陆,图画书在台湾已发展有年。台湾做图画书的出版社(或工作室、文化公司等)有十几家,他们都具备了自己的特色和读者群。国外的经典图画书,台湾基本都已引进,并且开始出现市场细分。信谊的图画书品质,在台湾有口皆碑。 据信谊在上海(即上谊公司)的负责人马永杰、邱德懿介绍,图画书在台湾除在幼儿园被广泛运用外,也已进入小学教案程序,老师们常常会选一些图画书在课上讲,可能是语文课,也可能是自然课(如《蚯蚓的日记》《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或者环保、科学……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图画书,不同的图画书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图画书是语文教学和其他很多科目的补充。 邱德懿说,课外阅读并不等同于课外作文、课外识字。阅读是一种广义的学习过程,是日日年年的积累,而不该是速效的、应试的。台湾也经历过语文教育的实践——课文为什么不能像课外读物(比如图画书)一样有趣?经过多年的尝试,老师们都已经认识到了图画书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图画书是早期阅读和亲子阅读最好的方式。 再来说说信谊对品质的坚持。在策划引进选题时他们非常谨慎,公司成立后便反复讨论,一次次咨询学前教育及儿童文学界的专家,直到2004年底才推出第一本书《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其间因为装订出了点问题,而断然负责任地回收所有不良品,整批重新印刷。 这样的事例还有几次。比如他们非常尊重原作者和授权出版社,《猜猜我有多爱你》因英国出版社要指定印厂、来回看样、监控品质,出版时间只好一延再延。《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出版后,作者五味太郎对书的字体、纸张等提出修改要求,再版时他们便做了调整,并在付印前寄样张给作者过目,获首肯后才开机印刷。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最近的几张作品 (酷暑知了)
- 寻找最美最自由签约插画师! (fawn。)
- 9月12日更新【求助手】想找一个长期合作的线稿助手 求求求!!!! (土豆又叫马铃薯)
- 【求助手】求长期的线稿助手,求求求 (土豆又叫马铃薯)
- 【长沙】乐果文化 夏季招聘火热进行中 (爱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