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瘾症
来自:ifortune(只为生活更精彩!)
社交网瘾症,是指某些人在运用网络进行社交交流时,上了网瘾。其主要症状有刷屏强迫狂、零回复抑郁等。 目录 1社会现象 2主要症状 3心理分析 4造成危害 5戒除办法 编辑本段社会现象 每两分钟就要看一下有没有人like你的照片,每次手机一有声响就麻利地去看是什么新的消息,不管去哪儿都要充电和“签到”。社交网络在改变人们交流方式的同时,也让人患上了“社交网瘾症”。 编辑本段主要症状 症状一:微口语模式 在日常生活与人交谈时,说出来的话会限制在140字以内,他们认为超过140字的口语内容无趣又烦人。 症状二:刷屏强迫狂 不再会认真阅读每一条信息,但一有空闲就打开手机开始各种刷,刷微博、刷豆瓣、刷微信、刷陌陌…… 症状三:零回复抑郁 发出一段时间的微博并没有获得自己满意数量的转发或评论,便会陷入浓重的抑郁情绪中。 症状四:网络用语狂 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也会经常出现“@你”、“特么”、“切克闹”、“楼上”等网络流行用语。 症状五:勋章收集癖 网友通常会有收集癖,他们会痴迷于收集自己在各个社交网站上的勋章,不放弃一切可以炫耀的机会,即使他们收集的很多勋章都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症状六:离线恐慌症 一旦与社交媒体隔离,如暂时失去移动终端或者网络信号,会引起巨大的心理恐慌。[1] 编辑本段心理分析 社交网瘾症 随着个人博客、微博等新的社交方式的出现,人们泡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也日益增多。任何人都能把自己最新的情况放到网上,然后通过社交网络,跟自己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分享。当这种分享得到一些人的肯定时,人的心理会有满足感。越多人的参与,这种满足感就越强烈。当这种满足感成为一种习惯时,许多人已经依赖甚至离不开网络了,从而出现了社交网瘾。 编辑本段造成危害 社交网络在令现代人社交方式全面“update(更新)”的同时,也为人际关系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如损害身体健康、导致人际关系障碍、学业成绩下降及影响正常工作等。 根据英国一项调查发现,逾半数用户认为社交媒体有负面影响——主要是与同龄人比较带来的自尊受挫。过多的网络使用也会导致用户同家人的交流减少、社交圈子缩小、抑郁和孤独感的增加。而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的虚拟性、随意性、隐匿性容易使他们交际责任感减弱。 通过对印度160名民众(60个不满18岁的青少年,60个18~30岁的青年以及40个中年人)进行的抽样调查研究发现,不满18岁的青少年受到网络的诱惑最大,而这些青少年很有可能因为网瘾在未来出现一些心理疾病。此外,这些孩子同其他没有网络瘾的孩子比较,更容易辍学,忘记睡觉、吃饭,陷入激动或者沮丧的情绪中。 编辑本段戒除办法 1、尽可能减少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让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时间设定限额。 2、通过将患者与网络隔离,然后组织一些活动等方式,戒瘾社交网瘾症。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19种奇怪的恐惧症:你害怕什么 (ifortune)
- 社会心理学--你以为生活是怎样的 (ifortune)
- 雅思写作如何提速? (ifortune)
- 澳洲留学申请UTAS塔斯马尼亚大学详解 (ifortune)
- 雅思阅读为什么越来越难?看小编帮你分析 (ifort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