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人考试经验谈
赤子(不走寻常路)
蔡霞:我是怎样通过2004年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 转自中国专利代理人考试网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2004年专利代理人考试大军中的一员,很幸运,我以总分268撰写65的成绩顺利地通过了此次考试。回首这半年的备考经历,感触颇深。今年四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有专利代理人这种考试,并对此产生兴趣,决定试一下。从最初只知“专利”这个名词,到今天考取了代理人的资格,我的确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在此,想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能抛砖引玉,共同进步。 一. 复习资料 代理人考试共四门,分两天。考试顺序依次为:1. 《与专利有关的法律基础知识》2.《专利申请文件撰写》3.《专利申请手续审批程序及文献检索》4. 《专利审批标准及复审与无效》。上午下午各一门。 其中1、3、4门考试时间为两小时,均为多项选择,100道标准化试题,我个人认为准备这三门主要在于看《考试指南》和《新专利法详解》。《考试指南》每次考前国知局都会出版,重点在于其中的《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审查指南》。其中的《专利法》和《实施细则》最好能达到深刻理解基础上基本背过的程度。《审查指南》要熟读,最好能做到融汇贯通。另外相关法律和专利文献方面,选取重点看一下,大约各占20分左右的分值,每年都有点变化。《新专利法详解》也应重点看,以此帮助对法条的理解。 对于第2门《撰写》,《审查指南》的第二部分第二章"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初学者可先学习一下。准备考化学的朋友还需仔细看第二部分第十章“关于化学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另外《怎样撰写专利申请文件》一书,内容全面而且浅显易懂,涵盖了电学机械化学三个方面,对初学者帮助较大。还有《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要点》是针对电学,《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案例剖析》针对机械, 《化学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审查》针对化学,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阅读。 我个人认为书不要读得太多。当然,看更多的书会让自己的知识面更广一些,但大多数考生朋友都是上班族,时间本身有限,要注意抓住重点。 二、复习方法 1.要有足够的时间。 我从四月份中旬开始准备,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大多数朋友都是同我一样边工作边学习,的确是很辛苦的,我认为应该需要达到每天学习几个小时吧,这个资格证的确是要用足够的时间换来的。 2.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培训班。 我参加了两个班,一是五月初北洋专利事务所举办的撰写班,二是六月份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举办的考前培训班,对我帮助都特别大。撰写班,有江镇华伍正滢黄敏等资深专家讲课,采用的是学员亲自动手写,现场讲评的方式,的确让我受益匪浅;北京知识产权局的培训班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经验丰富的老师授课,专利方面很多东西都晦涩难懂,程序繁琐模糊,通过老师的讲解,可帮助理清头绪,解决难题,知道重点,让你以后的复习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加培训班还可以结交好多的朋友,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互相帮助鼓励,对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只是参加培训班,最好是在有一定的基础情况下,因为老师讲课一般都是提纲挈领,基础差很多时候会听不懂,影响质量。当然也不能太晚,否则即使听完课知道自己的知识盲点在哪,也没有足够时间复习了。建议,有条件可以录音,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听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效果不错。 3.时间的分配。 (1)总的时间分配上我认为应该先准备《撰写》,因为它是一个需要你去理解体会的科目,不是靠突击解决的。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可以在复习其他内容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进步。可以先看一下我在前面推荐的书籍,一定要记住,是在考你的法律知识,要习惯用法律的眼光来看案例,紧靠法条,分析问题。今年撰写出题技术难度不高,但题出得很好。我认为只要有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就足够了,没必要恶补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假如有条件并且时间充足的话,最好找一些专利看,不要追求篇幅长,内容技术难度大,但一定要看授权的,或者授权前后的对照看。 (2)对于《法》和《细则》,几乎是每天都需翻到的,是重中之重。建议把它们缩印成小册,携带方便,闲暇时可随时看。我的一位考友把它们录成了MP3,没事反复听,我觉得这种方法不错,节省时间效果又好。通过这两种办法,我想不用占用整块的时间就可以把《法》和《细则》基本搞定。 (3)《审查指南》是重点,内容多而枯燥,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我刚开始书翻了一两遍都不知其所以然。后来的做法是静下心一遍遍地看,是泛读,要和《法》《细则》结合起来复习,每翻一遍,都会有一些新的认识。随着次数的增多,书就越读越薄了。当然不是所有章节都要熟读,也要有重点。 (4)对于《考试指南》的其他部分,可以在考前一两个月准备,因为都是大部分都是背的东西,复习太早容易遗忘,没有必要为此付出太多精力,其中的重点是相关法律。另外还有专利文献方面的知识需要学习,它们的内容都很多,但分值不高,参加培训班老师会给你指出重点在哪里。 (5)看书经过一段时间,需要做一些习题。相关资料有书籍《专利考试综合练习卷》,可适当做一下。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出自己知识的盲点,不要去苛求答案的完全正确,有些题目从不同角度考虑,答案确实不统一,不必为一道题浪费太多的精力。通过04年的考试,个人认为与以前考试题目重复不多。记住,看书是最重要的,书掌握了,就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4.正确的心态 准备此项考试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不但要有吃苦的精神,还需有恒心,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想临时突击就能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我一开始也是激情有余,急功近利的心多一些。参加撰写班的第一天,江镇华老师就讲:“现在这个社会人们普遍太浮躁了,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做些事情。”“能通过的人毕竟是少数,只要大家努力了,考过是幸福的,考不过也是幸福的,因为毕竟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奋战一百八十天,开创人生新篇章”这些话对我触动很深,使我自己静下心,在后面的备考日子里,心态平和,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准备。通过这次考试,我也学会了很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三.考试心得 1.一定要充满信心。 今年考试的人特别多,很多都是干专利的,也有很多考过一次甚至两次,加上录取比例又比较低,听他们的评论就是一个字“难”。我不是干这行,又是第一次考,心理压力的确挺大,觉得成功的希望是那样渺茫。记住──潜心学习是考前的事,考试时必须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定要乐观自信,不要考虑太多过与不过的问题,认真做好每一道题,是那时唯一应该做的。我觉得心理因素很关键,我周围的朋友有些考得不太好,其实他们水平都挺高,可能是心理负担太重,反而影响了发挥。还有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不要因为一门考得不好,就丧失信心。有时你的感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题目难大家都考得不好。我第一门考得感觉还行,下午的撰写自己认为写得很糟所以心情极差,都认为第二天的考试无关紧要了。因为中午担心下午四个小时精力不够喝了咖啡,凌晨一两点钟才睡着,第二天的精神可想而知。结果第三门做题就不太顺,下午最后一门更是一塌糊涂,脑袋处于混沌状态,几乎想中途走人。考完的感觉一是累,二是极度失望。结果成绩确比我估计的好得多,但也是几乎成阶梯状下降排列,分别为79 65 67 57。大家千万别在考试过程中丧失信心,否则真的有可能因此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2.答题技巧 第一、三、四门均为100道标准化试题,时间是两个小时,平均每道题不到两分钟的时间,而且是多项选择,少选多选均不得分,很多时候一道题涉及了几个知识点,这就需要你对知识点要熟。。个人认为,出题的趋势是题目越来越难,题干也越来越长,有时把题读完搞清楚都有点费劲,不用说再去斟酌选择。我的做法是在感觉难度较大的和确定不了的题目上做记号,不为此付出太多时间,等把其他题做完有时间再仔细研究。另做题时一定要掌握好时间,有很多考友卷子剩余一二十道都没答完,很可惜。建议复习到后期,自己模拟练习一下,可控制在一个半小时达完100道题,怎样涂卡,分配时间都是需要注意的。 撰写这一门最关键,单科可决定生死。很多朋友都败于此。我选择的是化学,对机械和电学不了解也不好妄加评论。个人认为今年化学撰写题出得很成功,淡化了技术,更多的考到了对法的理解和运用。有一个总的原则也是时间分配很关键,考前认为四个小时太漫长,结果到了考场上才感到时间飞逝,过了两小时,仍然举棋不定,不知第一个问题怎样回答是完善的,也不知该写几个独立权利要求。后来只能是仓促答题。建议最好不要拖到两小时以后,否则即使构思的再完美,也没有太多时间写了。答题我个人认为一个原则是最大限度的保护客户的利益。化学同机械和电学相比有其特殊性,经常是需要写多个独立权利要求,需要考虑较多的是写产品还是写方法?需不需写用途?产品用什么来限定等等。这就需要仔细研究。我的建议是把握不准时宁多写也不要漏下,少写一个独立权利要求应该扣分挺多。再就是千万不要紧张,本身因为此门考试单科受限心理负担就挺大,在一看题思路不是很清晰就容易着急,我的一位考友平时写了很多的专利,应该说是水平挺高,结果看资料时最接近的对比文件一时确定不了就慌了神方寸大乱考砸了。 04年考试已经结束,通过了固然是幸福的,没有过的也不要灰心,因为考试本身随机的因素就很多。考试间隙,望着许多考友们失望的神情,我真的感到大家都有一种飞蛾扑火般的悲壮和美丽。很多考生不是第一次考,隐隐白发陪伴着他(她)们奋斗的足迹,人生又有几个四年六年呢,为我们自己骄傲吧,为了那些曾经苦苦奋战的日日夜夜!江镇华老师曾讲过一句话“只要信念坚定,永往直前,沙漠的尽头一定是绿洲!”朋友们,不要灰心,坚持住,每个人都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绿洲。 在此真诚感谢江镇华老师和伍正滢老师的耐心教诲和无私帮助!感谢我的那些可敬可爱的考友们!因为考试我们走到了一起,因为专利也将认识更多的朋友。以上都是我的个人见解,不一定完全正确,也不会对每位朋友都适用。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窍门和经验,希望能与朋友们一起切磋,共同进步! 我的邮箱是duxie701012@sina.com.cn,祝愿大家都成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急急急!!求问,求高人指点 (法学秃子)
- 诉讼时效 (JHRRPDK)
- 想知道证明责任分配的合理性在哪 (Leo)
- 论文:我国特定承继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珊珊)
- 论文: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者的邻接权研究 (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