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毁三观的"波吉亚"
cterm
历史剧不是美剧的强项,但是《波吉亚家族》有两大广告。首先,它是历史剧,但更是黑帮片;其次,它的创作班底很欧洲,尤其主角杰瑞米·艾恩斯算得上当今最有眼神的老男人。 两季《波吉亚家族》没有令人失望,就像艾恩斯总能令人欲罢不能。而当我回头思考《波吉亚家族》到底好看在哪里时,我发现,这部剧其实跟我们的历史剧一样,篡改历史很放松,控诉起来也会叫人滔滔不绝,比如编导为了设置一个和教皇家族构成对立面的人物,红衣主教朱利安诺·德拉·罗韦雷活活地从历史中的"战神"成了电视剧中的"圣人"。这样的颠倒或者说添油加醋很多,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两个大儿子的排序也被颠倒,历史上他们干过的事或者生过的病亦被张冠李戴。反正,对文艺复兴感点兴趣的人,看到一个个熟悉的人物鱼贯而出,会很兴奋,但看到恺撒居然让卡特琳娜给泡了,还是会忍不住骂句他妈的,这就像,《铜雀台》里,曹操让貂蝉的女儿给泡了。 曹操和貂蝉的女儿有一腿,我们很崩溃,但是,嘈点多多节奏不快的《波吉亚家族》为什么却叫人由衷地期待第三季? 网友说,这部剧挑战了我们的三观,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对第一代黑手党家族种种血腥行为,发生了一些自己都不可以直面的变化。 是这样。纯粹从电视剧《波吉亚家族》本身看,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是个赤裸裸荒淫又无耻、毒辣又残忍的罗马最高统治者,而他的对立面,红衣主教朱利安诺·德拉·罗韦雷就像教皇自己对他所评价的,是整个教廷唯一纯洁的人。但问题是,在朱利安诺一次又一次不停地试图推翻教皇的过程中,我们都政治不正确地越来越讨厌这个人,尤其最后,当他招募义士去向教皇下毒时,观众恨不得提示无恶不作的教皇,亲,要小心要小心! 没错,这种观影经验也发生在看希区柯克电影的时候。《惊魂记》中,汽车旅馆老板诺曼杀掉玛丽安后,他打扫现场,地板擦干净,马桶抽干净,房间弄干净,他弄啊弄,弄到后来,看到他把最后的蛛丝马迹打扫掉,我们心里松口气。《波吉亚家族》的摄影很会使用这种邪恶的希区柯克镜头,扮演教皇的艾恩斯也的确能用眼神传递稳当当的邪恶力量。不过,光靠希区柯克式镜头,教皇还吸引不了那么多观众。那么多观众,也不会在网上呻吟,三观坍塌! 《波吉亚家族》最终让人三观坍塌的秘诀在哪里?我觉得,此剧的编导真正掌握了黑帮片的诀窍,那就是,只有彻底黑化,才能赢得观众。于是,教皇黑了,恺撒黑了,然后,全剧的天使卢克莱齐娅也面临黑化。就像无恶不作的理查三世赢得美学尊敬一样,血腥的波吉亚家族也让观众上瘾。 波德莱尔也许会说,这是恶之花。不过,对于孱弱的当代观众来说,我觉得我们对彻底黑化的需要,可能倒是因为,在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在一个激情消散的年代,我们只有借着黑色人物重新回忆什么是"力量",什么是"意志"。所以,相比软不拉叽的《铜雀台》《王的盛宴》,我倒不反对多几部"毁三观"的《波吉亚》。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毛尖:原来以为——说说《一寸灰》再版 (那里)
- 毛尖:《无间道》:香港进入新世纪的情感和政治寓言 (那里)
- 毛尖:《蚀》:每一个段落都是爱情场景原型 (那里)
- 爱过的电影,恨过的导演——格非、毛尖对谈暨新书分享会 (那里)
- 毛尖:简·奥斯丁:婚姻诗学的开拓者 (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