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分享|工作一年的感受
来自:momo
23毕业生,工作一年了,失业中,谈谈工作后的感受,记录了就算放下了,长文预警。
1. 工作后,会更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地位。
由学生到社会人,在我看来就像是变成了一只蜉蝣,被投入广阔的大海里,在学校,同学和同学之间,很难能感受到什么阶级或者穷富的差别,但是工作后,开始遇到不同学历,不同省份,不同家境,不同工作经验的人…会明白自己真是个穷人。
从每个月为房租焦虑、时时想着要不要省点钱自己做饭、想离职但又不敢离职、为了不消耗存款而奔赴在找工作的路上……就是这些一点一滴会让你明白,你真的是牛马,是被决定,被处理的那一方。
楼主是个女生,小镇做题家,沪漂。工作后我最大的感知就是,身边所有人都比我有钱,或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我生存得更容易。有工作几年有一定存款的,有家里支持能在上海买房的,有虽然工资没我高但是在上海靠父母租房子做饭每个月存款到我的两倍的……除此之外,还有个人的性格气度,你的信息获取能力,面对事情有没有人能帮你,给你指点迷津,这些方方面面都带有你阶级的影子…我现在都不能认清这个现实,总想着,为什么不让我托生成富二代,为什么有钱的不是我,为什么别人可以出国,在国外享受生活,为什么是我…
2. 离开了父母的襁褓,我是自由的、独特的,也是平凡的。
虽然入了社会,生存很艰难,可我不后悔,也不会想再进入学校,因为工作后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现实,穷人的现实,梦总是要醒的。
自由在可以通过自己挣钱了,不用再听谁的,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只要能保证自己的生存,你人生的目标都是自己决定的,是否结婚,是否生育,在哪个城市生活,闲暇时间做什么事,父母都不该干涉你,也不该打扰你,你也可以选择不听他们的——也就是传说中的“翅膀硬了”。
独特在,不同性格,不同阶级,不同喜好,不同人生追求。比如像我这样的人,没有结婚的需要,对存款很执着,就不会像我的一个朋友一样,更风险偏好,更敢闯,面对同种情况,做出的选择也大不一样。我在前司为了能够存到一定的失业基金,一直在忍忍忍,我其他有底气的同事都走了,我有时候会想借鉴别人的做法,但发现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大家做出的选择也截然不同。
3. 在这里就是要一直当牛马的,就是要一直奔跑,不进则退。
这是用工环境决定的,没有GAP时间,大部分人很难去赌那个gap后好不好找工作的可能,但凡有一点风向,大家就不敢GAP,曾经我想,一年希望至少能够去旅行一次,在非旺季,我希望一年工作后我能够有自己的时间休息,现在看来太妄想,我甚至给自己设定过时间,存款到达多少,就要给自己时间休息,但实际上,只要进入工作场,就做不到。
一旦没有现金流,就会开始焦虑……我存款的第一目标是让自己有失业金,目标达到了,现在的存款目标又是想攒家乡房子的首付,但我发现实在是太难了,市场环境已经是需要暂时先活下来,再看能不能存到钱的程度。
我时常在想,这样的生活意义在哪呢?我希望我赚钱是能够快乐,可是现在赚钱的目标变成了能够储蓄,我想寻找快乐,可甚至连快乐的时间都没有,一天工作下来,我只想睡觉,我只想拿着手机刷抖音…我没有放松的可能,慢慢的储蓄成了我的底线,成了我的尊严,再之后,能活着就不错了。
work-life 平衡早就不存在了,当我晚上8点钟到家,天已经黑了的时候,我连最廉价的夕阳美景都无法再享受得到,只能在四四方方的手机里得以喘息…而现在我感觉,我赚今天的钱是为了明天有饭吃,赚明天的钱是为了后天有饭吃,那最终呢…最终,我耗尽前40年,为老了的后20年而活着……我支出今天是为了获得明天,我永远无法获得今天,我只是让今天在消耗我。现在我甚至觉得,人的work-health 平衡都得不到保证了,生活更是要往后推。
我赚钱究竟为了什么?不知道。为了心里有钱能够踏实一点吗?如果赚钱是为了有能力歇歇,那也是50岁之后的事,跟现在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歇了没有现金,只会感到更不安全。
在人生当牛马的前50年里,快乐不是通过赚钱得到的,是你不得不被套牢在一个位置上,然后在你工作之后的夹缝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么一点点快乐,寻找快乐的能力。如果你是能通过工作得到快乐的人,那是赚到了。如果你不是,那在下班后,就一定要寻找治愈自己的方法,怎么样都好。
整体下来总结而言其实就是:
1. 大多数人工作的不快乐,是工作的规则有问题,是劳动市场有问题,是用工环境有问题,是太卷,是赶得太快,用生命在赶,是每天都要在工位上消耗,是没有gap年,是调休,是太少的假期,是加班没有加班费,是随叫随到…是没有休息,是赚到钱了也不敢休息,是用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的自由,让人模糊了赚钱的意义。
2. 被用工市场剥夺自由后的人生,赚钱的意义在哪儿呢?
当你赚钱只够自己生存时,赚钱的意义也就是当下活着。
当你赚钱不止够自己生存时,赚钱的第二重意义,是让你赚不到钱的时候能活得更久一点。比如我,准备失业金,也就是这个用处。可笑的是,赚不到钱的时候越来越多了,于是要准备的钱似乎就变得越来越多,慢慢的可能第二重意义又会退化成第一重意义——活着就好。因而存款,在我心里,已经成为了我的尊严。
3. 快乐去何处寻?
快乐跟赚钱有关,关联又没有那么大,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快乐。对我来说,我能回想到的最大的快乐,就是和朋友一起玩,去旅行,一起喝点酒,说说心事,玩玩游戏,是两个人都健健康康,一起散步的时候没有负担。
工作让我孤独,让我不想社交,因为我的力气已经被消耗光了。我在努力寻找快乐,通过把家里收拾好,养一只猫,养两盆绿植,每天浇浇水就会发现它们又鲜亮起来了,快乐其实就这么简单,但又那么的难以得到。快乐要有力气热爱生活,要有力气热爱自己,要有力气热爱人群,能获得快乐的人需要有力气热爱,有积极丰富的能量,能经得起消耗。
由以上结论,可以得知(以下结论仅适用于我自己)
1. 别瞎想了,认清现实,努力工作吧,也尽量别裸辞,就算用赚来的钱去看心理医生,如果感到不舒服,看心理医生的同时赶快投递,找好下家,跳个新的火坑试试,实在不行了再辞职。
2. 存钱,别乱花,钱存起来不容易。这些都是实在没办法了的一个缓冲。
3. 学会爱自己。这个是需要契机和毅力的,我是个很没有生活感的人,但让我开始热爱生活的契机,是暑假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来了我这里,她是个会生活的人,正好我也在失业,彼此陪伴一段时间。她会跟我讲什么东西比较便宜,会把我的房间打扫得很好,会做饭,让我感到有秩序的生活多么美好,同时有人说话的日子也很美好。她走了之后,我也这样做,慢慢的对房间也产生了依恋感,不想再搬家。追星也让我认识了一些网友,每天也可以向她们吐槽,让我的生活中有了其他事可以干。
4. 少躺着,少刷短视频,少刷论坛,多做。我自己尝试过写文,其实,沉浸在某件事情中的感觉会让我更加的快乐,它比抖音要更加安静。我不是个喜欢看电视剧的人,很难持续性的看完一部剧(有点慢性焦虑),是个喜欢深度思考和学习的人,甚至考公刷题都能让我更加忘记时间的流逝。
————————
理想主义的设想,如果让我每个月的薪资降1000,每年少挣一万二,能够换来20天的年假,换来gap了也不会被歧视,换来能在各个行业体验、回来后也不会被歧视,仅仅以能力定薪的自由,我愿不愿意呢?
我很愿意,但没用。
一个原因是企业和高层决策者不愿意。
我能想到我这样的想法会给企业经营者增加什么样的麻烦,企业经营者可能会说这会增加他们的筛选成本,减少他们的利润,每年休息20天,企业还怎么在激烈的市场上生存……我们还怎么去在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下来,也许他们的思考也有道理。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的权力地位永远处在被裹挟的一方。
不管企业愿不愿意,相关机构的决策者愿不愿意,我都是没有任何议价权力的。他们愿意是我有福分,他们不愿意,我也没办法。
有些东西,是身不由己,是自愿牺牲薪资也得不到的,规则从来不是我定,是由规则在决定我,可能这就是牛马吧(°ー°〃),
牛马累,人其实也累,牛马与人的区别,不在于挣钱多少,不在于疲惫程度,而在于权力,权力会决定这块蛋糕你能分多少,决定你要付出多少才能挣多少。
我没有什么激进的想法,就是话到这里了,想象一下也未尝不可,所以这也只是理想主义的发言和悲观现实主义的慨叹,大概找到下一份工作,我就不会再有理想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吐槽分享|高学历低工资,心态失衡到睡不着 (西瓜销售大师)
- 吐槽分享|好事咋凈让一帮人占了…… (关山衡岳)
- 鲁!霸王茶姬免单一整年,速去🌼 (墨墨)
- 国企真是太没人性了 (多乐)
- 吐槽分享|在商K上班的这痛苦一年…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