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些戏里没明说的细节
来自:今生是第一次(昵称“今次”)
回答一些只看正片的观众宝宝的疑问,补充一些戏里没演出来的背景。
结合原著小说、主演采访解读、幕后制作花絮、官方释出物料来补充一些细节。
目录索引
- 朝廷背景
- 眠棠为何逃婚要设计成新娘子在送嫁途中被山匪劫走?
- 眠棠为何上仰山?
- 仰山为何选址在真州境内?选择和淮阳王斗智斗勇?
- 为何柳眠棠马甲穿2层?
- 淮阳王为何甘愿下重本利用柳眠棠这个鱼饵诱捕陆文?
- 为何柳眠棠会误认崔行舟是她的夫君崔九?
- 为何柳眠棠的记忆断在去仰山之前?
- 眠棠为何懂戎语?乔家先祖是戎部贵族?
- 淮阳王娇养外室柳娘子,吃穿用度奢侈,用王妃贵妾的昂贵药材,备孕?
- 柳眠棠的家庭成长背景
- 崔行舟的家庭成长背景
首先,补充朝廷背景
子瑜(刘淯)是前太子的嫡长子(皇孙,先皇的嫡孙)。
先皇是太皇太后的儿子,绥王的同母亲哥。吴太后(董璇饰)的老公,小皇帝的爹,子瑜的亲爷爷。
子瑜的辈分很小:
称呼太皇太后为【曾祖母】,吴太后为【继祖母】,小皇帝为【叔叔】,
称呼惠州绥王、攸州王、北州王、东州鲁王为【叔公】——爷爷(先皇)的弟弟们。
先皇病重时,吴后设计毒杀前太子及其家属,好让自己儿子继位。那年子瑜12岁,也中了毒,侥幸没死透(落下病根,身体羸弱),奄奄一息被旧部救出,逃往仰山蛰伏,隐姓埋名。以表字子瑜示人。
子瑜从不是自由身,他身负血海深仇,不仅是夺回帝位,回归正统,更是为受迫害而死的父母报仇(先太子府一族)。
董璇出场寥寥数场,观众也可感受得到吴后的专政,吴后朝廷不顾百姓死活的怨声载道,失却民心。
小皇帝登基时,老淮阳王(崔行舟他爹)不上京面圣(不认可这位皇帝),第1集茶楼崔行舟带赵泉看艳段(抓出石义宽的眼线)之前,提及收到京城恩师孟阁老的来信,吴后要削兵夺权。第3集石义宽来真州敲打淮阳王也是受朝廷吴后指派。被崔行舟以兵修运河化解。削兵不成,吴后一向忌惮淮阳王屯兵自重,13集又派吴国舅来宣旨,派江南的淮阳王领真州军全军一月内抵达西北抗戎部。这就是派旱鸭子打水战,专门挖坑送崔行舟去死。
mark留几个坑:
吴后为何忌惮崔行舟,巴不得他去死?
23集为何写子瑜登基,改朝换代一笔带过?
眠棠为何逃婚要设计成新娘子在送嫁途中被山匪劫走?
重点看第17集,眠棠恢复记忆的情节。有许多背景信息的交代。
除了剧中的画面,也从冤种兄弟上乔家攀交情自称大舅的故人的台词中,可知,眠棠的大舅舅乔羡是个江湖浪人,他无妻无儿,行镖走天下,结缘江湖中人。
眠棠因为大舅舅的缘故而知晓仰山(有子瑜的仰山志向高远,并不是一般的贼窝)。
为何她同意外祖父给她安排的婚事,又再半途逃婚呢?
她孝顺,知外祖父是为了她能够避免受父亲柳通判获罪成为罪臣之后,紧急给她安排了京城崔九的婚事(女子出嫁从夫,就不用受父家牵连。)所以她没有忤逆外祖父,3年前19岁的她乖乖听从穿上婚服坐上马车出嫁。
只是,从北州前往京城送嫁的途中,她逃婚了。两头瞒。既就此断了关联,堵住了京城崔家的嘴,又安了外祖父的心。
逃婚的计划,是事先早和大舅舅乔羡合谋好了,大舅假装劫匪,把她劫走。
为何故意设计成【新娘子送嫁途中被山匪劫走】?
因为古时女子的清白和名节为重,第一重。
女子被匪劫了的下场是什么,当压寨夫人,即使没有发生什么清白还在,谁信啊,那个时代舆论的压力,名声败坏,辱了名节,男方觉得丢面,即使接纳女子归家,也落下话柄,日后诟病。
为何真崔九没出来找事?比如找柳眠棠。
不会的。被山匪劫走了的新娘,染污了,不要了,而且丑事不可外扬,连累败坏了自己的名声。小说里京城崔九因为这等子事失了面子,紧急找了替补新娘上花轿代嫁,婚事照旧,自是把柳眠棠抹去了,当没发生这等子事,也不会主动和北州外祖乔家联系,自此和乔家断了关系。所以外祖父3年没有接收到崔家的音讯,他一直以为眠棠好好在京城崔家当夫人,即便是眠棠和大舅自己去信家里,说的也只可能是一切安好。
眠棠为何上仰山?
眠棠知不知道她上仰山,干的事是,成则是潜邸从龙,败则是谋逆未遂。都是掉脑袋的事?
她知道。
她做的不仅仅落草为寇,打家劫舍,劫富济贫,不仅仅是生意,而是谋反。
她知子瑜的谋划和品性,意在辅佐他登上帝位。她不是贪图从龙之功的荣华富贵,而是他们有共同的志向心愿,期盼天下清明,海晏河清。
逢年过节要放假,和仰山众弟兄一起过节。放祈天灯,跟淮阳王请假休战「今天过节,不打了,今日休息,不打架,战争暂停」——和淮阳王对峙3年,逢年过节引灯休战的默契就是这么来的。
落草为寇,是为了生活。无论官匪,贵胄百姓,大家各自筹谋的,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剧中就是一段夫妻戏谑,一句带过(38集京城逛仲秋夜市)——当年淮阳王抓到仰山一个小喽啰,以为是奸细,运的是什么机密,没曾想他只是下山采买一车祈天灯回去过节。此处尽显柳眠棠浪漫的女儿心。
自幼的境遇,见父亲的获罪家庭蒙难,无辜之人遭受朝廷不作为的连累,柳眠棠对吴后朝廷是不满的。
包括她前往戎部与狼王作交易,将戎部铁北山的铁矿走私偷运回大祁,当然是用于私铸兵器用于谋反啦~这种铤而走险的作派,是不要命的亡命之徒呐。
仰山为何选址在真州境内?在诸多封地藩王中选择和淮阳王斗智斗勇?
仰山选址在临近青州边境的真州境内。
子瑜12岁假死遁逃到仰山休养生息,3年前,陆文成为仰山的执棋人,开始了年轻的新任淮阳王崔行舟的斗智斗勇,上演你来我往的猫鼠游戏。
一是真州是异性藩王淮阳王的管辖地。崔行舟的父亲原是一方节度使,因平定真州之乱有功获封第一代淮阳王。说明原来真州境内确实匪寇作乱,兵戈四起。有这样的背景,仰山一支混在其中不打眼,也方便浑水摸鱼。——第31集崔行舟河边求婚时提及为何他不能立刻放弃淮阳王之位「真州是我父亲一手平乱,耗尽了半生心血才打下来的」
崔行舟祖籍确有可能是京城人士(所以他冒称京城崔九没有被眠棠质疑「咦?你咋没有京城口音?」),因父亲的公务迁徙和封地在真州,他出生长大在江南的真州。第11集假崔九出场时他也自称祖上三代是京城人士。
二是因为淮阳王不是吴后朝廷的人,崔行舟爱民如子,爱国却不愚忠昏君。一地藩王独立管理一方土地,也能抵挡一些来自朝廷的追剿,也算一种庇护。
三也因为崔行舟是个「心地善良、常怀恻隐之心的好人」,加之淮阳王钦佩陆文,知他是义贼,也是想能尽量不兵戈相向,优选怀柔招安,并不是全盘剿杀。
为何柳眠棠马甲穿2层?
3年前,逃婚的眠棠化名陆文成为仰山的执棋人(第一层马甲),同时穿着第二层马甲「往后柳眠棠这个名字是陆文的侍妾」。当今世道女子不易(连小小灵泉镇的瓷器商会都是全男子无先例),女子身份不方便行走江湖,当贼首更是罕见女子,总之,为了方便行事,更是为了保命及自身安全。
成为怕黑也要押后的酷飒女寨主,身为领导要独自承担的责任重大,苦楚不为人所道也,你见阿姐行商走镖也多以男装示人,陆文则是戴着面具不见世人。
如果让敌人知道了柳眠棠就是陆文,领袖暴露了真容,杀她岂不是轻而易举?
第1集淮阳王佯装商户设陷阱抓捕拦路抢劫的仰山贼人,军营审问得知仰山派人悄悄下山寻柳眠棠(用密文暗号,肯定不能堂而皇之大张旗鼓开诚布公)。这样没有暴露本人就是陆文,「一介弱女子」柳眠棠才安全。
15集诱捕阿骨扇,崔行舟也让赵泉假扮他(亲自给他穿上真州军统帅盔甲)。
崔行舟真的从夫人陆文身上学到很多,比如对付商会东家的离间计,也用在了莜州王北州王身上。
谋略兵法这个话题若要写就再另起一篇吧。
机智淮阳王为何从未设想过「陆文=柳眠棠」的可能?
对峙3年,连对手的性别都没弄清楚。可能大家要开始笑了,不是精明腹黑淮阳王吗,怎么被一介小女子耍得团团转?
一是柳眠棠早在上仰山之初就给自己穿了双重马甲,谁能想到哇~崔行舟毕竟是官家学院派还是比较正当规矩的,比不得夫人土匪作派路子野——这点也是弹幕里大家一直嘲笑的
淮阳王为何甘愿下重本利用柳眠棠这个鱼饵诱捕陆文?
这个就复杂啦,要说到崔行舟对陆文、对柳眠棠那些他也不自知的情感。
穿了2层马甲的陆文混淆视听,「全仰山皆知,柳眠棠是陆文极宠的爱妾」——这是柳眠棠早在3年前就放出的消息。
陆文一直躲在暗处,戴着面具示人,崔行舟提及陆文牙痒痒,并不曾见过他本人。我在明敌在暗。他对我知根知底,而他在我面前保持神秘。就跟你爱好解谜游戏一样,你会心痒痒很想揭秘。
斗智斗勇3年,知陆文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不会轻易抛弃自己人柳眠棠,他定会来寻她相救。而若是知道自己的枕边人落入宿敌淮阳王之手,从雄性的占有欲来讲,吃醋也好,恼极也罢,总之能逼出 陆文现身,崔行舟早就想见见这宿敌(实则灵魂之交)的庐山真面目啦。
这种复杂,你懂吗,高手遇到难得的旗鼓相当的对手的那种稀罕和珍贵。
还有,既然柳眠棠误认他为夫君,他乐得将错就错,私心想要借机留在她身边,有心与她亲近的。然而她是陆文爱妾欸,于是借口「公务罢了,诱捕陆文」。
为何柳眠棠会误认崔行舟是她的夫君崔九?
第1集,柳眠棠视角可知,柳眠棠醒过来的时候,失忆了。
其一,她甫一醒转过来的时候,听到赵泉喊崔行舟「崔九」。
其二,崔行舟对赵泉说,全力救治她。
其三,荷包。崔行舟戴着她要送给夫君崔九的荷包。
她的记忆断在上仰山之前,只记得她穿着嫁衣坐在送嫁马车里,手里拿着香囊(荷包)——要给夫君崔九的定情信物。
剧里没播,估计是拍了但是剪掉了。
小说是这样写的:古时女子将自己亲手绣的荷包当信物送给男子以示定情。所以不能随便送人荷包哦。眠棠并不擅女红(第1集「从商不入仕,不能穿仙鹤」「嗯,我绣的是老鹰」,夫君的始祖鸟披风,她的针线活绣工可能还不如常年在军中自己补衣服的崔行舟好),她这个荷包是在路途中向一位绣娘买来的。
崔行舟的荷包肯定不是她那一个。那为何崔行舟会挂着她同款荷包?这个同款的粉色荷包是廉表妹说是自己亲手绣的送崔行舟的定亲信物,而崔行舟懒得换就一直挂着。
那廉表妹为何会和柳眠棠撞款?因为这两个荷包都是从同一个绣娘那里买的。绣娘侥幸高门贵女和路过的外地新嫁娘哪会有交集哟就两头卖。欸,巧了不,这么低的概率就是发生了。所以柳眠棠误认崔行舟的荷包是自己送给夫君的,因此崔行舟也知道了廉表妹好面子撒谎请人代针之事。
太多因缘际会的巧合,这不无巧不成书么。
其四,崔行舟长得帅啊!崔行舟长在她柳眠棠的审美点上哇。长得不够帅,如若是个丑的,即使冒出个「他可能是我夫君」的念头,也不想承认吧?估计第一反应是怀疑自己的眼光有那么差吗?是的,剧里没明说柳眠棠贪财好色,但她确实就喜欢崔行舟这款「斯文多才,貌比潘安,笑得好看」小娇夫,即使是个无用的纨绔,也愿意自己辛苦养家宠着他。
为何柳眠棠的记忆断在去仰山之前?
赵泉口吻:偏偏凑巧了。
她是受迫害被逼离开的仰山。这段痛苦的记忆被选择性遗忘了,抹去了,不愿想起。
背景:子瑜忌惮柳眠棠在仰山的深得人心,权势过大,有意削权;同时子瑜有意跟绥王合作(绥王知道子瑜是皇孙,扶持他登基后做傀儡,为自己日后篡位当垫脚石)。也就意味着子瑜愿意为了权位甘愿交换,当绥王的傀儡。绥王指意子瑜娶青州总兵石义宽女儿,借成为他的女婿拉拢他(拉他下水)。石义宽是为了权势见风使舵的滑头,站队墙头草,目前是吴后的走狗,为吴后所用的红人。借石之势靠近吴后,得以正当理由进京。
以上,柳眠棠反对。
一来柳眠棠和子瑜即便是没有公开明说是恋人,相互爱慕也是既定事实。柳眠棠只接受一生一世一双人,不会愿意与任何人分享伴侣。
子瑜为了逼柳眠棠暂时离开仰山(方便他行事:娶石家女儿,与绥王合作,收回领导权),子瑜允许孙芸娘接近自己,故意让柳眠棠撞破误会他们二人有私情。刚烈如柳,眠棠会因为对子瑜和芸娘的背叛和失望落寞自行离去。子瑜以为这样做留有余地自己日后可再挽回柳。
二来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为了天下海晏河清的共同志向而同行,又因为理念不合,选择走的道路不同而分道扬镳。
柳眠棠不齿绥王为人品性,子瑜为了权势与这等子人作交易,对子瑜失望。「我曾经很欣赏你=现在不欣赏了」
三,上巳节引灯休战夜,因芸娘绥王的设计,和淮阳王互相误会对方偷袭,背信弃义,死战导致双方死伤惨重,大批感情深厚的弟兄们惨死,悲痛欲绝,接着还撞破了子瑜和芸娘,她黯然离去,被曹铎偷袭暗杀受重伤。
种种的刺激,坠崖撞伤脑中有淤血,人呐,就忘了不想记起的部分。
眠棠为何懂戎语?乔家先祖是戎部贵族?
除了一部分在栖州走镖和戎部做铁矿生意习得的技能,
还有一层暗藏的是:乔家是戎部汉化的后代,也就是乔家先祖是戎部人。
剧中崔行舟在追查丘林现时和赵泉提及:「他不姓“丘”,姓“丘林”」。
20集和李广才碰面补充:「戎部汉化的平民改姓丘或林,贵族改姓乔。」
眠棠为何会给大舅乔羡取化名「丘林现」?眠棠肯定知道「丘林」是戎部的姓氏。
小说里柳眠棠外祖原姓陆,大名陆武,大舅陆羡,二舅陆慕。
剧里加了一层,外祖一家全改姓乔。改得更丰满了。
「栖州镖局」和「丘林现」是剧本改编新增的桥段。
淮阳王娇养外室柳娘子,吃穿用度奢侈,香粉,云香纱,官窑镇纸,用王妃贵妾的昂贵药材备孕?
一则崔宅的东西一般都是直接从王府搬来的,重新置办平头百姓的行头还要另起一套标准,懒得多费心思了。
王爷也没当过平头百姓,自出生起便是锦衣玉食,即便他行伍出身从底层小兵做起,「粗布衣衫」定是没有的。这等小事,难道还要忙着捉贼日理万机的王爷本人亲自专门过问吗?崔宅的家当,主要是李管事、随侍莫如操办的。
更何况,毕竟淮阳王本人也生活在崔宅。衣食住行的品质,总不能太磕碜。
加上,李妈妈可是王府一等管事,相当于主母身边的随侍嬷嬷(未来柳眠棠也确实是淮阳王妃,淮阳王府当家主母),她的标准可杠杠的高。
用王妃贵妾备孕用的贵重药材,备孕倒是其次,主要紧着调理柳眠棠的身体,用于女子补身补气血,恢复身体,不落下病根,不影响日后生养。廉家母女外人不知道柳眠棠曾经受过大伤啊
崔行舟从寒潭开始就对柳眠棠的伤非常上心,被挑断手筋泡在寒潭里的柳眠棠是女子,命悬一线的重伤,自是气血双亏。尤其是第9集,眠棠在青州客栈提及「有了一儿一女」之后,崔行舟心知她有心愿将来与夫君生养儿女,养好身子为要。起心纳她进府时更是想到了将来要和她生儿育女。
柳眠棠的家庭成长背景
柳眠棠很像母亲。
柳眠棠的母亲是北州神威镖局家的小女儿,乔家三兄妹,上有大哥乔羡,二哥乔慕。做女儿家时在北州协助父兄经营镖局(她出嫁后镖局也逐步没落了),是幕后实际的操盘手(就像良心镖局表面出面的是陆忠,柳眠棠才是幕后掌门人),柳眠棠的干脆利落的行事做派和经商头脑继承自母亲。
少女时代的母亲爱上了容貌色佳、斯文多才的柳余年,甘愿忤逆父亲远嫁给他做继室(前妻已逝,小说里原配留下一个嫡长哥哥,一进门就给人当后母)。剧里删除了兄长这个人物,修改了父亲的背景。父亲官至通判,被迫卷入党争,含冤死在狱里,母亲奔走相救,终因劳累病逝。外祖父怕外孙女受牵连,紧急寻得京城崔家结亲——剧中也没有明说,因为朝廷的不作为,连累眠棠是罪臣之后,她上仰山不止是逃婚,选择落草为寇,辅佐子瑜,更是心怀大义,想要争取清明天下。
母亲同样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人。她不后悔嫁给柳余年做续弦,但她也不希望心爱的女儿步她后尘(柳余年并不是一个足够好的丈夫和父亲)。她对女儿和父亲有愧,因为她的任性一心嫁给心上人,远嫁无法近侍赡养父母,黄花闺女作人续弦有损父母名声,导致女儿年幼失去双亲,寄住外祖家。她也深知女儿的性子不会甘于屈就,更望她安好,遂给女儿留下家训「虽贫不为他人妾,落魄不为续弦妻」。【电视剧剧本编剧修改了小说的母亲的心理历程】
自26集眠棠回到北州见到外祖父,外祖父心疼眠棠的遭遇,巴掌打在自己脸上,他后悔没有护住外孙女,更后悔当年自己没有拦住女儿任由她任性,落得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他希望外孙女嫁个好人家安身立命,走一条随大众更稳妥的路,不要再像她母亲那样任意妄为,所托非人,不幸早逝。
30集,崔行舟去拜见外祖父请罪上门讨打,「他懂我」崔眠二人互相袒护(这怎么不算在外祖父面前秀恩爱呢),拐拐组合(一人一拐不要抢)对手戏,崔行舟这个外人一番陈情,助眠棠和外祖父的心结化解。
26-31集北州地图,补充讲述了眠棠的家庭,出身,背景,她为何会成长为现如今的她,也让观众随着崔行舟视角更理解她。外祖父是铁汉柔情,没落镖局家的当家儿媳二舅母市侩抠搜,人物刻画生动,没有一个人物配角是无效出场,没有一个废镜头,都有其深意。
崔行舟的家庭成长背景
崔行舟的父亲崔榭年少时爱慕一女子,因遭到家族反对抱憾终身。
崔行舟的母亲性格温顺,原定婚配对象为廉含山,因妹妹不满未来夫婿的风流韵事而与姐姐互换婚配对象。然而,廉含山仕途平平,而崔榭却官运亨通,从地方节度使一路升至异姓王。这让廉楚氏深感懊悔。
崔行舟的父母并不和睦。母亲虽为正妃,入府六年只诞下一女(长姐崔芙)。父亲风流多情,在嫡子出生前,收纳多位出身显赫的贵妾,所以崔行舟虽为嫡子,却排行第九(上有8个庶出哥哥)(出自第集分秒)
王府内部勾心斗角(第22集分秒),崔行舟的母亲在复杂环境中得以自保,依靠的是其杰出的家族背景(伯爵府的嫡长女)和出色的儿子作为支撑。
崔行舟深知母亲的柔弱,特地选择姨母家表妹廉芮兰为婚配对象。临近婚期,逢廉表妹祖母逝世,廉表妹戴孝三年,婚期延后。这不巧了么,第二次也没结成,崔行舟终归不是廉表妹的人啊。
崔行舟的父亲崔榭原是一方节度使,平定真州有功获封淮阳王(第一代)。
老王爷并没有在剧中出现,通过廉家姨母的只言片语,我们可知大概老王爷是个滥情的人。
崔榭年少时,喜欢过一个女子,由于这女子与他门第相差巨大,遭到家里人的反对,最终他听从安排娶了崔行舟的母亲,那女子也另嫁了别人。
谁知,崔榭是个情痴,他忘不了那段情,看见崔行舟的母亲,有种此人非彼人的感觉,故此,也不喜欢她。
崔行舟的母亲本是个性子极好,软弱可欺的一个人,她哪里能管得住雄霸一方的王爷。
于是,崔榭就由着性子来,整日里花心成性,浪荡不羁,先后又纳了多个贵妾(都与初恋女子长相相似),一连给他生了八个儿子。
崔行舟出生时,前头已有了八个庶出哥哥,他虽是嫡子,却排行第九。这不巧了么,崔九
崔行舟的母亲婚后在王府的日子并不好过,整日里谨小慎微,靠着娘家人的地位才保住了王妃之位。
小说里,小时候的崔行舟,有一日,听到喝醉酒的父亲对朋友说:“就算封得万户侯,却不能随了自己的心性,娶了自己真正的心爱之人,也是白忙一场,倒不如市井的蛮夫走卒自在……”
当时的崔行舟不理解,只把它当做父亲不喜欢母亲的借口,直到爱上了柳眠棠,才觉父亲也是个用情极深的人。
老王爷爱不能得,失去了心爱之人,整日浪荡不羁,游戏人生。他不顾结发妻子的感受,宠妾无度,给王府埋下了不少祸根。
老王爷死后,崔行舟继承了王位,小小年纪支撑着诺大的王府,那些哥哥们整日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其中的心酸,只有他自己知道。(出自第21集向母亲表明态度此生非柳眠棠不娶时的对话)
崔行舟和廉家表妹的婚约,是幼时任由母亲给他定下的,他没有反对。情窦未开、对情爱悲观的他曾认为,娶谁都无所谓,只要那人能担当起王妃的责任与身份。考虑到官眷家庭出身以及自小与母亲亲厚的姨家表妹日后与母亲婆媳相处也比较融洽。
直到遇见并爱上了柳眠棠,他才觉得什么身份都不重要,只要是她就行。
有什么疑问尽管提,欢迎探讨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帝后·他对她就是心软了,他不能不承认 (小院亦有花)
- 剧情讨论|三刷不分集:家事国事天下事 (代号甜甜妈)
- 关键、戏眼——夸夸张晚意。 (一闲)
- 角色分析|22集:真相之夜,崔行舟为何忍不住流泪了? (Judy)
- 崔行舟追妻的行一想三 (今生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