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tizzy bac:创作和演出,是人性观察,也是发现美的献祭|cacao 可口
攻占地球🔫
2024台北艺术节节目《一路到底》,是比利时艺术家米耶·沃洛普(Miet Warlop)的作品。2005年为哀悼早逝的兄弟,沃普洛构思了《Sportband / Afgetrainde Klanken》,二十年后她为该作赋予新的基调,《一路到底》并非单纯地哀悼逝去,而是试图探索集体的力量,疗愈个体伤痛的可能性。沃洛普希望借由艺术的引导,让不同背景的人共同创作,为脆弱找到与他人的连结——而这个过程也包括观众。该作获国外媒体盛赞「悲剧又风趣、慷慨又美丽」,相信在台湾也将引起一波热烈讨论。
倾注至满的表演,就像人生

赋予新基调——这句描述看起来陈义有点高,但《一路到底》,正如Tizzy Bac的成员惠婷及前源所言,其实是部「好懂」的作品。那是夜深人静时偶尔会来敲门的悲怆感:竟然每日每日筋疲力尽,做的却是大同小异的事情吗?这是怎么回事?
惠婷形容,以一首歌做为穿针引线骨干的《一路到底》形式有点像催眠,用重复又每次都有变化的节奏型态(Pattern)进行叙事;前源则说,《一路到底》是场被舞台上忽快忽慢的节拍器左右的体能挑战,一个多小时都持续处于高强度、受干扰的运动状态,演员就像一杯被倾注至满的水,「但生命的历程好像也是这样。」
将演员置于不断的运动,置于磨损,就是对生活的隐喻。「人性的高贵与悲哀就在于此。」惠婷说:「无论什么状况、无论怎么落入谷底探底,你也无法不去期待明天。这听起来好像很积极,但从宿命论的角度,也只是被惯性推着走罢了。」
但《一路到底》并不是(又一次地)告诉人们没有前景,只有时空无间永远受苦,但那也不是尼采对轮回永劫的拥抱及超越,而是很平实地表达如何在辛苦的生命里继续努力。「所以我们形容它『好懂』,因为导演是非常诚实的在面对这个题材,这种不分年龄、身份、社会地位都会感受到的情感。」
面对emo、放下emo、消费emo
Tizzy Bac近期也在不断地前进。他们刚刚结束为期半年之久的〈从地心窜出〉巡回演唱会,上一次这么密集的巡回,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我会说那是『折寿』,高强度的表演都是用命换来的。」惠婷说。
想呈现一场好的表演?你必须将自己作为活祭品献出去。这是他们近几年对舞台的新感悟,不仅仅身体,心灵都得一并奉上。原来摇滚乐团和《一路到底》的表演者、和你我都没什么不一样。「以前看很多事情都很陌生,每去到一个城市巡回都是新奇的开始,可能是因为体力、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比较年轻。但这么多年下来你的确会发现,其实事情大概就是那样,你已经被训练成不会去期待了。」
剩下就是折寿。前源附和惠婷的说法。二十几岁时可以肆意燃烧生命,三十岁就会思考养生,「到这个阶段,我们能做到的会是从人们所说的『emo』的主观抽离,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看。这种时候你可以在其中看到一些故事,一些荒谬,一些对人性的观察,甚至一些美感。」

成军二十五年,他们坦承没有人能逃避老去,但那也意味着在抽象的情感主题上,总能有新的角度可以切入,能够淋漓尽致。回首来时路,他们发现到对方原来带有的棱角消失了,注意力摆到更务实的事情上——那相当幸运,年轻该拥有的态度、该有的体验一点没少,现在则学会圆融,这便是人在各个生命阶段不同的样貌。
但他们也相信,即使到老都会有自我怀疑的情感存在,只是不再拿相同的东西反覆自我伤害,渐渐能够相处,甚至消费它。「创作、表演对我来说就是找到一个理所当然的管道,让人生无可避免的『emo』有艺术价值的出口。」惠婷说,那就是从事创作工作的好处。
他们也提到二十几岁的作品与如今的差异,以前喜怒哀乐只透露到50%,现在是97%;以前在编曲有炫技成分,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在直球对决中投出漂亮,直击人心的一球。两人说,创作者灵魂要赤裸裸地亮在大众眼前,这件是同样也需要练习与培力。
被问及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首歌,两人都同意那一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在最容易有感触,情感最强烈的年纪喜欢的歌,会永远留在你的生命里。」惠婷选了Oasis的Don’t Look Back In Anger,前源则选唐朝乐队《国际歌》,「唐朝是我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他们的音乐录影带,一听就非常喜欢,买了卡带AB面反覆狂听。他们将摇滚乐与中国乐器结合的作法非常创新,唐朝可以说是我走上乐团之路的启蒙。」
折寿,为超出一时一地的涟漪
更直白、更明快地把想说的话传递出去——作为乐团的创作主力,惠婷说自己现在走的是与从前截然不同的道路,而这条路更加有力量。「《一路到底》就是很好的范例,用了非常高明也没失去创作坚持的方式达成有效沟通。我想创作者的思路都是同样的:当你开始思考个人的想法如何更容易让人接收,就会连动到表演的形式。」
她说自己以前在舞台上是封闭的,不与观众对话,唱歌的对象是自己;但当是不是该给特地前来的观众带去些「什么」的意识出现后,便会在乎到舞台下方的存在。「所以才搞得像献祭一样。」那个「什么」,可以是鼓励观众从美感的,又或者幽默的方式看待emo,借此获得安慰或者动力。

他们说,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掌握这样的转换和升华,但工作特性使然,也势必得从苦涩中汲取养分。「我们真的是占了职业的便宜,但即使不从事创作,当你接触到类似的作品也欣赏它时,那也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遭遇的困难了,甚至可能发现困难之所以发生的必要性。」
表演依旧是献祭,但舞台上下界线的消弭却不止于现场的某个瞬间。「可能这就是创作者宁愿折寿的理由吧。」两人笑道。
关于《一路到底》,Tizzy Bac的推荐歌单>>>
1.Tizzy Bac - 这是因为我们能感到疼痛
2.宇宙人 - 一起去跑步
3.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 Wake Up
4.Tizzy Bac - 唤醒美丽的活力
5.Foo Fighters - Rescued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tizzy bac今年会来内地巡演吗 (takemeguitar)
- 请问有TB的微信交流群吗? (海原)
- 婚礼歌手 (JFP)
- 终结八卦:惠婷是不是les (侬好)
- 专访tizzy bac:创作和演出,是人性观察,也是发现美的献祭|... (攻占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