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话蒜|突然很想夸一下陈都灵演技的成长,诚恳而有品位的演员运气不会太差。
SKT-JKL
孤舟其实还没有完结,我也不太想给这片子太多负面的评价,编剧转导演,跨行拍摄的诸多问题亦不想过分苛责,对于作品吧我还是能感受到导演or编剧的花了心思的,可是该考究的地方却不到位,剧里能把1941苏州一支百货商店的钢笔价钱精确到4.5元,却不能让男主女二执行任务的时候脱下西装风衣高跟鞋,诸如此类的问题很难评,就像一篇文章纠结于标点符合的规范,而完全忘记了该怎么讲好一个故事。光套了个苏州的背景壳,给了建筑师和弹词先生这种民国谍战剧里少见的身份外衣,却演了一出俗套的红白玫瑰过家家,都很难说新瓶装旧酒了。
陈都灵是有品位的演员,这是我看了这些集孤舟后得出的想法,她无疑是聪明或者说智慧的,让我不得不钦佩她的敏锐,她把“小爱 ” 的张海沫演出了符合谍战剧观众预期的大爱女主,这足以说明陈都灵阅读角色和剧本的能力。她很清楚张海沫要在孤舟里承担一个怎么样的角色,她也并没有对剧本的台词有所改动,只是用了不同的口吻和细节动作,演绎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铅字上的海沫。在普通人的底色上面,完成了真实度和戏剧感之间的微妙平衡,才会把人物塑造的有烟火气而有有一抹亮色的崇高。把人物设定上存在的时代局限性,变成了张海沫的独特印记。
角色是立体而多面的,缺点和局限换个方式去表达就能把砒霜变蜜糖。NPC般不求回报的付出,可以是恋爱脑,但也可以是真深情。爱也是复杂的,并非是简单的只通向爱情这个解。但前提是演员对角色和表演足够的真诚,为角色梳理出基础逻辑,让感情的发生找到生长的土壤和存在的合理性。
真正爱自己的角色,才能为其铸造出血肉,但也需要那么一点诚实的天赋与勇敢同观众共鸣,为角色增加最后的一缕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都灵并不是天赋型的演员,但她是勇敢、诚恳、有品味的演员。
截取了一些陈都灵杂志的访问,很多回答往往等看到具象的演技成长才能理解,然后感慨,没有无缘无故的演技进步。
“我觉得我在表演的时候,会尽量丢掉那些竞争和功利的杂念与心理,去追求一种放松、专注的状态。这个专注,在游戏和表演里都是必须的。”

“这件事没有热爱是坚持不下来的,当我越了解演员的苦辣酸甜,我就会越热爱它。”

去年12月,孤舟在橫店开机,陈都灵饰演生逢乱世的弹词女先生张海沫。张海沫清醒,干练,坚强,认定的事,会一腔孤勇做到底。越琢磨剧本,陈都灵就越爱张海沫。她尝试以一种与过去都不同的新方式表演。

把“演”变成“不演”,这时,演员在展示的,其实是自己过往所有人生阅历与思想内涵的总和。
陈都灵觉得,好演员会敢于暴露自己,袒露脆弱,坦陈自己的不完美,她回忆自己做观众时,留在心底的总是这样的表演瞬间,“演员愿意把他们自己内心的情感与角色的命运连接这样才会感染到镜头前的我。”

“比如说你演过一个角色,很多相似的类型就会找到你,但这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世界不会围绕着我转,也不会为我着想,说不定自己努力得来的东西反而更适合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你们谁懂 (糕冷)
- 早睡的嘟毛起床看到999+以为天塌了 (維多麥(健康版)
- 嘟家和zlh家之前有冲突吗? (所温)
- 《灵毒赋》《毒毛赋》《🔔心颤录》 (Potato丝)
- 闲聊|大家有没有很喜欢的奶茶 (椰子汁大王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