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主观,本人觉得目前初赛看下来最好嗑的作品是
什么都嗑吃饱饱(点击修改个性签名)

没有双人图好虐。。甲醛对不起目前就这一个节目还没能发现你在这个家起什么作用🥺👉🏻👈🏻
延迟追综,第一遍看《年终大奖》的时候只觉得剧本女性友好,二刷之后已经开始嗑生嗑死,结果翻了半天本组竟然还没有cp帖,遂来建设一下。。


妈妈开启第一个话题。。以及妈妈最关心的是。。小于是否适应新环境。。




宝宝试探性叫了第一声美美,然后妈妈很快接起来,绝不让宝宝的话掉地上。。
不过接下来就是三番我和我妈没话找话的尴尬时刻,我懒得截图了就看上面这一幕吧。。不知道为什么这三番又尴尬得像在相亲。。期间妈妈也一直很温柔,使相也一直在释放善意。。
开始翻小于小田的包袱了!为啥楼里突然叫小于宝宝呢,可能我现在cp脑上头,感觉妈妈也会在心里叫她宝宝所以才又忘记宝宝姓于了。。【于和田这俩字写起来也不像,但不知道为啥我就是能get它俩很像!有人能解释一下吗(反正小于确实甜甜的🥺】
升番过渡,妈妈说自己不善交友,所以找小田列了交友计划清单,但请看上面妈妈在执行计划之前已经下意识做了这么多了。。。

虽然记错了。。但是亲子/闺蜜/情侣T恤,互穿对方的也完全没问题,反正小于喜欢哪件就穿哪件。。

感觉像暧昧期的cp合照。。要不你俩亲一个给我看看呢🥺

听到小于要发朋友圈,妈妈第一件事就是坐下来找手机,刷朋友圈准备给小于点赞🥺小于说网络延迟妈妈也乐呵呵地信了,妈妈们都非常好骗。。
接下来的沙发和out又是年代梗。。但依旧充满妈妈的爱,妈就是要缩短年龄距离
交友秘籍的重点是分享秘密,妈妈没有要求小于分享秘密,自己说了一堆。。妈妈对小于已经毫无保留,但妈妈不一定需要知道小于的秘密


离婚这件事,对于孩子比我说的时候还要早知道这件事反而很抗拒。。(想到了张呈爸妈啊啊啊🥺
好胜心不知道怎么就来了,我一定要先想一个最大的秘密。。

小于真的很特殊。。小于也慢慢习惯了自己的特殊。。
接下来的一堆尴尬画面里,妈妈主动问起小于的朋友

听到自己的评价这段太长不好截请自行看原片,妈妈全程的表情都很好品。。错愕again。。然后生气,冷静下来又开始伤心。。小于慌得要离职妈妈更难过了。。



🕶️只是妈妈的保护色,擦眼泪还要出来满足小于的心愿🥺
最后的反转大家都知道了,请自行看完全片。。
补充一个嗑点。。她答应你要忘了一切,但这次唯独没忘你的名字😎


【虽然关于小于是妈妈的唯一这点是我造谣🏳️但不得不说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这个剧本和表演本身就存在的意图。。以下是稍微不那么cp脑的主观分析。。
首先演员是全女班底,背景是人际关系点对点的职场,而非很容易提到相关男性角色的家庭、后宫等,场景是人很少或者其他人都是陌生人的沙滩旅游,game是一对一交友,这几乎隔绝了一切让两个女主人公讨论异性的可能(贾冰是互动嘉宾,我相信如果多几个女嘉宾编剧也能写出不谈婚姻的段子,刘琪换成其他人也一样)。

再说角色设置。职场是喜剧大赛很流行的题材。而在年轻人的主流观点里职场只有内卷和内耗,老板都是跟不上潮流的爹味代言人,这样的思想里上级很容易成为龙套(大劫案 闫佩伦)或者活在台词里的工具人反派(工作的她/黑夜里的脆弱……这太多了)。
选择老板作为怪人则首先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而且还是女性!女老板是可以女企业家,也可以是微商,可以是长辈,甚至也可以是闺蜜……这个老板有“压迫感”又有人情味,有威严但不耍威风,有妈味无爹味。演员完全赋予了这个角色40+女性的独有魅力。
同时这个game点看似老套,实则“旧瓶装新酒”。演员们在妆造、言行、举止上夸张了上下级的年龄差和辈分关系;为了强调了人物对于友情的向往,演员又在角色塑造上一直铺垫人物的亲和力,这样就在男性叙事惯用的职场上下级关系里又悄悄移植了一层女性独有的家庭母女关系(其他女性长辈也成立,母女最典型),使得这两个角色完全异于以往男性喜剧里的上下级。小于作为下级想逃离职场,与之对立的目标则是美美作为妈妈想追上女儿,当妈妈这个喜剧形象无法达成目标的时候,这个怪人也就完成了向直人的转变。
因为职场不会用力过猛,所以明明是职场故事,我却仿佛看完了正版《妈妈的味道》。我想这种对称真的是头回看见的喜剧关系!我们见的爱情、亲情和友情都太多,同僚情谊里的那一点友情与亲情就足够让人回味。
嗑飞写了一上午,不说了我要继续嗑美莎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豆瓣是喜剧讨论氛围最差的社区! (豆友9dTXraN39o)
- 有两队在不断地、机械地模仿某某某 (火车到站前爆炸)
- 刘旸不好笑 (你跺你也麻)
- 角色&演员|黄渤对九条命的态度 (有情调的怪咖)
- 辛芷蕾录的时候有没有拿影后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