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这样可以不玩手机!与短文字相处下人们消失的判断能力
Helvidius
先讨论一下根据文字的长短,人们对它的理性判断程度:
长篇:如书、网文,除非先说明是纪实文学,其他一律认为是虚构的,假的。
中篇:如推文、帖子等,根据作者的说明和文章中的提示来判断,故事类偏向于判断为不真实。
短篇:即使这一行字没有时间、地点、背景、发生过程结果等,但判断为真实。
举例几个人们容易上瘾的手机软件:
以小红书为例,判断帖子的内容真实与否其实根据评论,这也是为什么小红书限制字数的原因,为了让用户第一眼看到评论,而评论属于极短篇,几乎是评论说什么人们就相信什么,或者说人们相信这条短短的评论是那个人真实的想法。看完评论产生判断之后,正文和图片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很多人是先看完评论再返回去看图片,而这时已经戴上偏好眼镜了。
视频软件也是一样的,抖音用户判断一个视频的真假也是根据评论,视频中配上短文字会增强人们对该视频的信服程度。B站中的弹幕也是极短篇,弹幕说什么人们就信什么,或者认为这是弹幕背后那个人的真实想法。
豆瓣除却评论和转发算是短文字很少的软件了,但是回想很多刷上瘾的时刻就是一个贴子一个帖子接着看,而它们都是由短文字组合起来的。或者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一两句豆瓣的音频书评就上头去看了电影或书?偶尔判断力的丧失可能会产生美好时刻,但是没人希望长时间这样。
玩不玩手机,玩什么内容,什么时候停下来都需要自身的判断能力,而与短文字相处过长会导致头脑混乱,无法思考,静不下心等等。我认为戒除手机上瘾的一个方法就是遇到短文字要变得警觉一些,慢慢远离,这样被消磨的判断能力就能恢复,就不会变成一个盲目刷手机的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AI虚拟主播带货直播问卷调查(有偿1r/抽奖) (苏小懒)
- 【有偿学术访谈招募】ADHD数字戒断经历访谈 (豆友qvGQ3nzvCo)
- 实践打卡|正在实践公园二十分钟理论了 (简单点)
- 实践打卡|简单金融问卷50r (试试就逝世)
- 【有偿招募!!】数字戒断访谈招募 (胡胡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