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帝纪第一上
来自:Trovatore(我思我想我怕我会心意变灰)
第一页:开篇便写刘邦之母梦与神遇,交龙而有娠,遂产高祖——吾睹其文,而思太史公之《史记》焉。怪力乱神,言而无据,太史公极力避之,而班固采入史书。处汉朝而修汉史,有此弊也。汉明帝封班固为兰台令史,班固有曲世求荣之嫌。(补:惭愧,原来《史记》中文字与此相同,当时全凭印象妄加评论,实在贻笑大方。原文不再改动,补记此条以为鉴。) 第二页:班固言高祖“宽仁爱人,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真真一枝史笔而能翻覆黑白也。记得《史记》中,何尝有此等矫饰贴金之文字。(补:此处又信口开河,惭愧。) 第三页: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萧相国于乡中时,竟亦曾如此市侩耶? 第七页:高祖芒砀斩蛇之事,分明亦陈胜、吴广篝火狐鸣之诡计也。而成王败寇,高祖之伪事,竟相传而成真也。此即中国之“皇帝新装”故事。 十八页:郦食其见沛公,沛公踞床洗足而辱之。《史记》称刘邦鄙夷儒生,故作此状。而此处不言其事,显得沛公倨傲无因。或因班固亦儒生,羞于记之耶?(补:此处竟又记错。沛公鄙夷儒生事,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而《高祖本纪》中并无。班孟坚千古之上,请恕小子无理妄言之罪。) 二三页:沛公之约法三章,一举而深得民心。汉家天下,此举奠基石也。 二六页:鸿门宴一事,有太史公珠玉在前,班固虽竭力欲逞笔力,出新意,终不如也。且无“沛公回营,立诛杀曹无伤”一句,大为逊色。 三三页:“齐皆降楚,楚焚其城郭,齐人复畔之。”而汉王施恩德,赐民爵,置三老,民心归附。楚之失天下,失于项羽之残暴刚愎也。 三六页:汉王虽两线为战,欲使项羽疲于奔命,奈何霸王锐不可当,彭城一战,睢水不流,霸王威名传千古;汉王推子堕车,恶名亦传千古,然而得天下者,汉王也。 四二页:纪信以李代桃僵之计助汉王逃脱,而项羽烧杀纪信,又亨杀守城不降之周苛,霸王匹夫之勇,从不晓笼络天下人心之术。 四四页:两军广武相距,汉王数项羽十大罪,是实有其罪,非矫饰污蔑。又,汉王伤胸而抚足,强起而劳军,真千钧一发之时也。若非汉王识机变,兼有张良献计,汉军当大溃。 四七页:汉先遣陆贾说楚无功,此事《史记》中不载。后侯公说和约成,以鸿沟为界,而汉王毁约掩袭楚军,竟有天下。呜呼,毁约而事败,则为背信弃义;背盟而功成,则为兵不厌诈。廿四史何其阴暗哉。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请教《汉书》中的一个句子理解 (静下来。)
- 请教大神这句话如何理解 (今天是个好日子)
- 比较讨厌萧望之 (Alan)
-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Trovatore)
-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Trova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