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备志之人物——赵彦博
瞅瞅
理论付需要诸于实践,在目录学的课上,我们学到了许多理论上的知识。课后,董斯张的《吴兴备志》成了我们练手的场地。从“人物”入手,我选择了董斯张对“赵彦博”的记录。 首选给原文句读:“赵彦博,字富文,居武康之上陌,太宗八世孙。登进士第,守郡持节,俱以能称。迁工部侍郎。子赞:夫孙时逢俱登第。” 根据董斯张的记录,该条出处为《劳志》,即劳越的《成化湖州府志》。因此我首先找到了《成化湖州府志》进行校对: 原文如下:“赵彦博,字富文,居武康之上陌,太宗八世孙。登进士第,守郡持节,俱以能称。迁工部侍郎。子赞:‘夫孙时逢俱登科第。’” 从两者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从其字面上看,大同小异。除了《吴兴备志》中的“夫孙时逢俱登第”与《成化湖州府志》中的“夫孙时逢俱登科第”。通过,其“登第”和“登科第”同为“登科”的意思。所以段关于“赵彦博”的记载是一样的。 从有关“赵彦博”内容的记载,以及从方志的内容编排中——其前后都是有关宋朝人物的记载,因此,我推断赵彦博为宋朝人。接着,我借用“百度”,以确认我的推断,从“宋人传记年号索引”网页中找到:赵彦博,字富文,武康人,廷美七世孙,绍兴二十一年。因而,我确定“赵彦博”为宋朝人。 接着我开始查阅《宋人传记资料索引》,查找“赵彦博”这个人物,信息如下: 赵彦博,字富文,武康人,延美七世孙。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仕至权工部侍郎。——题赵遯可文卷(周文忠公集51/5下) 在这里,我发现《宋人传记资料索引》中的记载与《吴兴备志》有很大的差别:《吴兴备志》中赵彦博为太宗八世孙,而《宋人传记资料索引》中赵彦博为延美七世孙。 为了弄清差异存在的原因:首先,我先对太宗与延美的关系进行了解。赵延美,字文化,本名光美,太祖兄弟五人:兄光济,早亡,宋兴,追封邕王,改曹王;弟光义,即太宗;次廷美;次光赞,幼亡,追封夔王,改岐王。从中可以发现,太宗与延美为兄弟关系。那么可以肯定两者记录中,肯定有一者是错误的。 从《宋人传记资料索引》中可以看出,该内容出自《周文忠公集》。于是,我开始查找该书,但是很遗憾,新浪资源共享、中国基本古籍库和古籍在线中均未找到该书。于是我通过《中国丛书综录》查找有关《周文忠文集》的相关资料,发现在《乾坤正气集》中国收入了周凤祥的《周文忠公集》四卷,但我要找的是第五十一卷,跟我要找的资料相差甚远。接着我发现在《宋庐陵四忠集》中收录了《周文忠公全集》,但很可惜,没能下载到这本书。线索中断。 于是,我改变查找方向——从《宋史》入手。 首先从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检索,发现: 《宋史》卷一百九十八兵至第一百五十一卷和《宋史》卷二百三艺文志第一百五十六卷以及《宋史》卷四十八志三十四卷中均未找到对我证实赵彦博与赵延美的正确关系。 接着,我想从《宋史》的其他角度搜集信息。于是我下载到了《宋史人名索引》,找到关于“赵彦博”的信息有很多:(由于不懂四角号码检字法,查找赵彦博这人耗时相当大,但最终结果很好。) 赵彦博 宋孝宗前后时人 14/198/4955 赵彦博 撰昭明事实二卷 15/203/5116 赵彦博 赵公亲子 22/234/7782 赵彦博 赵公轸子 22/234/8885 赵彦博 赵公子 22/235/7906 赵彦博 赵公涣子 22/238/8256 于是用在《宋史人名索引》中找到的信息,开始翻阅《宋史》。从《宋史》卷二百三十四·卷第二十五·宗室世系二十中发现:赵彦博为魏王延美的长子高密郡王的七世孙,因此,我确定赵彦博为延美或太宗的八世孙。即《吴兴备志》和《成化湖州府志》的记载是正确的。 再通过中国基本古籍库检索,关于“赵彦博”的信息有42条,重要信息摘录如下: 宋 陈振孙《直斋书録解题》卷七 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昭明太子事实二卷 知池州赵彦博富文编昭明,庙食于池,颇着灵响。元祐始,赐额曰:文孝案。元祐赐额曰:文孝原本误作文序,今改正。 元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九经籍考二十六 清浙江书局本 《昭明太子事实二卷》陈氏曰:知池州赵彦博富文编昭明,庙食于池,颇着灵。响元祐始赐额曰:文孝。 明 李贤《明一统志》卷四十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赵彦博,武康人,举进士,守郡持节俱以能称,孝宗朝累官工部侍郎。 明 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八十三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赵彦博,武康人。举进士,守郡持节俱以能称。孝宗朝累官工部侍郎。 清 汪辉祖《九史同姓名略》卷六十一 清广雅书局丛书本 赵彦博一公轸子一公彦子并见宋史卷二百三十四 注:在“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发现:《宋史》中并无“赵彦博”的列传,只有在《宋史》卷一百九十八兵志第一百五十一和卷二百三藝文志第一百五十六有提及“赵彦博”,但并无详细记载。 综上,在上述资料中发现,其有关赵彦博的基本记载都差不多。接着,从其内容中,可以看出赵彦博为武康人,因此,我开始查找《武康县志》。 从《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中发现,有三本武康县志,分别是《嘉靖武康县志》、《乾隆武康县志》和《道光武康县志》。但是在这三本书中均未找到“赵彦博”的相关记录。 最后,意外发现在湖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的主页中有“湖州历史人物检索”一栏。于是,我检索了“赵彦博”,其信息如下: 赵彦博:籍贯:武康县上柏(今属德清县)人 生卒年: 生活年代: 简介:【赵彦博】(?~?)字富文。武康县上柏(今属德清县)人。宋太祖第八世孙。登进士第。守郡持节俱以能称。南宋乾道六年(1170)为湖北转运司时奏请为岳飞建庙。官至工部侍郎。著有《昭明事实》2卷。 在这里发现,此处说:赵彦博为武康上柏人,而在《吴兴备志》和《成化湖州府志》中都为武康上陌人这里的差别,谁对谁错呢?于是我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寻找线索。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发现,“上柏镇”在浙江武康县南十三里湘溪河岸。而“上陌县”为后魏置。北周省宛县入上陌。近河南南阳县地。因此,此处的“上柏”是正确的。 综上,我的最终成果为:赵彦博,字富文,居武康之上柏,太宗八世孙。登进士第,守郡持节,俱以能称。迁工部侍郎。子赞:夫孙时逢俱登科第。(《吴兴备志》中有关“赵彦博”的记载除了“上陌”应为“上柏”一个地方错误外,其他都是正确的。) 这次寻找发现的经历,收获颇多。虽然其中的好几本书没能找到,但是这个经历让我学会了“找书”,同时学会了在利用方志时要谨慎、小心,学会用怀疑的态度去对待史料。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05级毕业生薛辉专著《县乡之间:清至民国广西县级行政与地方... (周不周)
- 08级黄军杰同学硕士论文被哈佛大学cbdb网站收录 (周不周)
- 杨念群老师课程书单 (Wistful)
- 湖州有些村庄叫㘰,但由于电脑打不出这个字,竟然把村名改了。 (JOSH)
- 日本史资料包 (已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