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备志》之刘崧
迪迪
目录学作业 我找的是出自刘氏嘉业堂吴兴丛书《吴兴备志3》中的宋代刘崧这一人物,本次作业我将分为三大部分来叙述,第一部分首先必须得核对董斯张所写的文字与其所记录的出处即与原文是否一致,不苛刻要求每行每字都原封不动地抄录下来,至少记载内容与原文大意不变,这一步是最基础的工作;第二部分为以从其他史料为视角进行具体的五条内容的考证工作及一些发现;最后一部分则是深一步的发现与换位思考,后者主要从假如我自己书写其人这一角度出发,该如何入手写这一人物及其延伸的人物,捎带评价一下董斯张写其人的水平。 (以下附了几张图片) 一、基本信息核对


吴兴备志原文引入(我已全部断句):刘崧字伯高,峤字仲高,岑字季高,吴兴人也。东坡先生所赋吴兴文人之诗,刘孝叔诸孙也。三公才学,官位夫例能称之。汪彦章尝铭仲高之墓,仲高任福建提刑,日书武夷山三大字甚奇,今石刻尚存。合璧事类 刘岑迁溧阳,学博爱士,有古君子风先,世居乌程之杼山,曾祖述为御史,忤荆公出知江州,司马温公折简与孝叔有道胜名立之语,岑遂以道胜名其堂。溧阳县志 季高二子右通直郎㵸,右脩职郎治,司马属官泌。周平园泛舟游山录 绍兴以来文散阶,皆左右字以别有无出身,惟尝犯脏者去之。刘岑季高得罪秦氏,坐脏废后复去其左字,季高署衔不以为媿也。 齐东野语 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张浚、赵汾、刘岑等官。 宋史 写刘崧延伸的共有五条,那么先与出处核对一下。 第一条,其全名应该是《古今合璧事类备要》,《事类合璧》与《合璧事类》是其的简称,这是一部古代综合性的类书。我在电子版四库全书输入刘崧,可知其在续集卷中,此书实际上有两人撰写,分别为谢维新和虞载两人,前者撰写是前集、后集及续集,后者撰写的是别集及外集,找到续集卷十三之類姓門就会发现这么一段:“劉崧,字伯髙,嶠字仲髙,岑字季髙,吳興人也。東坡先生所賦吴兴文人之詩,劉孝叔諸孫也。三公才學官位,士夫例能稱之。汪彦章嘗銘仲髙之墓,仲髙任福建提刑,日書武夷山三大字甚竒,今石刻尚存。”(见图3)与董斯张所写相核对即知基本一致。

第二条:一见溧阳县志,由于不太确定溧阳现指何处,所以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古今地名大词典》查下即知其属于江苏,随后则翻开《中国方志总目提要》,即可找到溧阳县志,而最早的是明弘治版的《溧阳县志五卷》,(符观修,汪淮等纂),随后即马上是康熙版的了。我是根据《中国方志丛书》找到县志,起初还以为文章有写“刘岑迁溧阳”,马上想到可能他迁居溧阳后再当地可能会有所作为,或许在人物传里会有其身影,不过最后还是想到“道胜堂”三字可能是刘氏家族的故居,会被当做古迹写入地方志中,后来确实在卷三之舆地志.古迹(80)页中找到这一记录,其写道:“道胜堂,宋侍郎刘岑居第,岑曾祖述,熙宁中为御史知杂,忤王安石出知江州,司马光折简与之有道胜名立之语,岑自吴兴迁溧阳,因以名堂。”(见图4)跟董斯张的相核对,除了有几句话顺序不同以外,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异。

第三条:其出处是周平园泛舟游山录,想到如果此人若有文集,必定可从文集下手,还想到的可能是独自的一本著作。百度输入周平园,原来是周必大,马上想到他是有文集存世的,即《文忠集》。此次我用的是中国基本古籍库,找准关键词尤为重要,第一次在检索词中输入“泛舟游山录”,可检索到三卷,但要快速找到这句话的话还是要花点时间;可以在检索词中输入“季高二子”,书名处输入“文忠集”,便可快速得到这段史料,“辛酉晴,慶携磨勘朝奉郎告身來至縣治,登緑凈亭可望湖山視田,疇求季髙作罔極庵額。季髙二子,右通直郎㵸,右脩職郎治,季髙云:“靖康間,錢盖以雜學士為陜西五路制置使,調兵勤王而置私章,既次陜府太守,不以節制待之盖詰責,則云五路自謂涇原環慶秦鳯熈河鄜,延初不與永興軍路也。盖乃具奏詔,改鑄陜西五路及永興軍路制置使,印其迂如此,時范致虗左丞守長安,初亦尊王,人用申状而盖用劄子,如他路致虚大怒,奏乞本路,自勤王不盖後卒無功,或謂舊有從官使河北徐處仁,亦以前執政尹大名用申状使者戒吏,云大名府囬牒餘則劄子,人以為知體焉,顧綱獻筆,季髙甚賞,其藝数為作詩帖,綱求䟦與之,以思堂飲羣用致遠。”(见图5)对于前面季高二子的记载是相符的,至于后半句“司属官泌”倒是没有什么发现,个人把它理解为可能是奏补做官的。

第四条:出自周密的《齐东野语》一书,下载可得,发现其在卷20条,“文臣带左右”这一条,现引入如下:“紹興以來文散階皆帶左右字,以别有無出身,惟嘗犯贓者則去之。劉岑季高得罪秦氏,坐贓廢後復官去其左字,季高署銜不以為愧也。孫覿、仲益亦以贓罪去左字,但自稱晉陵孫某而已,至紹興末復朝奉郎,乃始署銜。淳熙中因趙善俊奏,又例去之。吳興有王孝嚴,行先居城西,俗稱為王團練,宅蓋將種也,以鶡冠登壬辰。”(见图6)可见与引用的出处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差异。

第五条:仅仅凭这一句话找《宋史》中出自哪一类确实有点困难,起初马上想到极大有可能在《秦桧》传里,不过极大相反;用搜索引擎输入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张浚、赵汾、刘岑等官等字,可初步得到其在《宋史》卷31本纪中,然后我下载完这部分后找到了这么一些话,“髙宗八,二十五年,.....十一月乙已朔追封檜申王諡忠獻賜神道碑,.....丙申復以蕭振為四川制置,使復張浚折彦質趙汾葉三省王趯劉岑官.....”从以上摘入的可知秦桧于1132年死后,刘岑确实复官了,而且远不止董斯张所写的三人。虽与原文相比省略了很多,但信息所含的意义是无误的。 二、具体考证 (1)第一条的具体考证(发现): 我还找到了宋.章定所著的《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其中卷31处则有记载,而他所写的万全与谢维新《合璧事类》内容一致,然后我马上想到两本著作撰写的早晚,但是比较的话还是有点难度,但这条史料至少也是一个佐证。对于刘崧三兄弟是否是吴兴人,立刻想到《嘉泰吴兴志》,此书是1201年告竣,或许这三个人可能会在人物传或别处出现,但是并未发现。寻找另一条途径,即根据《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得知最早的《湖州府志》是明成化十年修订的,最有可能记载他们的应该是在卷13到卷17,而此部分因原书阙页便无从得知。“东坡先生所赋吴兴文人之诗”一句,可利用基本古籍库,检索词输入“吴兴文人”,作者为“苏轼”,可得到如下一条信息:“呉興文人眞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自,從四方冠蓋閙,歸作二浙湖山主。次公詩案又云:以譏執政,近日提舉所至,苛碎生事可怪,故劉述乞官歸湖州也。”见图7(苏轼《东坡诗集注》卷16)即是对这条信息的一个佐证。对于“汪彦章尝铭仲高之墓”一条,即搜索汪彦章即汪藻,因为自知其是有文集的——《浮溪集》,可从电子版四库全书作为检索途径,得知其在卷25中,名为《左朝散大夫直徽猷閣劉君墓誌銘》:“君諱嶠字仲髙,呉興劉氏。呉興之劉其傳盖逺,熙寜間有諱述知御史雜事者,正色立朝,與宰相争是非,宰相盛怒,至欲逮治之,不為屈卒奪,御史司馬溫公稱其道勝名立,東坡蘇公為之賦呉興丈人之詩,一時名士慕而宗之,所謂劉孝叔是也,于是呉興之劉聞天下,大夫通議生欽止為承務郎,贈通奉大夫,生君皆世其家而有賢子。君少以文名端方厚重,不妄交游,范忠宣之子正平凜然,有二父風,君從之數年盡得其學,由是操修益進,賢于人益逺為鄉里所尊聞,其行于朝,擢政和五年上舍髙第,除陳州州學教授,丁内艱免喪,調監尉氏税,非其好也,會徽猷閣待制,趙公鼎臣鎮鄧聞君,名辟司儀曹事一府,髙其文部使者交薦之居,無何爭進者,比而讒君,君推其能於人,一不之校人,皆服君長者,而讒者反愧謝君,遷宣教郎,睦親廣親南北宅大教授,厯開封府儀曹少監少府少監,尚書比部員外郎君,為郎六年,閲輩流登臺省者,無慮數百人,未嘗以榮滯闗懷當國者賢之,擢大理少卿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出提點福建路刑獄,君内為廷尉,外為繡衣,直指于決讞,重輕必平反,曲折得其情,而後已不以爰書諉吏故,中外翕然稱之,使閩時尉誣民為盜帥,幸尉遷力主之,君知其寃,引囚物色非是,釋囚而黜尉帥,貴人也不悦,㑹貴人還朝,君知其憾,不釋力丐,奉祠得提㸃洪州玉隆觀,居數年,以疾請老,卒年六十二,積官至左朝散大夫直徽猷閣,時紹興八年,三月某甲子也,初室信安鄭氏,繼室開封朱氏,皆封恭人,二男子,曰坰右迪功郎,懷寧縣主簿,曰瀼,將仕郎,一女子未行,一孫曰某坰,等以其年八月某甲子,烏程縣某鄉某山之原,以鄭恭人祔君同産三人,長曰崧伯髙,仲即君,其季前吏部侍郎岑季髙也。君事伯髙如父,而季髙又以君之所以事伯髙者事君,兄弟之懿士大夫談之。伯高少曠達,不以世務經心,通奉公早世,母夫人嫠居,而貧君于内外,幹蠱之責與鄭恭人分任之,而遂伯髙于閒,適以寛太夫人之憂,及伯髙疾廢藥,必親嘗飲食,必親饋以終其身,故君之卒,季髙哭之過時而哀,既季髙知君與藻善也,來求銘會藻,以語言得罪斥。”从墓志铭里可以发现很多的信息,可知其是吴兴人;而刘孝叔确实接受过司马温公给予的“道胜”之语;刘峤也确实曾做过福建路刑狱,且最后官至左朝散大夫、直徽猷閣学士;也可知他们确实为亲兄弟,刘崧字伯高,刘岑字季高;刘述也即刘孝叔。对于他曾写过“武夷山”三字,这一点是有出入的,我根据淳熙版《三山志》(宋.梁克家)中卷38处之寺观类六有如下这么一条信息:“飛來山 在寺前,寺門有飛山二字,劉提刑嶠書。”(见图8)其一是说明了刘峤确实曾做过福建提刑,在此志卷25之秩官类六里可以证明“刘峤,绍兴二年六年二十七日到任至四年九月初五日罢。”,但只写过“飞山”二子,何来的三字可言?


对于他们三兄弟,我还翻阅了明.凌迪知所著的《万姓统谱》一书(第一册,第892页)有如下一些信息(见图9):“刘述,字孝叔,归安人,举进士,累官为侍御史,熙宁初论新法,谪知江州,曾孙岑倜儻有大志,官至户部侍郎。”“刘崧,字伯高,岑字仲高,峤字季高。”“刘岑,吴兴人,迁居溧阳,博学爱士,有古君子风,登进士第,累官户部侍郎,以徽猷阁待制之仕。”从很多处证明刘峤应是字仲高,而岑字季高,所以《万姓统谱》应该是记载错了。

(2)第二条的考证补充 当时我找到其出处为溧阳县志时,应该来说此部地方志在撰写时也记载了他的出处,作者写这条的根据是《建康志》,我翻阅《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一书,应该找比明弘治之前的建康志,最早的则是建康志,也是目前明代惟一留世的一部方志,据上次是在《溧阳县志》中的古迹中找到这一条信息的,所以我把它定位在卷21处——堂馆,但是没有关于“道胜堂”三字的记载,而为了搜寻这句话,我也在卷31和卷42处找过了但结果是一样的。 (3)运用《宋人传记资料索引》一书 对于季高二子,原文写的应该是刘㵸、刘治两人,在《宋人传记资料索引》处没有找到其人。随后还是根据顺序来,第一位找到的是刘崧,发现(清)黄宗羲著《宋元学案补遗》(第七册,第110页)中有他的记录:“字伯高,吴兴人。与弟岑、峤均以才学见称于时。”但考虑到最好找更早的信息,可惜目前的只找到一条。第二位找到的是刘峤,其信息主要来源于两条:第一是上述讲到的墓志铭,第二是跟其兄通条的记录。第三位找的是刘岑,我还在《南宋馆阁录》卷7第3页处找到一条:“刘岑,字季高,吴兴人,沈晦榜进士出身。三年八月除,四年三月为权刑部侍郎。宋.莊綽《鷄肋編》卷下也有其信息:“劉岑季高,閑居湖州,夢廖用中云:剛與鄭顧道却是同年,時廖為中丞,鄭望之侍郎,領宫祠居上饒後數月,劉得信州......悉皆前定也。”也在周必大的《文忠集》卷九十七发现他曾写过《新除敷文閣直學士知潭州劉岑改除敷文閣待依舊宮觀十一月二十二日》这么一篇揭露了他的官职。主要的发现之处还在于他们三兄弟的曾祖父——刘述身上。 1.刘述的字。我在《嘉泰吴兴志》第二册卷17处找到了刘述其人,其记载为“刘述,字叔孝”。(见图10)然后我通过成化《湖州府志》找到刘述其人,其记载的是“刘述,字孝叔”(见图11)。那么我再找到弘治版的《湖州府志》(其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史部第179册,427页)其记载的也是孝叔。而根据上述的描述我们可以看见都称他为刘孝叔,但个人认为修《湖州府志》时应该是会参考《嘉泰吴兴志》,因为修志会有很多人,我觉得不排除《嘉泰吴兴志》的错误性,因为汪藻写给其曾孙刘仲高墓志铭里也提及的是孝叔而非叔孝。 2.刘述何时登第考。还是在《嘉泰吴兴志》处写着的是登景祐元年进士第为温州守(见图10),但是此志没有选举篇的;而我在看成化版对于他的记载是登景祐三年第(见图11),弘治版也是如此,而奇怪的是既然他写着登景祐三年第,那么自然在卷9的“选举”篇中理应把他列进去,景祐三年此地没有出过一位进士。而我根据《宋登科记考》去翻阅了一下,不管是景祐元年还是景祐三年都未找到。而后因知其在《宋史》里有传,所以也去看了下,只是写着“举进士”三字,而举进士和进士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个人认为《嘉泰吴兴志》及其成化、弘治《湖州府志》对他这一信息的记载是有错误的。


三、个人分析及看法 (1) 刘述与苏东坡的关系。 苏轼的《東坡詩集注》卷十六之《劉孝叔次公諱述湖州呉興人》,这是在熙宁八年四月十一日苏轼作诗送刘述的一首诗;从苏轼的《苏文忠公全集》东坡集卷6处有一首题为《和刘孝叔会虎丘时王规甫斋素祈雨不至二首》,其中有这么两句话“因公问囘,何处定相逢。”自然地流露出其与苏轼的关系。因知湖州的六客堂曾是苏东坡等6位文人聚于府署后园而得名的,而我也在《嘉泰吴兴志》卷13处找到“郡人陈振孙为之记”部分摘入:(见图13)“六客堂在湖州府郡圃中,熙宁中知州事李常作六客词,元祐中知州事张询复为六客词序。昔李公择为此郡,张子野、刘孝叔在焉,而杨元素、苏于瞻、陈令举过之会于碧澜堂。子野作六客词,传于四方,今僕守是郡,子瞻与曹子方、刘景文、苏伯固、张秉道来过于僕为六而向之。”而六客堂六位词家正是:苏轼、张先、陈舜俞、杨绘、李常、刘述,那么从中我们也可明白至少刘述与苏轼的关系应该是有点交情的。

(2) 刘氏宗谱 我是通过《中华族谱集成刘氏谱卷》第17册(见图12)可以找到中梅刘氏宗谱,而始迁祖正是刘岑,而右下角的道胜堂三字更是对前面的佐证。此宗谱开头就有季高公遗像,并有如下一段话:“赞曰:嗟嗟烈祖腼我季高壮年显达王事劬劳金人猖獗愿赋同组奉君命使不受屈挠朝与和议穷恨同曹见机而?脱尽画?嚣于斯卜吉其乐陶陶瞻公之像仰首频?”共有16卷,同时我想要再次考证一下刘岑的后代,找到卷三处大宗世系,只见岑公——锜——德秀,所以对上面的有点异议。

总结:在上述更进一步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后,我觉得董斯张写其人时应该没有参照过《嘉泰吴兴志》,如果他阅读了,在写刘述的字时不会那么肯定,且我觉得在写此家刘岑时较多地写了他忤逆秦桧一事的描述,毕竟他做官做到刑部侍郎的职位,且又是进士出身,这点可以加入进去。另刘述与司马光的关系只是通过“道胜”两字透露出来,也没写六客词人,这在当时应该还算是比较有名的,不写似乎有点不妥,不过董斯张的重点不写他。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05级毕业生薛辉专著《县乡之间:清至民国广西县级行政与地方... (周不周)
- 08级黄军杰同学硕士论文被哈佛大学cbdb网站收录 (周不周)
- 杨念群老师课程书单 (Wistful)
- 湖州有些村庄叫㘰,但由于电脑打不出这个字,竟然把村名改了。 (JOSH)
- 日本史资料包 (已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