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规律|认知越贫乏,越倾向于用绝对、概括性的语气输出观点
来自:莫比乌斯芝士
一个关于人性、社会、心理方面的规律:
认知越贫乏的人,越喜欢用绝对、概括、极端化的语气输出自己的观点,并自顾自地将其视为真理。
因为,认知相对贫乏的人,看到的可能性和眼界受到局限,而极端化的言论,又恰恰简单,轮廓清晰,好像有强大的力量使其可以站得住脚,也就不用费太多脑子去理解、谨慎论证,自然也不会痛苦,总让人产生一种笃信的冲动,这来源于人的认知上的惰性。
然而这是非理性的。只是一种掩饰、情绪输出和话语权的争夺,或是以这种语气站在个人立场来谋求个人利益,他们以此来掩盖认知上的不安全感、空虚、害怕和自卑。直白来讲,就是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个“聪明人”,或是装聪明,或是装傻,不管符不符合理性与客观现实。甚至,当遭到反对时,会感到生气、愤怒,第一反应是反击而不是自省。
不否定这种思维在某些特殊境遇有一定的突破作用,但更多的是把人引导向狭隘的愚蠢和牢笼。
这是一个很简单很常见但又很隐蔽的规律,上至圣人伟人,下至凡夫俗子、你我他,都可能犯这种错误。故对待问题与评判他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克制的自省、审慎而又理性辩证的思考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只希望我自己能少犯这种自欺欺人的错误。
2024.2.5补充:
《沉默的大多数》里有这么一句话: “假设有一个领域,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它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这导致一种负筛选:越是傻子越敢叫唤﹣﹣马上我就要说到,这些傻子也不见得真的傻,但喊出来的都是傻话。” “我不是说两种是互相相斥的,他们应该是互相扶持的,高的给低的讲述自己的理论,低的应该学习高的,或许理论本身存在问题,但是低的总会长高而去改变它。”
对无法阐述自己的根据,上来就靠一句“我觉得”来反击的人,发完自己编排的、将莫须有和不存在的立场与观念错误强安在“敌人”身上,然后根据自己单方形成的逻辑闭环来强行摸黑和攻击,完了光速拉黑的人,那我只能将其当作被戳中而气急跳脚的朋友。您潜意识在害怕什么呢?害怕自己攻击抹黑的人会伤害您?害怕自己的诡辩论被戳穿?
明确声明一点,这个观点不单单局限于男女这一话题,请勿对号入座,以免应激,自取其辱。我发出这个帖子,不是为了挑起争端,而是想强调下理性、不至于在思考和下结论时因忽略全面性和客观性而误人误己,是为了让自己和愿意理性思考、交流的朋友能挖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启发更多理性的思考和进步。
或许本不该发出来,可能是我词不达意,可能是我在犯错,不再回复了,愿意想想的就想想,不屑一顾划走就好。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校园单位|我发现很多人不是嘴笨,只是“慢思考模型”(附面... (Billi Autry)
- 家庭家族|我发现那种能谈长期恋爱的,最后很快走入婚姻的女... (你的父亲)
- 社会规律|我发现年轻人的能量好像在降低 (HHHH)
- 自然规律|人只要没有自由时间就不会快乐 (镭神大魔王)
- 社会规律|我发现内耗的本质是没有“好奇心” (宝妮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