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回避型的自我分析与改变 | 欢迎交流和提问
张三(人生就是不停地战斗!)
了解到自己属于回避型依恋风格,是在22年感情出现问题时看过一本叫《关系的重建》的书,意识到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于是下决心去改变,并重新追回了她。虽然最后我们还是分开了(因为一些现实原因),但过去的一年里我的确有了不少成长和改变。想在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的经历
偶尔回想起童年时的某些记忆片段,我发现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回避型了,比如,和邻居家的孩子关系很好,每天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但有时就是莫名其妙地不想和他说话,想和他保持距离,他一靠近我就跑开,然后他跑着追上来,我再跑开,很奇怪,不过第二天就好了。
我和家人的关系属于那种,我很爱他们,他们也很爱我,但我们其实沟通并不是很多,自己很多秘或是心事是不会和他们说的,就是对非常亲密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会想保持些距离。
然后是和前任。在我们建立起亲密关系的两年多里,记忆中我在这段关系中的回避型表现包括:
- 对她有时提出来的拉近亲密关系的问题比较反感,不想分享自己心底的想法,导致她觉得很难接近我的内心
- 自己在感到累、有压力等情况下,会想自己呆着,会排斥和她的互动,会忽略她的感受,让她很沮丧,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 在自己状态不好时,不想见人,但她又是经常得见的人,理性上觉得自己应该主动,可感性上又不愿主动,非常无力的感觉,觉得对不起对方,觉得错在自己,更想逃避了。
- 很少会想去依赖对方,会否认自己的脆弱。尽管她一直说我可以去信赖她依赖她,但在有些时候我还是不那么做
- 自己一个人时和两个人在一起状态会不同,不是很自然,会担心把完全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会不会被她不喜欢
自我分析
我有试过认真分析自己的为什么会是回避型的依恋风格,大概有三个可能的原因。一个是自己天生敏感的性格(对人情绪的感知很细腻),第二个是我从小就不自信(虽然学习还不错,但有过很多阶段性焦虑,比如脸上有颗痣觉得难看,人多说话会紧张口吃等等),第三个是我的家庭不是那种很随意的风格(父母对我的期待是很高的,成绩要好,行为要稳重,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很多话我是不敢说的,导致很多在现在看来很必要的沟通其实小时候都没有做,都是积攒在心里)。
这些原因结合在一起,让我的内在成为了一个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缺乏对人信赖,也缺乏沟通习惯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我好像还不错,但在亲密关系里,尤其是把最赤裸的自己(脆弱不堪的那一面)暴露在对方面前时,这些底层的颜色就会显露出来。一切亲密关系的问题,最终都反映了一个人内在性格的问题。
对了,还有个原因,我的前任比我大几岁,各方面都很优秀,这让我潜意识中有很大压力和不自信,比如不愿去依赖她(她有绿卡也有房,但我的自尊心让自己不想去靠她完成这些事情),比如不会什么都和她分享,怕不好的事情让她会不喜欢我,比如在她面前有时候装成一个假正经的人,等等。这些原因让我和她的相处不是很自然,感觉会累,需要自己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来做自己,以自我恢复。我可怜的自尊心也没有让我对她有完全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以及我的自卑让我觉得她很容离开我,缺乏安全感。
当一个人缺乏安全感,就会开启自我保护,而自我保护既表现在把自己隔离开(回避),也表现在攻击别人(焦虑),总之就是会脱离自然放松的状态,去变成一个异样的自己,这样搞的双方都不舒服,两败俱伤。缺乏自信(价值感)也是同理,面对压力和批评,逃避是必然选择;缺乏对人的信赖,尤其是亲密的人,本质上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习惯。
(顺便说一下安全感的问题。安全感来源于价值感,如果价值感不是来源于内在的话,就只能从外部获取。取得成功、别人的夸奖、感觉到被喜欢,都会得到暂时的安全感。而外部的拒绝、否定、压力则会降低安全感。之所以对过分亲密有排斥心里,是因为我还没有完全学会爱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全部,当和人过分接近时,意味着要把全部的自己展现给对方,可能潜意识会担心展现完整的自己会怕对方不喜欢,本质上是害怕被拒绝被抛弃)
自我保护这个机制太强大了,我曾经无意识地被它操控了太久太久。只要自我保护被启动,我对对方的爱与信任,通通被我自己所取代,这种状态下,我会完全不在乎对方的心情,只想关注自己,我会感觉到自己是无力的,无力再去爱了。等这个状态过去后,我又恢复成了一个很好的男朋友,可对对方的伤害已经不可逆地造成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有可怜的地方。看到组里大家对回避型的吐槽,我非常理解,因为我自己都讨厌这样的自己,可那种状态下真的就是会很无力,不是我的本意。
自我改变
人都是需要些自己的空间的,但如果把自己过分隔离开来,既会让在乎你的人受伤害,也会让自己很难受,真实的想法(比如对对方的爱和在乎)无法表达出来。这就是我努力去改变的动力。
根据阅读和思考,以及对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的观察,以下是我认为需要做出的改变,这一年来我在这些方面有所努力。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我仍然在成长的路上:
- (最根本的)建立真正的自信。真正的自信是从内而外的,相信自己生来就是有价值的。全面地了解自己,为自己的优点自豪,也接受自己的缺点(先接纳,然后根据需要去改变),爱自己的全部,自爱的人才有能力爱他人。不去害怕暴露自己,相信自己是安全的(真正做到很不容易),不断提醒自己这一点。
-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也全力以赴地去爱别人。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所以不要担心暴露自己会让别人离你而去,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留也留不住。做一个温柔的人,真正的强大不是坚硬如铁,而是柔软的,是开放的,是放松自然的。
- 去表达自己,去理解对方。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总会有分歧的地方。不要把不同点看成是谁的问题,不因为是对方的问题就指责,也不因为是自己的问题就自责或回避。经常去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需求,也倾听对方的想法,去理解对方。如果分歧过大,那就表明真的不合适,没有谁对谁错,离开就好了。(在豆瓣认识一个朋友,她会直接表达自己开心喜悦的心情,比如“你做了xxx我好开心“之类,这一点我很喜欢,也在向她学习)
- (很实用的)具备觉察的能力。练习冥想时会接触到觉察这个概念。去觉察自己当下的状态,是不是开始焦虑了,是不是开始自我保护了,是不是在回避了,是不是在忽略对方的感受了,当意识到的时候,轻轻地调整一下就好了,事后也可以做个回顾,分析一下是因为什么触发了这种感受。
- 学会信赖。如果能感受到对方就是很好的人(互相确定了心意,相信他的人品等等),就要试着去信赖对方。信赖就是愿意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把自己毫无防备的背后交给对方,是愿意把自己托付给对方的心态,不会担心对方会离开或背叛。
最后想说的
我不是很喜欢把一个人标签化(我的标签是INTJ和回避型依恋风格),因为这意味着刻板印象。标签代表着极端,而大多数人其实处于不同的极端之间。另外,我相信人是会改变的,只要他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愿意去做出改变。同时,改变也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涉及到性格和反应模式的改变,要耐心,要慢慢来。
最后,不建议大家轻易去和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建立亲密关系,喜欢很重要,但相处得来也很重要。你永远无法拯救一个人,人只能学会自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回避性真的无法直面内心的欲望,然后最好的结果就是什么也不... (momo)
- 异常心理|我觉得精神质量更加重要 (泡芙奶冻)
- 回避前任是什么意思 (痕迹hhh)
- 如果其实很渴望感情,还算是回避吗 (🧚)
- 回避型依恋|精神疗愈社群,帮你打开自己 (EllieC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