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话题 >
讨论/管理|召回生活意义感:多做生产者,而非单纯消费者
讨论/管理|召回生活意义感:多做生产者,而非单纯消费者
来自:嵇溪
我们生活的追求无非是一场快乐,但是纯消费换来的任何快乐,比如享受别人生产的音乐、电视剧电影、吃东西等,虽然一时很爽,但难免结束时会有空落落的感觉
升级版本的体验消费,比如需要你输出思维或者行动的各种游戏,包括狼人剧本电子游戏等等,其实增加了一部分高级的由体验带来的类生产输入感
还有上学时不容易丧失意义感也是,包括现在很多人迷茫就会下意识走考试路线,考研考公考证,其实也是另外一种体验类生产感,每次做题模拟考试实际考试有运用输出反馈的闭环体验
原因在于,我们大脑喜欢快乐但是更底层是生存逻辑。快乐能让我们享受当下,但是远古的基因记忆带来的,是如果无生产活动就无法创造生存资料,会有无法生存的风险
这种本能跟膝跳反应一样,跟我们从小接受乖孩子教育关系不大,也无需指责劳碌命
介入生产并不是被动,反而是主动。比如享受视频带来的快乐,但思想上多一分筛选和分析它火爆理由的清醒,行为上可以自己记录剪辑生活的美好,哪怕不是赚钱的目的,在【视频化】这个争议课题上,会发现更多利大于弊的事情
主动介入任何形态的生产而非单纯消费他人的思想、行为和结果,也是找回生活主动权的第一步。如果觉得生活总是听别人的,玩的做的都很无聊,可以在短暂休息后倒逼自己更多参与和发表
主观能动生产体验带来的快乐感,不论是实际客观收获还是主观情绪体验,都是纯消费无可比拟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容貌焦虑会长期毁掉一个女孩的心态 (llllllllll)
- 不明白这不能说吗? (乌啦啦啦啦啦吧)
- 社会规律|我发现年轻人的能量好像在降低 (HHHH)
- 自然规律|我发现大脑也需要轻断食 (阿拉丁神狗)
- 社会规律|有的人可能就是知道太多的道理,所以才过不好这一生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