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宋光宗赵惇(重庆命名者)
来自:天问(现在起,订阅你的人生!)
宋光宗赵惇(1147年——1200年),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在位5年,享年54岁,死后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宋光宗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昏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禅位而登基做皇帝以后,已经43岁。宋光宗体弱多病,又没有安邦治国之才,而且光宗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由当时著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李皇后来执政,奸佞当道,朝政从宋孝宗时的清明转向腐败,宋光宗自己却不思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 光宗历来就与孝宗不和,宋孝宗逊位后他长期不去探望。绍熙五年(1194年),宋孝宗得病,宋光宗既不请人看病又不去探望孝宗,乃至孝宗病逝他也不服丧。因此,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经过太皇太后允许,逼迫光宗退位。光宗只好让位于太子赵扩,自己闲居临安寿康宫,自称“太上皇”。赵扩主持完宋孝宗的葬礼,就登基做皇帝,是为宋宁宗。 庆元六年(1200年)春,由于光宗过于闷闷不乐就去世了,死后葬于永崇陵(今浙江绍兴东南35里处宝山)。 前任:父宋孝宗 中国大宋皇帝(南宋) 继任:次子宋宁宗 ---------------------- 为重庆命名的是谁?宋光宗皇帝赵惇。 重庆于周时称江州。 秦时称巴郡。 南北朝时,南朝(550年)于巴郡置楚州;北朝西魏(535年~557年)改楚州为巴州;北朝北周(557年)复改巴州为楚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因巴所居渝水(嘉陵江古称),故改楚州为渝州,这即是重庆简称“渝”的由来。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 赵惇是南宋第三个皇帝,是宋孝宗的第三子,1162年封恭王。1171年立为皇太子。1189年2月,受孝宗内禅即位。同年8月,升恭州为重庆府。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光宗先封王,后即帝位,是为“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只不过,细读宋史才清楚,光宗从王到帝,其间竟然相距27年。 据记载,北宋末年,全国分为26个行政区,称为“路”。南宋时丢失半壁江山,只剩15路。重庆府则隶属于夔州路,下辖巴县(今属渝中区)、江津县、璧山县。当时“贡葛布、牡丹皮”,可见重庆的物产特征。 赵惇先是当了9年的恭王,之后,当了18年太子,最后只做了6年的失意皇帝。 在位期间,最大的特点是疑惧不孝,怕老婆,以致患有“心疾”,就是精神疾病。最后被迫退位。其实都是权力惹的祸。 赵惇能够当上皇帝也算是运气。孝宗认为老三赵惇“英武类己”,便舍长立幼,诏立赵惇为皇太子。然后让他管理首都临安府,挂职锻炼。他常与学识渊博的讲官讨论比较前代,“时出意表,讲官自以为不及”。他关心民政,明察秋毫。“孝宗数称之”。可见孝宗没有选错接班人。 可光宗错就错在没有娶到一个好女人,他的皇后叫李凤娘。李后为人悍毒阴险,经常在光宗和孝宗之间搬弄是非,致使其父子失和,关系越来越差。光宗对她是又爱又怕。 有一次,光宗在宫里盥洗,看到伺奉的宫女纤纤玉手,禁不住赞了一声“好”。第二天,李后让内伺给光宗上了一个食盒。光宗打开一看,一双血肉模糊的玉手赫然在目。吓得光宗赶紧让人弄走,自怨不已却不敢言。受此一惊,心疾再次发作,常在梦中暗自哭泣。 又有一次,李后趁光宗出宿斋宫祭宗庙的机会,斥责光宗宠幸的黄贵妃蛊惑病主,罪在不赦,令内侍将黄贵妃重打数百下,当即毙命。李后报知光宗,谎称她暴病身亡。光宗惊骇,明知死不见尸必有隐情,虽万分伤心,却丝毫不敢诘问。第二天在郊外祭祀宗庙又被狂风暴雨所激,祭祀被迫中断。经过连续刺激,光宗的心疾加重,精神彻底崩溃。只好在宫中养病,时有好转,仍不愿去探视孝宗以尽孝道。群臣百姓都谓之“不孝失德”,但他不听大臣劝谏,直到孝宗驾崩,光宗连葬礼也不肯主持。这也确实过分了。 光宗的行事,加上有病,于是太皇太后,即高宗皇后,“以皇帝疾未能执丧,命皇子嘉王即皇帝位于重华宫之素幄”,是为宁宗。尊光宗为太上皇。等光宗得知消息的时候,也无可奈何了。 此后过了不到6年,唯一和重庆密切相关的皇帝赵惇就郁郁而终,享年54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愿得一人心 免得老相亲 (奕)
- 美国国家地理称重庆为"最有性格城市" (天问)
- 知名歌手:周震南 (天问)
- 影视明星:张晋 (天问)
- 影视明星:殷桃 (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