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要了解广州,citywalk是最好的方式。
无意之中发现了一条适合漫步的小众路线,没有东山口、老西关等路线那么热门。短短的两公里,却浓缩了广州上百年的文化历史,能称得上是广州最有“文化”的citywalk路线。本.文.转.载.自:知.地.儿.
路线:番禺学宫(农讲所)-广东贡院-广州鲁迅纪念馆-文明门--文德路看点推荐:少年儿童图书馆大广场/番禺学宫网红猫/明远楼/黄色钟楼/骑楼/城门/画廊从农讲所地铁站出口出来,向左拐就能看见番禺学宫那引人注目的红墙。番禺学宫旁边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大广场,是周边居民清晨健身的好地方,很多阿叔阿婆坐在树荫下一边乘凉一边聊天。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在地上,头顶上时不时传来几声鸟叫,耳边听着阿婆们打太极的背景音乐,特别的舒适和放松,顿时很想快点过上退休生活。朱红色的番禺学宫在这条街上特别的注目,说起番禺学宫,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其实就是如今的农讲所。在清代以前,番禺学宫是番禺县县学和祭祀孔子的文庙,它是广州地区唯一保留下来的学宫。它的建筑形式和故宫很像,红墙黄瓦,古树环绕,也被大家称为越秀“小故宫”。在番禺学宫里,有一只三色花猫咪,叫花花,是农讲所的网红“代表人物”,性格很傲娇,心情好的时候会主动过来让人摸摸,但也要小心被抓,毕竟猫主子的心情永远是阴晴不定的。天气好的时候,它会趴在大成殿前的石阶上晒晒太阳。很多人过来偶遇它,一堆人围着它拍照,它也一点不怕。听保安大叔说,花花是一只很有故事的猫,背上的那块疤,是它当年为了守护自己的爱情留下的,受伤后就自己跑来这里养伤,顺其自然就成为了番禺学宫的“继承者”。没有想到在越秀“小故宫”里,还有这样的一只故事猫,确实有故宫那味儿了。知地儿tips:1.番禺学宫现场可以预约,早上人不多,可以盖纪念章2.摸猫要小心,别被抓从番禺学宫出来,继续往左走,过了一个红绿灯,沿着越秀中路就能找到清末中国四大贡院之一的广东贡院明远楼。这里曾是清朝时期两广地区举行乡试的地方,多少两广学子在这里迈出了自己科考生涯中重要的一步,在这里追逐自己的梦想。透过深红色的围栏,似乎能看见这里曾经布满密密麻麻低矮的考棚,无数考生在这里奋笔疾书。据说,康有为、梁启超曾经也是从这里考出去的。可以说,这里是广东官员的摇篮,对广东传统文化建构有着很大影响。由于各种原因,原先的大部分贡院建筑群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一座明远楼,无声诉说着历史。贡院在一个小巷子里,很安静,没有什么人,也没有特别好逛的,就小小的一栋楼,十几分钟就能看完。但逛完记得去盖着纪念章,门口就有集章卡,一共可以盖8个章。出来后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眼前便出现了明黄色的外墙,街道上的地砖也变成了红白相间的颜色,旁边的枝叶的翠绿与墙的明黄色搭配在一起,十分好看。这条街上有急匆匆去上班的打工人,也有赶早去菜市场买菜的阿叔阿婆,好像没有太多人留意这色彩艳丽的风景。到了广州鲁迅纪念馆,也可以去看看,明黄的外墙,怀旧复古的拱门,高耸的钟楼,轻易地将人带进历史时空,感受过去的风云变幻。这一路走来,大部分路边上都种着高大、枝叶繁盛的树木,遮去了大部分阳光,保留了一丝丝清凉,走路也不会感觉太热,确实很适合一个人在闲逛。从番禺学宫一直走到鲁迅纪念馆,路边旁的建筑都是比较现代化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没有太多吃吃喝喝的地方。但只要走过鲁迅纪念馆几百米,快到德政路与文明路交界的地方,就能看见另一番景象,中西合璧、商住一体的骑楼建筑,让人能够更深刻感受到“老广味”。除了建筑有了很大不同,这条路上会更加热闹,甜品店、炖品店、牛腩店等美食店也多了起来,更有烟火气。德政路与文明路交界处的路口,可能经常走过,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里曾是一座古代城门,叫做“小南门”。放眼望去,如今现代化的马路、商铺,已经找不到旧时城门的踪迹。广州十八城门之一的小南门,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所有印记都只留存在如今鲜活的地名中。走着走着,还惊喜的发现,在那骑楼群中,一条不足30米长的小巷子里还有一座古代城门。牌坊上“文明门”三个字仿佛在提醒人们,这里隐藏着古代城门的身影。在文明门门口,有一位正在为客人修鞋的大爷,头发有些许发白,戴着一副老花眼镜,一丝不苟地修着手中的鞋。阳光只照亮了他身后墙面的一半,还有一半是暗处,一明一暗构成了一副人文画面。文明门现在在市一宫对面,它的开辟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相传,以前书生们在广府学官考完试,就经过文明门,再步行青云直街,旨在取个好意头“青云直上”。旧时的文明门,是一座多灾多难的城门,曾因各种缘由,启启闭闭多次。现如今的文明门,四周杂货铺、小吃店鳞次栉比,今昔的热闹掩去了往日的过往,尘封了岁月。往回走一百米左右,就是广州“文脉”所在的文德路,虽然它与热闹的北京路仅有一街之隔,但却少被人注意,北京路的繁华与热闹似乎与它毫无关系。在这条600多米长的街道上有百年老校、维新起源地等诸多古迹。由于身处于贡院附近,古代的时候,这里考生云集,再加上文人雅士喜欢购买文房四宝和搜购古籍善本,在这条路上也就衍生出了很多相关的商业。文德路上几乎满街都是买书法、字画的店铺,拐弯处的蜜雪冰城、瑞幸等商业店铺仿佛与它格格不入,但丝毫不影响它文化积淀下的幽静风雅。走在这条街上,能看到带有中国传统风情的山水画,也能看到西方格调的油画,还能看到数不胜数的画框、墨宝等,看得人眼花缭乱。从番禺学宫到文德路,这一路走来,清代贡院、百年名校等文化古迹,为这条路线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即使百年过去,岁月的流淌也未能带走它的书香底蕴,反而随着岁月的沉淀,越来越浓。本.文.转.载.自:知.地.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及时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