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谋划策|学习心理学知识后我变得更加不会生活了
Eckhart Tolle
首先说一下我的性格,我是一个易怒的人,爱摆臭脸的人,我感觉别人很容易做让我不舒服的事,我很容易生气或者看不惯他人的某些做法,很容易因为别人影响自己的情绪,导致严重的内耗。 举例:夜晚舍友a发出了些许不大不小的声音,舍友b舍友c都不会介意,因为打心底里不介意,所以不会生气,所以可以伴着声音安然入睡,而我不行,我的意识中就认为舍友a不可以不应该在别人睡觉时发出声音,所以我会介意,随即生气,甚至可以生气好几个小时导致后面更加睡不着,第二天还会对发出声音的a摆臭脸。 于是我内省:我去看了很多心理学知识,分析出其实大部分别人做的所谓冒犯到我的事情或者让我感觉不快的事情其实都只是小事,是我的观念导致我生气,是由于我的全能自恋导致我生气,因为在我的思想世界里,我需要别人围着我打转,需要每个人都尊重我,假如我睡了那么全世界都得睡,否则我就会愤怒。 于是我想要纠正观念,就在我找方法改变自己时,我看到两种不同的心理学观念,导致了我现在浑浑噩噩,非常分裂,脑袋很晕,甚至感觉有点恍惚。 观念一:愤怒是源于自己对他人的苛求。我这是属于心智还处在婴儿阶段,在心理学上称为全能自恋,需要全世界为我妥协,但其实其他人并没有义务这样对待我,所以我不应该再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生气,我要做到不苛求他人,将格局打开,宽容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别人做的事情是别人的课题,不是我的,所以我完全可以选择不生气。 观念二:人要敢于生气,不敢生气的背后是不敢和人发生冲突,是一种死亡焦虑。不敢生气只会让别人更加不清楚我的边界,更加不尊重我,换不来他人的喜爱和尊重。敢生气,才能更有能量,敢生气的人反而会更自信很大胆地生活。 迷茫:所以我现在处在迷茫和割裂当中,一面告诉自己,确实是别人做了让我不舒服的事,我不应该骗自己,不应该说服自己去接受别人的冒犯,明明自己就是不舒服,还要一遍一遍地说服自己不应该生气,不应该苛求别人,我感觉这样是违背自己的心,骗自己;可是另一面我又确实明白,我的观念是有错误的,应该修正,应该接受他人和自己的缺点,明白人是很复杂的,我不应该因为某件事轻易对一个人的好坏下结论,而是应该像大地一样接受一切,接受人类在我身上踩踏,接受河流从我身上流过,放弃“我执”,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 这两种观点我都觉得非常有道理,非常正确,所以我现在非常痛苦,非常痛苦,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怎么办。 举例:身边有一个女生喜欢学我,学我的口头禅,说话的语气,学我记笔记,学我买东西。 以前的我,她一学我我就生气,我就在心里暗暗讨厌她,并且觉得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当我开始了解心理学知识,想要改变自己以后,她学我,我下意识也是生气,但是立刻我就会强制遏制住自己的怒火,然后反复在脑中告诉自己要格局打开,为这种事生气是非常没有必要的,我之所以生气不就是怕她学了我,我就没有闪光点了,所以归根结底是我还不够自信内核不够强大等等。然而等到她再一次学我以后,我发现尽管自己反复觉察情绪,知道了症结所在,但自己还是做不到不生气,就有点崩溃了,我会非常自责自己又对着人家摆臭脸了,又忍不住生气了,又在斤斤计较了。可是同时我又想说,我生气怎么了呢,允许自己发脾气又怎么了呢,我这样明明想生气却使劲纠正自己告诉自己不应该生气难道就不痛苦了吗?明明就讨厌那个人,却要拼命对自己说不要苛求,不要苛求,不要评判,不要评判。真的好痛苦,好割裂,所以想问问姐妹们我这是属于在拯救自己的路上走火入魔了吗?心理学观念那么多,我到底应该学哪派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思考及感悟|少年的心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童凯莹)
- 怎么才算爱自己呢 (花猫三丫上房了)
- 书籍与资料|从鲁豫慢谈嘻哈王越的访谈中学着爱自己 (青苍)
- 思考及感悟|长大后发现,成长的路上是没有掌声的 (留余地)
- 思考及感悟|试图破解咨询师强加在我身上的自我怀疑(长文)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