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觉得自己真正的成熟了
momo(命运大概就是将要到达的地方)
集中回复一下“为了把个人储蓄转化为婚前财产,所以选择买房”这件事哈~
首先通过买房把个人储蓄转化为婚前财产,和男方解决房车,女方持有现金流,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两种选择,都仅仅是个人选择而已,我尊重第二种选择的人,也请选择了第二个选项的人尊重我的选择。我发这个帖子,主要是抒发感想,并不是来请求意见的,会做出这个决定,肯定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有我的原因和道理。
其次,如果真的要讨论的话,那就统一回复一下∶
第一,婚后保持大笔资金的独立性是非常困难的。现在每个银行都只能开一张一类户卡,保持不进不出只能是理想状态。说句难听的,就算要离婚,谁知道什么时候离婚呢?30岁?40岁?50岁?完全保持大笔资金的独立性,不纳入家庭财富的统一规划蛮难的。再者,小家难免有周转不开的时候,而你手头有一笔大额但婚前资金,用了就表示你的婚前积蓄没了,你是用还是不用呢?再性转一下,男方如果有一笔婚前个人积蓄,说自己不出不进,绝不混用,甚至拒绝在小家有困难的时候拿出来,女方心里又是什么想法呢?至于婚前协议,目前绝大部分人还是接受不了的,还是性转,男友要你签婚前协议,你愿意吗?即使愿意了,你的心里是否有疙瘩呢?是不是觉得“既然他防着我,那我也要做点什么保护我自己的利益”,这不才是真正的嫌隙吗?所以经过考虑之后,我觉得把婚前的现金转化为不动产,是现阶段合法又合理的最好方式,毕竟目前我没有对象,可能以后不结婚了也说不定,我不是不婚主义者,但对婚姻也没有特别大的憧憬,所以现在我只需要对自己负责,而不需要对还未出现,甚至可能也不会出现的伴侣负责啦~
第二,买房除了基于以上考量,肯定也是综合考虑过了其他因素。最重要的经济因素,父母有给过我预算,这套房子肯定是在我们的预算之内的,各方面也符合我们的要求,再加上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年轻时买的老破小,现在各方面老化,肯定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改善一下住房也无可厚非啦。可能有人会说,那你发这个帖子干嘛呢,就是文题说的,一下子觉得自己成熟了,觉得担子一下子压到肩上了呀。
以前住的是老破小,而且老破小买得也很早了,这里是我4岁的时候父母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买下的,我今年已经30岁啦。老破小没有公摊,贷款,物业,这些现在流行的玩意,所以爸妈一年的生活支出也不过3万块钱,我家也没有车子,而我可以尽情买买买,耍耍耍,工作这么多年也存了一点小钱,我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也习惯了这样的氛围,忽然发现原来房子,车子会占据这么多的开支,一下子有点吃惊,很感慨,很自然生出了我也要为父母分担一些,至少不能啃老的感悟。
第三,我完全同意大家的不要把全部财富投进房产的观点。其实我们并没有把全部财富放进房产啦,当然是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的,但是房子肯定是绑定了家里很大一部分的财富,也有种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大半财富都被房地产薅去的心酸,毕竟我是最深知他们为了撑起一个家是如何辛苦又无私地付出着。尤其我爸的那句,“爸爸压力有点大”,今年在现金流上肯定是要拿出最多一笔钱的,因为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目标是,工作之后就不要啃老了,虽然是独生,但父母的积蓄那也是他们的,希望他们终于能够为自己活一活,但为人子女,谁能听到这句话没有愧疚感呢。
差不多就是这样啦,又啰啰嗦嗦写了好多,我真的不太想再为这种为什么要买房,要不要买房跟网友辩论,本来问题就没有统一的答案,而且买也好,不买也好,又怎么样呢,我都已经买了呀😂
分割线~~~~~~~
老实说以前我并没有真正感到缺钱窘迫的时候。
家里没有太多需要花大钱的地方,最大的一笔开支也就是来自去年的买房了。首付是和父母一起出的,后面选择办贷款,只是因为公积金利率比存款利率低,连还款短信都懒得看,因为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账户余额不够,耽误还款进而影响征信的事情。
所以直到去年,我都不觉得房子是一件特别有负担的事情。前30年就是这样快快乐乐,又糊里糊涂地过来的。已经习惯了年初制定攒钱目标,年底复盘,年关拿着这些完成或未完成目标的积蓄,跑到银行,存上一笔为期3年的存单。
而现在我会有了压力的感觉,更多还是来自两次存钱的清空。一次就是去年买房了,我拿出了36万多。拿完首付款后,存款还有大约6万多,虽然有点舍不得,但是买了大房子,毕竟还是挺开心的。然而到了今年,再做规划时,才发现完全不一样了。首先是买房时强制绑定了一个车位,对之前没有驾照的我来说,买车变成了一件势在必行的事。目前我的存款有12万多,意味着存款很快要二次清空。再次就是以前我的刚性支出是很少的,只有每年六七千的给爸爸妈妈以及随份子的红包,家里也没有物业,停车,这些刚性支出,生活成本很低。今年9月就要交房了,新房是现在房子面积的2倍,意味着物业、水电煤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生活成本陡增。另外收房需要父母出一笔钱,装修按照小红书给出的标准,即使按照最普通的3000/平,也得要40万。
另外,之前全家人也没有保险支出,并不是没有保险意识,很早就咨询过重疾险、医疗险这些险种,其实赔付金额不算多,更多像是提前给自己存了一笔看病的钱,那么我想,在有职工医保和补充险的情况下,与其让保险公司替我存钱,为什么不自己存钱呢。但是现在妈妈给我买了一款增额寿险,每年交5万,连续交5年,今年是第二个缴费年份,妈妈知道我的薪水不高,一年到头也就只能存个五万块钱,所以这笔钱是父母替我交的。
今年的开支真切摆在眼前时,心中真的大吃一惊,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压力。
之前做装修计划时,因为我的房子是第一排江景房,觉得湿气太大,之前看过的样板房,对开发商阳台的窗子不满意,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更加注重保暖性能,是想敲掉重新装的,现在觉得根本就装不起了。
看车的时候妈妈给我的预算是15,但是我看中的车子最低配是18.58起,之前觉得撒撒娇,爸妈会答应多给几万块钱的,现在看来我是真的不配开20万的车啊。
还有之前打算搬家后,原来的老房子并不会租出去,妈妈是想租的,爸爸不想,我作为关键的一票,之前同意爸爸。毕竟我对这里很有感情,老房子70平,很适合作为我一个人的空间,我们也把这里调教得十分宜居,实在舍不得交给一个不熟悉的租客,害怕人家不像我们这样爱惜。但现在真的是很认真地去重新审视自己的这个决定,可能还是会租出去。
也更加理解了网上很多人晒账单,为什么连刚性支出都有七八万,比父母一年的全部花费还要高。理解了为什么说只有解决了房车问题,没有任何的贷款,抓在手里的现金流才是真的现金流。理解了为什么妈妈觉得我花钱大手大脚,理解了为什么很多差不多年纪,已经成家立业的人觉得压力很大。
之前看房时,父母并没有给我太多金钱上的压力,只是我自己觉得,拿他们太多钱太过意不去,在我心中,那是父母辛苦节省下的养老本,最后爸妈跟我差不多是1∶1.5的出资份额,我也蛮骄傲,毕竟身边的90后,能做到自己出大头的,真的不多。但现在发现,哪有什么1∶1.5,最后还是要啃老,心中真的不是滋味。
爸爸以为我的存款全部都拿去买了房,过年之前让我把工资也拿出来放在家里一起用,他说,“爸爸的压力有点大”,听到我说已经攒了十几万,才放下心来。男人是很难向家人袒露自己的难处的,工作快十年了,一直都是经济独立,头一回听到爸爸说这种话,我的心里有些难受。也才真正意识到,我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无忧无虑,一直受着父母庇护的快乐单身汉,虽然现在还是单身啦,但是作为子女,也应该为父母撑起更多的责任。
我对自己的定位也更加清晰,以前没有买房时,身边的亲友都有好几套房,觉得住着老破小的我们很穷,常常语带讥讽,有的时候也会自卑;现在我们买了大房子,一口气解决买房买车,表面看起来不怎么为金钱所累时,又开始了恭维,有时也会飘飘然不知所以。但其实,以前我们并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穷,现在我们也并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有钱,好像生活支出一点压力都没有似的。我们不应该让别人来定义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轻易相信捧杀,要把生活抓在自己的手里,踏踏实实地去规划它。
从今年开始,会更加认真地去攒钱,更理性地审视自己的需求,调整花钱的结构,更加接地气一些地去活着。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现在生活得挺不容易的,没有那么多的“自我感觉良好”,还远不到可以停下来去享受人生的时候。甚至我想,我可能会更认真地工作,争取升职加薪。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攒钱也是。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树洞|存钱 (momo)
- 2025攒!攒它个天崩地裂! (超大力菠菠菠萝)
- 年攒5-15|﹏ 平凡的世界 ° (2025年度🌸家庭账~) (浅浅浅笑.✨)
- 年攒<5万|『事慢慢如愿』2025重新出發 (椰椰)
- 理财记录贴 (麒麟西瓜包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