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浅析全攻全守——兼论与巴萨、阿贾克斯之关系(米歇尔斯篇+后续链接)
momo
【定义】
全攻全守(Total Football),是足球技战术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战术体系。在这种体系中,除门将外的任何球员都可以取代球队中其他球员的角色跟位置。
【楼主注】
全部资料与战术理论来源于B站、外网、教练访谈、萨基专栏、hp、dqd、古早贴吧大神、知乎、百度、爸妈闲谈、球友聊天,以及战术书《Inverting the Pyramid》(大名鼎鼎的倒转金字塔)《Teambuilding: the road to success》《Attacking Soccer: A Tactical Analysis》《Soccer Systems and Strategies》等。非原创,以整理为主,可能有错,是否干货由炮炮自定。本楼希望能给看球小伙伴提供一点理论上帮助,热度能让楼楼有更新动力,骂人可能会让我断更。非技术分析人士,仅凭多年看球经验讲讲,有错欢迎指出。
【前言】 有的时候足球这项运动可以被描述为“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足球无非就是无数的进球,同时具备愉悦受众群的社会功能。对于一些人来说,足球是一种文化的纽带,它能够将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用竞技体育中的虔诚追求连接在一起;而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足球既是谜题同时也是一门科学——它是一场关乎于时间、空间以及跑位的竞赛。随着足球的发展,战术风格便伴随着球员们的能力提高应运而生,各个战术风格中都有球员们大声呼喊队友们进行交叉换位的要求,而在交叉换位时所产生的瞬间失位也往往会被其他的战术体系所利用。 对于球迷们来说,正是战术理念不断的博弈与发展令我们如痴如醉。比如说曾经那种无脑型满场飞奔的踢法会被更先进的传控踢法所取代,同时还有以强调精神力量,以反击和压迫为主的保守式踢法。而一切的战术理念都是一脉相承的,它将我们对于足球的认识不断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始终在重新定义着球队和球员们。
“全攻全守”这种足球理念的发展,与三位教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米歇尔斯、克鲁伊夫、瓜迪奥拉,这三位也在教练界影响巨大。

(谁不说一句蹴鞠理论界荷兰祖阔,巴萨祖阔)
【第一章 米歇尔斯篇】 1.1 传奇落幕

在2005年,足球世界里失去了一位传奇人物,一位曾在1999年国际足联的世纪盛典上被授予世纪最佳教练的传奇教头。 在荷兰,年轻的球员们很早就会被灌输一种价值观,即“在足球中空间是很重要的,但荷兰式的空间是不同的”。不难发现,米歇尔斯的足球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但他为荷兰足球树立了“延展性”(maakbaarheid)这一概念,即球员们在不同情况下都能自行形成阵型,并且拥有掌控整个场上局势的能力和积极性。这种概念主要基于“决定论”以及对于球员们个人能力的应用。在米歇尔斯的足球理念开始产生影响之前,当时十分流行战术是边后卫向前插上与边锋在小范围进行配合,而前锋们则会拖后接球。 1.2 球员时代所受到的影响 米歇尔斯奠基了一种令球迷、战术家们乃至政客们无不为之倾倒的战术理念。在深入探究全攻全守足球以及米歇尔斯是如何建立和完善它之前,让我们先理解另外一个理论:主动式足球(Proactive Football)。在足球的发展中,这个理念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从上世纪30年代早期乌戈-麦斯尔所打造那支奥地利奇迹之队到由古斯塔夫-塞贝什率领的那支有着“不可思议的马尔扎人”美誉的匈牙利黄金之队,凭着不断的战术创新以及技术全面的球员们,这种战术看起来无坚不摧。
与“主动式足球”相呼应的是不断演化的阵型,从传统的325式WM阵型和其变种343阵型演变为提出前腰概念的2314式WW阵型(在失去球权时还会灵活地变为2323阵型)。在一个又一个匈牙利人的努力完善下,这种足球理念最终演化为将传统的中锋回撤至中场,同时在必要时还会令边锋回撤至中场帮忙。米歇尔斯则选择采取了曾经巴西人所喜欢使用的424阵型,但与那支伟大的桑巴军团相比,他为这个阵型增加了流动性与变化。米歇尔斯深知,想要让他的全攻全守足球奏效就必须为这个阵型增添整体移动的元素。 在足球的词典中,全攻全守足球永远都是一个金子般的词汇,实际上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间米歇尔斯于阿贾克斯将其发扬光大并引领足球革命之前,这个战术理念已然产生,只是还很不完善。米歇尔斯是一个深悟空间的重要性的教练,在大卫-维纳尔的著作《绚丽的橙》中,他这样描述米歇尔斯的影响: “全攻全守足球与其他的战术理念相比,是一个全然的概念上的变革,它能够十分灵活利用场地的空间,亦能改变整支球队的面貌。无论在阿贾克斯还是荷兰国家队,控球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化地拓展和利用组织进攻的空间,无论是每脚传球还是球员们的每次跑位都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当他们丢球时,球员们会基于同样的理念通过合理运用防守技术来破坏对手的进攻空间。” 米歇尔斯曾有过很多的称呼,比如说教练、老师、天才等等,但最适合他的莫过于“建筑师”。在二战结束后,正处青年的米歇尔斯所面对的是尚且处于业余状态的荷兰足球。球员时代的米歇尔斯以勤奋和出众的技术能力而闻名。出任中锋的他成为了阿贾克斯的核心球员,在1946-58年期间他共为球队出场264次,在打进122球的同时还帮助阿贾克斯两次赢得联赛冠军。在阿贾克斯,米歇尔斯先后受到了两位英国教练——杰克-雷诺兹和维克-贝金汉姆的指导,他们为阿贾克斯灌输了稳扎稳打的攻势足球理念,而这也为球队后来产生重新定义足球的新式战术思想铺平了道路。 1.3 教练之路与球队训练
【不可复制!荷兰全攻全守震惊世界-哔哩哔哩】
1.3.1 战术理念 在1965年1月,米歇尔斯被任命为阿贾克斯的主帅,随即也开始了他重塑球队足球哲学的征程。在执掌阿贾克斯期间,他将指导球员们的过程视作是与胜利同样重要的事情。对于一名教练来讲,想要贯彻真正的执教艺术就意味着需要其成为一名应对自如的导师,而米歇尔斯无论是在执教阿姆斯特丹地区的业余球队沃特格拉斯米尔还是阿贾克斯,他都像教育家一般秉承着同样的执教标准——其中体现最明显的就是他对于纪律以及细节的关注。 在2001年天空体育的系列采访节目《足球伟人》中,米歇尔斯谈到了当年在队内的这种变化。“当时(指执教沃特格拉斯米尔时期)我意识到我需要改变自己的执教方式,我需要让球员们明白即便他们仅仅是半职业球员,无论是工资还是观众都不多,但他们必须专注于球场内的事情,不能分心。” 阿贾克斯的俱乐部文化主要受两个因素的驱动,那就是米歇尔斯本人和受到他影响从而在球场上展现他足球价值观的球员们。米歇尔斯曾在内斯肯斯19岁时以及克鲁伊夫17岁时就分别挖掘了他们,并以他们为核心在阿贾克斯树立了攻势足球的根基,还曾于欧冠淘汰赛主场5-1大胜比尔-香克利麾下的利物浦。米歇尔斯在随后意识到了自己当时战术体系中的不完善之处,然而他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阿贾克斯在与AC米兰的1969年欧洲冠军杯决赛中遗憾失利(译注:比分为1-4,值得一提的是米歇尔斯当时使用的是424)。 “他改变了足球。我们曾经是刻板的橙衣军团。他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精神状态。我们不再只是死板地坐着往返跑的球员了。我们开始对其他球队进行高压逼抢,而这么做也会令后防存在很大的隐患。我们的后卫们会前插至锋线,而前锋有时则会后撤。这个时候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确是在踢球。他甚至会用门将来踢自由人,令其在禁区外出球。”曾经以球员身份代表荷兰出征1974年世界杯的里杰斯贝根这样说道。 在场上的高度集中以及对于比赛的充分准备成为了阿贾克斯成功的重要基础。荷兰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左边锋之一,曾被荷兰著名体育作者Scheepmaker撰文称“克鲁伊夫是最伟大的,但是他更棒”的凯泽尔这样形容米歇尔斯的训练方式: “他的体能储备训练是我所参加过的强度最大的。我们有时甚至会一天四练。他还引入了意大利式的训练理念,让我们在大赛前能够精力更为集中地准备比赛。我们有时会从清晨一直训练到晚上……他对于球员非常严厉,并且针对于队内的纪律有很多要求。他的这些举动所传递的信息十分明确,那些没有真心投入进去的球员们最终一定会被淘汰。” 米歇尔斯预见了一支球队需要具备在动态中进行攻防切换的能力,同时在丢球后进行即刻的反抢时球队需要缩小对方的传球空间并对控球球员施以直接的防守压迫以及对其周边其他出球点施以一定的压迫来阻断可能的传球线路。而这样做不仅仅只是防守性质的,就地反抢通常会发生在对方的后场,因此当球队能够重夺球权时,就能够在前场通过流畅的三角传递展开进攻。这种贯彻逼抢的战术要求球员们既能精通战术理念,同时还需要具备球场多面手的能力。简单地说,想要为米歇尔斯踢球,成为一名全攻全守型球员的话,那么他就需要这样的特质:体能、聪明、坚韧、全能。 米歇尔斯曾说过:“足球就像是战争,表现得太过正常的一方会是失利者。”这句话也阐明了他认为体能对于实现足球战术的重要性。斯瓦特曾这样回忆米歇尔斯是如何训练球队的:“我们在训练中无时无刻都要结合着球进行。在赛季伊始会有一周极为艰苦的训练,强度为一天五练。那感觉简直就像是在军训。” 米歇尔斯的足球理念要求他的球员们在场上要有智慧、态度积极并且善于从不同区域发起进攻。无论是在阿贾克斯还是在巴萨亦或是在最为出名的那支橙衣军团,他的球队总是一边展示整体足球如同机器般的高效,一边也时而有天才球员的闪光表现。米歇尔斯将足球视为是一种艺术形式,无论是内斯肯斯、克鲁伊夫、凯泽尔还是后来的科曼、古力特、范-巴斯滕、里杰卡尔德和沃特斯等球员则都是他手中的画笔。 改变历史的足球人:“教父”克鲁伊夫的教父|荷兰|阿贾克斯|巴塞罗那|米歇尔斯|懂... dongqiudi.com
1.4 不断完善的全攻全守 在执教阿贾克斯期间,米歇尔斯用全攻全守的战术理念为球队赢得了4座荷甲冠军(1966,1967,1968,1970),3座荷兰杯冠军(1967,1970,1971),1座国际托托杯冠军(1968)以及一座欧洲冠军杯冠军(1971)。他在1971年决定前往巴塞罗那执教,而这一决定在日后也改变了足球的历史,其影响甚至一直延伸至如今。对于米歇尔斯而言,在巴萨执教的挑战是同曾经在阿贾克斯岁月中的是类似的,他需要改变俱乐部的文化底蕴,树立球队的足球哲学。米歇尔斯发现西班牙球员们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非是能力方面的,而是他们对于批评以及直接的指令十分敏感,在场上所展现的效率不及他的期望。 【克鲁伊夫,米歇尔斯和全攻全守!巴萨队史P3-哔哩哔哩】
在巴萨,米歇尔斯要做的自然也是建立起他的战术体系,于是他将两位他的得意弟子内斯肯斯和克鲁伊夫招入麾下。在阿贾克斯时期,球员们在米歇尔斯战术理念的影响下培养出了出众的视野、技术能力和体能以达到执行具体战术和交叉换位的需要,如今米歇尔斯需要将类似的要求灌输至巴萨全队。随着米歇尔斯不断地将全攻全守的足球理念逐渐打磨完毕,克鲁伊夫也开始进入到了他球员时代的巅峰期。而事实也证明像克鲁伊夫这样深知米歇尔斯究竟想要什么并且还能贯彻其理念的球员出现在巴萨阵中的时候,胜利便唾手可得,而“克圣”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球队改变的催化剂。在执教巴萨期间,米歇尔斯在1974年赢得了西甲冠军,还于1978年赢得了国王杯的冠军。 关于米歇尔斯,或许他与他的足球哲学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莫过于如何将球员们乃至整支球队在足球理念上进行彻底的重塑,令他们摒弃掉曾经束缚他们的保守派足球理念。作为荷兰国家队的主帅,米歇尔斯在1974年的世界杯上用全攻全守的足球理念击溃了阿根廷和巴西,只是在最终的决赛遗憾地以1-2的比分负于前西德队。从决赛的失利中不难发现这种临阵的实用主义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尽管它的确是一种稳妥的选择,但同时也令全攻全守的威力大打折扣,以至于使得球队最终失去了比赛的主动权。 【足球战术】分析全攻全守&克鲁伊夫&70年代荷兰队,并非十上十下!(自制中文字幕)-哔哩哔哩】
在1988年的欧洲杯上,米歇尔斯以全攻全守战术为基础,组建了一直拥有出众技术和体能的荷兰队,他们在整届赛事中都展现了充沛的体能,强度惊人的高压逼抢和流畅十足的传接配合。意义更为重大的是,米歇尔斯战胜了曾经在1974年世界杯上的梦魇前西德队(译注:有趣的是这两场比赛的过程都是一方以点球的方式领先,另一方用点球扳平,最终2-1逆转战胜对手,因此其实也可以说米歇尔斯用曾经德国人的方式战胜了前西德队,消除了心中的梦魇),同时也在随后的决赛中力克前苏联队赢得最终的冠军。


1.5 后续影响 如今的现代足球中的很多元素正是米歇尔斯当年所要求的:球员们变得越来越富有战术头脑和前瞻思维,他们能够充分地融入到球队的体系中,使队伍的整体性进一步提升;场上的每名球员都能具有“抬钢琴的能力”,而他们也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站出来进行“独奏”。 无论是作为球员还是主帅、导师亦或是荷兰足球的先驱者,历史都会铭记伟大的米歇尔斯。如今我们从一场场的比赛中就能感受到足球世界对他的致敬。他为阿贾克斯和巴塞罗那所建立的球队根基与战术体系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时今日。在阿贾克斯的德托克姆斯特(意为“未来”)青训营和巴塞罗那的拉玛西亚青训营有无数的青年才俊涌出,而他们从小所沉浸的足球理念正是当年米歇尔斯及其弟子们所埋下的“树种”。 比起位置固定的战术打法和在队内树立明星的执教理念,在米歇尔斯的足球哲学中,足球找到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懒惰与缓慢的足球渐渐退出了舞台,它们最终让位给了与它们截然不同的一种足球哲学——一种基于不断进行换位和跑位的先进足球理念,而这就是全攻全守为足球世界所带来的变革。
【全攻全守简史-哔哩哔哩】 全攻全守简史 b23.tv
【第二章 克鲁伊夫篇】

【第三章 瓜迪奥拉篇】




【第四章 贝肯鲍尔与德国足球】
【第五章 萨基与米兰王朝】
区域防守
影子训练法
【第六章 流变篇——以荷系和加泰系教练为主】
6.1 范加尔
6.2 里杰卡尔德
6.3 科曼
6.4 滕哈格
6.5 恩里克
6.6 巴尔韦德
【第七章 纪念篇——蒂托·比拉诺瓦】

【第八章 洛巴诺夫斯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吐槽专楼36.0】大赛3连冠还有6座欧洲金靴大伙儿聊美了必须... (gaby)
- 观赛📺|2025中超观赛聊天楼(第29轮开始) (每天都睡不醒)
- C罗沙特生涯 (梅西球迷30)
- 搞点玄学3.0 (望舒)
- #东东的考古日记# (不理智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