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2023阅读记录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2023-01-22 22:53:36 已编辑 天津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1-22 22:55:58 天津

    1.《走出非洲》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不管作者描述的多么热爱这个地方这些人,言语中还是透露出了殖民者的高傲,是把自己当成了高级的文明人在俯视和怜悯土著居民,就像那些传教士一样,只有信奉宗教加入他们,你才是个文明人,以文化入侵方式进行殖民统治,让他们逐渐信教失去自己的文明,还要表现的像解救他们一样,真是典型的西方的伪善啊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1-31 10:17:54 天津

    2.《夜航西飞》

    “争先恐后的征服者们忽略了非洲之魂的根本,那正是抵御征服的原动力。这灵魂没有消亡,只是沉寂。它的智慧并不缺乏,却如此单纯,被现代文明的狭隘眼光视若无物。”

    “马塞人的祖先或许就生活在伊甸园附近,而那些近世纪才发迹的种族,只懂得以武器和自负武装自己,他们又如何能与马塞人的纯洁血统相提并论?”

    “种族的纯净与真正的高贵并不靠官方文告确立,也不靠生搬硬套,它保存在自然力量与生活目标的紧密关联中,土著牧羊人对它的了解并不逊于头戴学士帽的学究。”

    <>说的真好,以前西方似乎是先进科学文明的代表,但越来越发现,西方文明的虚伪,它们喜欢把所有事情进行定义和贴标签,按照它们制定的标准判断一切,要么是自己人,要么是敌人,就像金星说的那样,在中国大街上两个男生勾肩搭背很正常,只有西方人会觉得他们是gay,而对于同性关系,中国古代才是出乎意料的开放和包容

    “这不仅仅是一片土地,这里寄托着人类的希望和幻梦。”

    “既然对作者们来说,非洲是千万种面貌,那么我想,对所有的读者来说,非洲也可以是万千种面貌吧。”

    “正是这点让死亡如此艰难:尚有好奇心未满足。”

    “人类的思想似乎憎恶对自然天性的抑制,却要用人的标准来限制更为本真的动物天性,有时这显得毫不合理,而且相当怪异。”

    “不管那条地平线多么遥远,你都能抵达、超越。”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2-03 18:12:38 天津

    3.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在一场谋杀案里感受到了爱和温暖,Armstrong一家该是多么善良的人才会让那么多人甘愿为其复仇,父母亲对孩子的爱,伯爵对夫人的爱,战场上过命的友情,以及司机保姆等的忠诚,这些人那么团结一致,就为了让逃脱法律制裁的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迟到的正义还是不是正义?《消失的13级台阶》里说,法律刑罚是为了避免私刑扩散和无止境的复仇,威胁社会安定,但如果罪犯利用漏洞逃离了法律制裁,受害人的心又谁来补救呢。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的结尾,没有给出正确的结局,而是充满人性和理解。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2-10 22:28:41 天津

    4.Sense and Sensibility 心疼Elinor,长姐都更加稳重成熟一些,妹妹可以肆无忌惮发泄情绪,自己的委屈和痛苦却无人诉说,尤其家里还有个天真不靠谱的母亲,身为长姐只能早早充当起大家长的角色。Jane Austin认为婚姻里金钱和爱都要兼备,但现实往往很难圆满,也许这就是她终身未婚的原因?也由于身份环境和眼界的限制,她的书总是描写乡村生活和婚姻爱情,虽说缺少了些家国历史的宏大格局,但对乡绅家庭和情感问题描述的很细腻。只是故事情节有点单调,感觉书里的人整天太无聊了。。不知道是怎么校对的,这本书里出现了不下十几处的拼写错误,也影响了阅读体验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3-28 16:46:48 天津

    8.觉得没有希望时读读这本书,觉得生活无趣时读读这本书,除了作者的经历本身,书中描绘的那个时代的各色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特定背景下不同的经历,组成了他们独有的记忆。不同时代的人之间总是会有代沟,但我们觉得落后跟不上时代的老人,也曾有过自己的青春,今天问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他们的回答跟我小时候又完全不一样了,时间在推移,新的年轻一代不断涌现,这个世界就是有着一批批的孩子,青年和老人,才很有意义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5-17 20:24:29 天津

    《杀死一只知更鸟》摘录: 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5-17 20:32:32 天津

    读到这里,很好地表现出了某些国家的虚伪,文中提到礼拜,上帝,让我想起每一任漂亮国总统宣誓时总要把一只手放在圣经上,他们的孩子从出生就要接受洗礼信教。一个人练信不信教的权利都没有,何谈自由呢? 杜博斯太太体现了当时大部分白人的典型偏见,不光是对有色人种的歧视,还有对待小孩子的刻薄和高傲,尽管她已经病入膏肓不能自理,照顾她的恰恰是黑人女佣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5-17 20:42:43 天津

    “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的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会有赢的时候。”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5-17 21:02:13 天津

    “人们不喜欢他们身边有什么人比他们懂得多,这会让他们气不打一处来,你使用的语言再标准也改变不了他们,除非他们自己想学,否则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你要么闭上嘴巴,要么跟他们说一样的话。”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5-29 10:00:31 天津

    “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说过,人人生而平等,很有些人断章取义,随时随地的套用这句话,甚至形成了一种趋势,我能想到的最可笑的例子是那些公共教育管理者,他们让愚笨,懒惰的学生和聪明勤奋的学生一样升学,因为人人生而平等,教育者们还会郑重其事的告诉你,留级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我们都知道某些人灌输给我们的人,人生而平等实际上是个谬论,事实上有些人就是比别人聪明睿智,有些人就是比别人想有更多的机会,因为他们生来如此,有些男人比别的男人挣钱多,有些女士做的蛋糕比别的女士更胜一筹,总而言之,有些人天生就比大多数普通人具有更高的天赋和才华。”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5-30 09:09:37 天津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6-23 16:44:40 天津

    简爱的高度自尊心一方面是由于从小寄人篱下相貌平庸没有安全感,而受过的教育又使她的思想高于很多贵族男女,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作者自身的自卑,两个人在身份地位上的不平等,哪怕最后继承了叔叔的遗产,也要把男主写残疾,而简爱看到男主残疾抑制不住的兴奋,好像只有男主残疾了,他俩才真正的从外到内的平等了,感觉这种心理不是很健康。不过我也能从女主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会有很多共情之处,不过作者最后还是给女主开了金手指,让她变成了富人。整本书所有人都体会过幸福和快乐,最可怜的还是前妻,遗传的疯病不是她能控制的,被家人卖给男主,被男主囚禁,一辈子没有被人真的爱过,从头到尾沦为了男女主增进感情的工具人,为了男女主能在一起,她必须离开这个世界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6-29 17:15:07 天津

    这本书让我第一次了解红色高棉大屠杀,同样是消灭文人和知识分子,比wg还要更加残忍,最让人绝望的是自己人屠杀自己人,他们打着平等共产的旗号公然实施堪比集中营的犯罪,人在那种环境中已经变成了动物,这本书让我回忆起了《活出生命的意义》和《身体从未忘记》两本书,无休止的劳作和死亡,麻木的神经,和永久的心灵创伤。主人公安可庞德明明是真实存在的人,网上却找不到一张他演讲的照片,关于他的信息也只有这本书。据说柬埔寨大屠杀中约有100万人死亡,这么轰动的事件却没有传播开来,甚至这本书在19年都已经停产绝版,能买到的都是字迹图片模糊的盗版。果然是弱肉强食的世界,有了实力才拥有话语权么,我们的南京大屠杀至今还有很多人不了解日本的罪行,谁又会在乎一个东南亚小国所经历的噩梦呢。书五星,看完的感受很难描述出来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13:52 天津

    《筚路维艰》摘录: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任务是在多种所有制基础上发展生产力,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条件。 ★从众多资料看,中共领导人是从两个方面考虑过渡条件的,一是生产力的性质及工业化发展阶段,一是人民是否准备好接受社会主义前途。 ★斯大林强调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不在于简简单单的发展工业,而是在于发展重工业,首先是发展重工业的核心机器制造业,因为只有建立起重工业和自己的机器制造业,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并使国家处于不依赖资本主义世界而独立的地位。 ★一般来说,在开国之初,执政者都会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朝鲜战争的爆发和苏联援助的到来,一方面朝鲜战争改变了斯大林对中控的态度,更愿意慷慨的帮助中国实现自己的工业化计划,另一方面朝鲜战争是中共领导人对于加强国防力量产生了紧迫感,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是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要求更为迫切。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14:56 天津

    ★在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力充裕,资本匮乏和资源禀赋严重不足的国家,推行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从经济学上分析似乎不合理,但从历史看有其理由在东西方冷战白热化的1950年代中国,没有亚洲四小龙那种在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内发挥比较优势,的条件很难设想在,冷战白热化的,年代以强国为目标的,中国领导人能长期,忍耐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局面,周恩来说,任何,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总要有一点,独立,的能力,更不用说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不然一旦风吹草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支援我们完全解决问题。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16:23 天津

    ★苏共召开的20大引发毛泽东等领导人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道路的思考,并在经济改革与扩大民主两方面进行了有价值的尝试,然而这种思考和探索后来却演绎出一场以大跃进和公社化为标志的乌托邦运动,其核心是双重赶超,用全民动员的办法创造增长奇迹,赶超英美,通过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超越苏联,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一种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新模式。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17:08 天津

    ★他的思路是中央向地方适当分权,更多地发挥地方积极性,在建设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的同时,更多地发展地方工业和农村中小工业,通过发动群众运动,最大限度地动员民力来突破计划的平衡和填补资金的缺口,创造高速度,这是毛泽东的工业化思路,不同于斯大林的主要支点。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18:46 天津

    ★中共八大认定国内主要矛盾已经由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转变为落后生产力,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矛盾,决定将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转到发展生产力上来,使中国尽快的游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扩大民主有三层考虑,一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知识分子为实现它的建设宏图出力。二是有意借助党外的批评,冲击官僚机构的沉闷空气。三是希望树立一种比苏联自由开放的社会主义新形象。然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所提倡的自由民主并不是基于五四宪法已经规定的公民权利,而是执政党的一个动员工具,在双百方针提出之日就设定了两个界限,一是证明不涉及政治问题,一是只给人民自由,不给反革命分子自由。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20:07 天津

    ★自1955年起,毛泽东憋足了一口气,想要赶超美国,早在1955年三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了赶上美国的宏大目标,他认为中国只有超过美国才能对人类做出大贡献,哪一天赶上美国,超过美国,我们才吐一口气,他甚至说如果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20:31 天津

    ★中国应当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国。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20:58 天津

    ★强国梦是一个民族梦,快速完成工业化是中国近代有识之士的共识,在20世纪之初,孙中山就预言中国的未来将有一个大跃进,大跃进就是想竭尽全力弥补失去的时间。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21:52 天津

    ★人民公社化运动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乌托邦运动。在领导层并不是没有人看出假来,但是谁都不愿明说,也许起初造假者只是把它看成一场数字竞赛的政治游戏,并没有想到它的后果,事实上他们也不是后果的主要承担者,最终农民为此付出了饥饿甚至生命的代价。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23:50 天津

    ★一个执政的大党,任何时候都应保持理性,避免受突发事件的过度干扰。历史上的人为灾难并非都出自恶的动机,那些抱有崇高目标却带来巨大灾难的社会运动更具有悲剧意义,对于一个后进国家的领导者来说,赶超世界先进国家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诱惑,只是不同国家所依托的体制和所能调动的资源差别极大,基于独特的近代历史背景,在中国推行赶超战略有着广泛的社会认同,然而正如许多建立伟业的历史人物都可能自我膨胀一样,毛泽东和许多领导人也过分相信改造社会的能力,他们认为只要将亿万人动员起来苦战几年就可以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如刘少奇所说。几年辛苦,万年幸福,他们自信掌握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和通向人类美好社会的钥匙,自信,通过人民公社可以把人们带进一个理想社会,在这样一个理想社会里,人人平等,富足高尚,商品和货币都要取消,没有工资实行供给制,人人都要到公社食堂吃饭,不要钱,甚至家庭也要消灭。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24:15 天津

    ★以政治斗争压制各种不同意见,结果是个人意志左右全局最高权威无法约束,无论进退,都倚仗于一人决断,真正的危险不再因缺乏经验而犯错,而在于因阻塞批评而丧失纠错的能力。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24:54 天津

    ★任何时候都应对人类理性的局限,保持一份警惕,谨慎对待按照理想设计出来的社会方案,理想是提升社会的明灯,现实则是一个试错改良的过程,把理想直接拿来进行社会实验必然带来灾难,理想越崇高,目标越远大,权威越强大,带来的灾难可能就越大。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25:29 天津

    ★他说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需要100多年的时间,这于1958年信心满满地提出几年,十几年就可以超英赶美,三五年就可以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思想状态相比已经冷静了许多,然而毛泽东绝不放弃总路线,他认为问题不是出现在路线上,而是出在执行当中。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26:25 天津

    ★人类历史上的许多人为灾难,往往都宣称为了某种崇高的理想和目标。一种意见或做法,即便在实践中证明有效,一旦被认为有背离社会主义的趋向和危险,自然就在意识形态上失去了正当性。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28:08 天津

    ★文革之初巴黎公社原则被广为传宣传,这意味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工资不得超过工技术工人最高工资意味着全民选举,人民平等,人们对用巴黎公社原则革新社会主义制度充满憧憬,狂热追求乌托邦理想,要紧跟毛主席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甚至受到冲击的知识分子也以此来说服自己,文革中各派群众组织之间的竞争不是正统与异端的竞争,而是争夺争夺正统的竞争是证明谁是真正的左派,谁最革命的竞争,人们都从毛泽东语录中寻求思想资源,都以对毛泽东的忠诚对牛鬼蛇神的仇恨来显示自己的革命性。 乐黛云回忆说,我们都想,如果国家真能这样,在这新生命出现的阵痛中,个人受点苦,甚至付出生命又算得了什么?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29:34 天津

    ★经验证明,封闭的国度是激进思潮和个人崇拜生长最适宜的土壤。 ★这些青少年和被迫害者之间极少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这是无秩序状态下人性暴力一面的集中宣泄,广场效应是群众运动的共同特征,但更应归咎于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观念的长期熏陶,莫名的阶级仇恨和革命义愤,使一些人在侵犯他人尊严甚至生命时不受良心上的谴责,也遮蔽了围观者的侧隐之心。广场效应是一种群众心理,指在人群聚集的公开场合,人们的心理会发生畸变,往往会表现出与日常生活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的言行,这种心理多数时候是群体道德水平比个人道德低下。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31:27 天津

    ★571工程纪要固然可以做实林彪集团的阴谋,然而其中对毛泽东的尖锐抨击,对社会问题的赤裸揭露,在文化大革命的信仰体系上撕开了一个缺口,催生了人们的思想觉醒。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33:33 天津

    ★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任何实质性变革的契机都是最高权威的过世。 ★在高层酝酿改革的过程中,有一个新的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就是大批官员出国出境考察,1978年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出国出境考察高潮。 ★对许多人来说,1978年是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身临其境观察资本主义和现代化的当代发展情况,这次出国考察是中共高层官员大开眼界,也引起了思想震动。 ★1979年以后思想解放影像对历史的全面反思。 ★如果说党内高层在实行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仍然迟疑不决,那么对实行法治则有高度的共识,一方面作为文革中的受害者,他们普遍的尝到了自己参与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的厉害,尝到了无法无天局面的痛苦,另一方面他们意识到仅仅以政策治国难免多变,只有健全法治才能长治久安。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34:33 天津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稳固的首要条件归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而发展的唯一之道是改革开放,只有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任何经验都可以借鉴,不要怕资本主义多,了不要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不要,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35:06 天津

    ★马克思认为资本来到世间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36:56 天津

    ★无论马恩对社会主义革命多么期待,他们从来不认为革命可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更不可能在落后的东方国家率先取得胜利,他们认为至少在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同时爆发革命才有可能 ★人类总应该从历史中学的聪明一些,不能总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摇荡,传统社会主义实验不成功,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追求的基本价值失去意义。 ★不能以目标的正当性为过程的非公正性做辩护。 ★中国不能丢弃自己的优势,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正在于它吸纳优秀文明成果的包容性,有不断改革的能力和自我调试的空间。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7-01 18:50:20 天津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本党史,当然,除了硬性规定的学习笔记,我也没怎么看过别的。。本来以为又是一本高大上著作,结果居然真的看下去了。本书讲了中国在发展道路上的五次选择,以前只是简单的理解这个运动对那个运动错,从没考虑过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于当时的领导人来说,没有时间能浪费,想要翻身的愿望的迫切,让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乌托邦的社会实验。看完此书更加佩服主席的思想超前,面对一片从未有人成功过的荆棘,硬生生地踏出了一条路出来,虽然路上可能有一些岔路口和死胡同,但主路还是明确通向复兴之路,达成了全世界唯一一个难以置信的成果,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奇迹。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9-03 14:40:00 天津

    Curtain:Poirot last case. "Both Franklin and Judith, they will be happy together, those two. They will be poor, and innumerable tropical insects will bite them and strange fevers will attack them — but we all have our own ideas of the perfect life, have we not?"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09-25 14:34:38 天津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每位读者自己都是最好的批判家。不管学者们对于一本书的评价如何,不管他们是多么一致的对一本书盛赞,要是你对这本书不感兴趣的话,你就不必去理会这本书。不要忘了,批评家们也经常犯错误。在过往的批判史里,那些知名的批判家所犯的愚蠢错误比比皆是。你才是对你手中所读书籍的价值的最终评判者。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10-01 16:10:46 天津

    获取知识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必须得付出艰辛的努力。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10-01 16:57:16 天津

    很适合出门旅途中翻阅,整本书写的是毛姆的书单读后感和随笔,每一章节内容简短,前后也不联系,随时可以暂停。毛姆书单里提到的名著很多我都没有看过,只是听过名字,好在本书也没有提及很多情节内容,反而把那些文坛巨匠的生平都八卦了一遍,平时官方的那些名人介绍形象到了毛姆的笔下变得生动活泼,原来那些文学大家们大多数私德都有愧,果然人无完人,小说不代表人品😂 之前看《月亮与六便士》的时候并没有多深的感触,但看这本书确实被毛姆语言的毒舌犀利和幽默敢说折服了,他敢八卦文人秘事,敢评论巨匠们的文笔和内涵优劣,同时还有自己的哲理输出。就像本书翻译家罗长利认为,阅读毛姆的随笔,是在观赏其他小说家的波澜一生,也是在领略毛姆的性格魅力。聪明的作家没有他深刻,深刻的作家不及他有趣,有趣的作家又不如他深沉。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10-15 20:57:39 天津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敢于被讨厌,敢于不过分顺从,敢于活出有态度的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成长之殇无法抹去,更不可能逆转,只能止住鲜血,清理创口。消除炎症,以待生长愈合。 ★教育孩子并不是动机好,结果就好,必须要讲究方法,懂得尊重,愿意理解,乐于接纳。 ★我们的幸福感不是通过他人的关注获得的而是内心的强大给予的。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10-17 20:06:36 天津

    ★给他一个确定的问题,提供一个思路,可以帮助他调控情绪。 ★只有学习不好并不可怕,只有学习好才真正值得担忧。 ★有关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什么决定着自己的存在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同时得到自己和他人的认同,这些困惑本身就价值非凡。 ★自我探索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旅程,不能操之过急,过于密集的思虑会正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甚至影响身心健康。不是明智的做法,可否试着慢慢来,而且凡事皆有两面,你的自我探索 过于偏向批判和否定,应该试着同时从肯定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评价,才能平衡。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必须警醒,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其成长任务完成的如何意义远远超过学习任务对他们的影响比完成学习任务更为深远,而且这影响还有好坏之分。全面发展不仅是身心健康的基础,也是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纽带与桥梁,而良好关系又是自我认同,获得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前提条件。

  • 一Q一亏内

    一Q一亏内 楼主 2023-10-24 16:09:10 天津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67775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